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校本化
2024-05-29杨文成
杨文成
(农安县龙王乡中心小学,吉林 长春 13021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9 月1 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刊发了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基层学校在落实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如何进行深化,笔者认为应提前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明确自身在“一体化”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拿出校本化的具体推进策略,选择实践路径并具体操作。
一、正确理解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一体化建设
2020 年12 月18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了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程教材改革的创新要求:“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程体系。”所谓“一体化”在方案中的第三点“课程体系”中有所体现,要求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在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课;在大学阶段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程,实现整体设计、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切实提高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效性。这是国家对思政课程的整体设计。其实,这一设计理念下的思政课程体系,早在2017 年就已经形成。那么,为什么到目前国家还在重点要求,大中小学还在探索研究?这是因为已经形成的一体化思政课程体系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发挥得不够明显。
当下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家庭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都比较优越,孩子大都是在长辈宠爱或娇惯的环境中长大,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学习生活中自私、脆弱,对他人缺乏人文关怀,不在乎他人感受;在学习之余沉溺于网络游戏,“追星”“网红”“打卡”成了时尚。由于这部分学生在“养正”方面不足,所以在学习国家的思政课程时有距离感。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该为国家教育政策落地扫清障碍。也就是说,学校应该自觉进行校本化补充,努力为学生“固本培元”,拉近与国家思政课程的距离。
二、敲定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建设一体化的校本化主线
在方案中的第二点“课程目标体系”中要求:以了解学习、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课程主线,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这是国家给定的国家思政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主线。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其中小学阶段基本属于“自我”阶段,遵循的是“现实原则”,是在行为规范或守则的约束下学习和生活。随着年龄的增加,到了中学和大学阶段,要慢慢学会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事,要考虑现实的作用,要在道德和责任的引领下修身养性。优秀的或是良好的“自我”和“超我”才是学习国家思政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根据人格三重结构论来确定,小学阶段应侧重行为习惯养成,初中阶段侧重思想品质养成,高中阶段侧重精神意志养成,大学阶段侧重意识形态养成。
由于家庭教育的滞后或缺失,加之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养成上有欠缺,亟需国家思政课程以外的校本化作为补充。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校本化的推进策略
学校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走下去,就不能仅停留在执行的层面,而是要结合本校实际,需要进行校本化落实。
(一)以政策为主导,大中小学分工协作
现今有部分学校只是把思政课程改革和创新理解迁移为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或思政课程教学资源整理,还有的把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改革定为大学的专项课题,导致相关的课题研究倾向于理论化和独立化。即使有部分中小学也在参与此类课题的研究,但严重弱化了大中小学思政课程改革的一体化推进。事实上,这项工作应该是大中小学三个学段共同参与共同完成,分工协作,合理衔接,使“一体化建设”主线有效贯通。
(二)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做好课程内容的取舍
以小学阶段为例,在小学阶段承载思政教育的是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四、五、六年级为例,教材的上半部分内容是和学生生活相关的行为习惯引领,属于养成范畴,大约占比为35%,下半部分则是自然地理、历史、法律法规等,占比达65%。从总体上来看,养成方面的教育内容略显不足。初中的思政课程现状基本和小学相似。根据国家对课程设置的要求,学校应该根据地域特色或生源实际对当下的思政课程进行校本化调整或补充。
(三)以教学实践为检验,以学生为本
一门课程是否科学适用、是否适宜学生的成长需要,一线教师比较有发言权;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是否有所收获,受教的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素质是否有所提高,社会最有发言权;课程是否一体化、是否国家和民族所期待的,只有经过了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才会得到答案。所以,学校应该一边反馈国家思政课程的教育效果,一边探索能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补充的校本课程。
四、选择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校本化开发路径
(一)讲好“感动中国”故事
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在《感动中国》中,上百位人物及其事迹是最好的思政教育素材,教师可将其选入校本思政课程,作为教材的补充。
(二)发挥电视节目导向作用
电视上的公益广告大多是根据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现状需要推出的,引领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如使用公筷、光盘行动、节约就在指尖、远离黄赌毒、只留美景不留美名、生活要留白、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拒绝高空抛物、防范网络诈骗、珍视生命、交通安全、家风传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把与之教育相关的素材和知识选进校本教材,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三)关注学生成长需要
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青少年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但网络的不良影响接踵而至,导致部分学生“三观”不正,产生了如网红打卡、盲目追星、追求奢靡、沉迷游戏、依赖性强、相互攀比、厌学、独立能力不强、自我调节能力差等问题。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成长的必备品行,所以,将关于健康、向上、自信、乐观、担当、理想的学习内容编入教材,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既是学生成长中的“养正”,又是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
(四)发挥案例警示作用
选择生活中的负面案例,如盲盒、死亡游戏、毒友谊、低头族、乱丢垃圾、奇装异服等,结合相关的科普知识和社会危害编入校本教材,让学生在认知与交流中远离陋习,健康成长。
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既不是同步化,也不是对课程的同步推进。理解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既要有求同思维,也要有求异思维。基层学校在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具体落实中进行校本化推进,以此落实国家深化思政课程改革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