企业绿色治理现状及路径研究★
2024-05-29马晓月
李 明, 马晓月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全球异常气候现象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都有所增加。大量报道认为,造成异常气候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因此,许多国家将碳排放视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认为碳排放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碳排放污染损失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经济损失量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0%。鉴于此,中国制定了 “十四五” 规划,希望通过节能减排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指企业社会责任延伸到资源节约、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济体系。发展低碳经济是保持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然而,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和挑战。要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必须解决两个问题。首先,面临的是中国内部经济发展造成的污染问题。 “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 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污染也被视为一个外部问题。2009 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例如,2009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OP15 和CMP5 都宣布,中国、印度和其他碳排放量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这两个问题让中国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压力。中国在《2021—202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提出,通过节能减排,逐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
2 绿色治理的概念界定
现有关于绿色治理的研究较少,且多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由于研究目标的不同,学者们对绿色治理的定义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定义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有学者将治理与管理进行联系释义,认为二者有相同的含义[1]。绿色治理是政府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这种管理被认为具有参与性、战略性和长远性。其次,将治理等同于治理结构[2]。认为绿色治理包括五个结构:共同目标、规范、参与、资源和沟通。第三,将绿色治理定义为可持续发展,学者将绿色治理描述为一种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模式[3]。
从系统视角看,以往研究缺乏结合治理与绿色内涵对绿色治理的定义进行系统探讨。学者认为治理是一种用来调和冲突的制度模型,该模型通过鼓励利益相关者采取共同行动来实现科学决策[4]。显然,协调、合作和科学决策是治理的核心属性。治理往往具有以下属性:治理不同于管理,基于协调而非控制;治理涉及包括公共部门、私营部门以及经济组织在内的众多利益相关者;治理强调利益平衡和科学决策;治理是一种持续的互动,旨在保持关系的连续性。
“绿色” 被用来指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可以进一步代表人与自然的关系。目前,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可以观察到以下脆弱因素: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严格的约束,也不是完全有效的博弈规则,因为自然是一个非言语参与者。典型的委托代理特征导致了人类机会主义的广泛存在,遏制机会主义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二,绿色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托于底层的环境生态状况,破坏生态会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将受到直接影响,因此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让利益相关者公平合理地共享 “绿色” 。第三,绿色行动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涉及经济- 社会环境系统的整个主体。这些主体在决策上是独立和分散的。基于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不同主体会做出符合自身目标的行为,这些行为会导致对整体目标的偏离。因此,这种追求需要协调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利益、要求和责任[5]。
因此,从科学决策和人与自然关系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将治理与绿色结合,及时引入绿色治理的理念。本研究结合以往学者对绿色治理的理解,将其定义为:绿色治理通过设计一套制度安排或机制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从而保证全球绿色治理行动的科学决策,最终维持经济- 社会环境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
3 中国绿色治理发展现状
3.1 中国的节能减排计划
过去几十年,基于粗放型生产模式的发展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中国资源环境的发展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平衡。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中国制定了 “十一五” 至 “十四五” 四阶段规划,希望通过节能减排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 “十一五” 规划中可以看出,中国从2006 年开始了低碳经济的雏形。中国计划通过四个五年规划加强绿色发展。中国试图逐步转变产业结构,打造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是中国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3.2 公司绿色治理披露
有企业认为环境管理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效率,有研究发现环境法实行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然而,企业可以利用绿色创新作为提高效率和抵消环境管理成本的手段。绿色创新的先行者具有先发优势,企业可以通过绿色治理提升企业形象,创造新的市场,获得竞争优势。根据双赢假说,进行环境管理和绿色创新的企业容易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以及更低的生产浪费,这无疑是在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的积极信息[6]。因此,企业提升环境管理和绿色创新会对企业和投资者产生有利影响。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环境信息披露来评估企业对环境以及社会的影响。如果利益相关者能获得更多关于公司的信息,即公司有更高的信息透明度,他们的逆向选择风险就会更低,这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利益,并且公司还可以享受较低的融资成本和较高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更高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提升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这将激励企业加大对绿色治理的投入,自愿披露绿色管理信息[7]。事实上,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都在报告中披露了他们的温室气体排放等绿色治理的结果。他们通过报告自己遵守政府政策的情况,以及如何通过减排和节能实现相关目标,来提高自己的声誉。未来,绿色治理很可能成为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3.3 公司绿色创新
减排是所有环境政策中最直接的目标,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策略。如今,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遵守中国环境法规的重要性,中国政府和中国证券交易所正在推动环境管理理念,并越来越为中国企业所认可,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在中国,政府和资本市场促使企业采取积极措施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1 是环境管理系统(EMS)的标准,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环境管理问题。ISO 14001 是全球最受欢迎的自愿性环境标准之一。2002年,中国通过ISO 14001 认证,国内企业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五,在亚洲国家排名第二。根据中国国家认可委员会的相关资料,截至2004 年6 月,符合ISO 14001 标准的国内企业数量相较之前增加了134%。到目前为止,符合ISO 14001 标准的国内企业已经超过了3.54 万家。国际贸易是中国企业大量寻求ISO 14001 认证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中国企业为高出口导向企业,进行ISO 14001 认证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出口业绩。在出口需求的刺激下,企业自发引入更先进的环境管理系统。他们引进这些系统还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环境绩效。中国企业采用ISO 14001 提高了其对中国环境法规的遵守程度。根据以往研究,企业获得ISO 环境认证是中国绿色创新的起点。
4 中国企业绿色治理的实现路径
4.1 企业对绿色治理的促进作用
全球资源日益稀缺,科技尚未达到新的高度, “突破界限、全面融合” 成为人类社会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资源环境保护战略都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着共同的要求,这为企业践行绿色治理提供了依据。从开放式创新的角度来看,绿色治理不是企业产生的废弃物经过综合处理后的资源再利用,而是通过系统设计、知识共享或交换,对早期生产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资源进行流动和再利用。首先,企业应以绿色治理观为基础,完善公司治理框架和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不对环境造成危害。其次,企业应在公司战略发展中明确各级员工的绿色治理责任和义务,建立激励机制以提升员工的绿色责任意识。企业是绿色治理框架的重要主体和关键行为体。如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和资源效率,那么就会受到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压力。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压力是企业积极推进绿色治理的驱动因素。企业可以通过实施绿色治理降低经营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鼓励人人主动、有效地参与环境治理。第三,企业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如生产过程、组织结构、决策过程和终端治理等,以减少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增加企业和客户的价值为目的。第四,企业应积极探索环境冲突的解决方案,寻求生态合作,通过物质、能源和知识、资本或技术资源的交换,实现组织间自然资源的再分配。
4.2 社会组织对绿色治理的促进作用
政府和市场由于固有的局限性,在某些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失败。因此,社会组织可以为社会提供很多服务,承担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做不好的社会事务。社会组织提供相关技术、知识、信息等互补性资源,在绿色治理活动中主要扮演主动监督者的角色。积极承接政府的相关职能转移,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其他治理主体密切联系,在绿色治理中发挥监督、评价、协调、教育、培训、指导等作用。在具体实践中,环保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说服、要求、直接对抗和破坏等行动,引导和促使企业主动承担绿色治理责任。此外,社会组织还可以利用元化渠道营造绿色治理的文化氛围,搭建政府、企业与公众沟通合作的平台,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件的举报和曝光力度,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绿色治理。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新闻媒体是向公众传播信息的中间人,降低了企业等治理主体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媒体扮演着社会建构的角色,影响着公众如何评价相关主体的行为。
4.3 公众对绿色治理的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促进了知识和资源的转移和共享,使公众获得更大的自由。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开始有意识地、系统地表达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和对绿色治理的强烈诉求。他们是绿色治理最广泛的参与者。公众推动绿色治理实践的基础在于公民利益表达的有效渠道的存在。他们主要通过 “用手投票” “用脚投票” 和 “呼吁” 等方式参与绿色治理。特别是,公众可以通过 “用手投票” 机制影响绿色治理政策的制定。此后,还可以采用 “用脚投票” 机制对政府提供的绿色公共产品和绿色资源进行选择。居民有自由迁徙的权利。居民迁移带走了当地的人力资本,降低了当地的投资和消费,最终影响当地财政收入。当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能满足居民的偏好时,居民选择 “用脚投票” 向地方政府施压。最后,公众可以直接通过 “诉求” 向政府请愿或发起舆论,以达到绿色治理的效果。
4.4 政府对绿色治理的促进作用
在传统的公共管理体制下,政府是全能的,具有绝对的控制权。政府权力的实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利用其主导地位和政治权威制定和实施政策,对公共事务管理进行单向和强制性管理。随着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和突发性的增加,政府的行为逐渐从指挥控制转变为指导协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发挥其领导和战略职能,确保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从开放式创新的视角看,绿色治理中的政府领导力和战略功能主要体现在政策提供上。首先,政府应建立和完善与绿色治理目标相一致的组织架构和权责分配体系,与公众共享政府在绿色治理实践中的理念、愿景、目标和重点,甚至与公众利益相关者相关的战略规划。其次,政府应推行环境友好型政策,如政府可以通过设置更多的强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政策促进企业推进绿色治理。近年来,我国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规定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7 年发布了第一个环境信息披露法律文件,要求企业披露环境污染信息,并在年度报告中报告已执行和计划的环境保护工作。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8 年发布规定,强制要求所有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保护相关信息。披露结果是利益相关者评估企业状况的重要信息。因此,企业期望在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中向外部利益相关者传达更广泛的抵消性或积极的环境披露信息。强制性法规设置下的环境信息披露大多是一种合法性手段,而不是问责机制,因为更多的环境信息披露是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日益增长的合法存在的需求,以匹配日益增长的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目前有研究指出,披露信息很可能被视为企业对社会的合法贡献。通常认为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是衡量企业可靠性和合法性的指标之一。环境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高质量的环境管理披露信息有助于企业降低其融资成本。融资成本降低会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企业更容易实现较高的经营业绩。第三,政府应在绿色治理活动中为其他治理主体提供相应的平台、标准和制度,保护绿色治理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绿色技术的扩散和转化。近期研究表明,政府在绿色治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水污染的扩散。
5 管理启示
通过对中国企业绿色治理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管理启示。首先,中国政府 “十四五” 规划中明确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关法律来支持这些计划。然而,我国企业在绿色治理方面的努力还不够。因此,我国企业管理者应更加积极地披露绿色治理信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绿色治理涉及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各类组织和社会团体。这些组织和社会团体通过平等、自愿、协调、合作的关系影响绿色治理,主体共同推动绿色治理目标的实现。首先,企业应以绿色治理观为基础,完善公司治理框架和管理制度;在公司战略发展中明确各级员工的绿色治理责任和义务,建立激励机制以提升员工的绿色责任意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减少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增加企业和客户的价值;积极探索环境冲突的解决方案,寻求生态合作,通过物质、能源和知识、资本或技术资源的交换,实现组织间自然资源的再分配。其次,社会组织应积极承接政府的相关职能转移,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其他治理主体密切联系,在绿色治理中发挥监督、评价、协调、教育、培训、指导等作用。环保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说服、要求、直接对抗和破坏等行动,引导和促使企业主动承担绿色治理责任。此外,社会组织还可以利用元化渠道营造绿色治理的文化氛围,搭建政府、企业与公众沟通合作的平台,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件的举报和曝光力度,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绿色治理。第三,公众应加强对企业绿色治理的关注,积极通过 “用手投票” “用脚投票” 和 “呼吁” 等方式参与绿色治理。最后,政府应建立和完善与绿色治理目标相一致的组织架构和权责分配体系,与公众共享政府在绿色治理实践中的理念、愿景、目标和重点;推行环境友好型政策及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环境承载状态相一致的绿色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在绿色治理活动中为其他治理主体提供相应的平台、标准和制度,保护绿色治理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绿色技术的扩散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