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课堂建设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2024-05-29许林岳静
许 林 岳 静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新疆 和田 848000)
随着我国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创新发展,教育部已制定多项举措全力推进各级教育事业的信息化改革,教育领域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能力持续提升,教育产业与信息技术实现深度融合,智慧课堂也随之出现并对高校各类课程教学的理念模式和方式方法的升级与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1]。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课堂教学质量和实效性对于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健全他们的人格品质以及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都有着决定性影响。为此,智慧课堂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继续推广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构建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路径,培养更多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时代新人,实现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及特征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是基于传统教学经验和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后形成的全新智能化教学模式,教学组织者和管理者依托自身的互联网思维并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的全链条式教学课堂,课堂教学中会将学生的课前准备阶段、课中学习阶段和课后复习阶段等各个环节的内容全部纳入进来。智慧课堂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以建构主义为基本逻辑框架并对其不断发展和延伸而形成的教学空间,将传统课堂教学工作与现代移动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并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服务[2]。
(二)智慧课堂的特征
与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相比,智慧课堂对其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环境都进行了极大创新,以往课堂上教学工具设备单一和学习资源无法得到整合的问题得到了改善,进一步明确了课堂上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教学理念。具体来说,智慧课堂主要具备以下四大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更为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智慧课堂的构建过程都会使用到各类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教学平台,教师通过获取平台中学习数据就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其为基础制定的教学决策将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优化教学方案和当前阶段学生的复习方向,确保教学设计与学生对课程的实际需求相匹配[3]。
第二,教学过程中更具互动性,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智慧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在教学平台中可以实时提出疑问,教师和其他学生则能够针对问题自由讨论,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和体验感,师生之间的思路和想法不断融合和碰撞,解决问题的同时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第三,缩短了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周期。基于智慧课堂依托所构建的教育信息平台能够更加快速且准确地收集到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信息,了解到学生更加关注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以便之后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真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向学生推送教学资源时能够考虑到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智慧教学平台中能够将全部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学习情况输入系统中并对其进行分类,在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向他们针对性推送练习题、课件和视频等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多样化需求。
二、基于智慧课堂建设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供给端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课堂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显然已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高校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思政课堂上占据着明显的主导性地位,他们把抽象难懂的思政课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没有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只是将课本上的内容简单罗列出来,未形成完善的思政课程教学体系[4]。学生在思政课堂上也会面对较大压力,他们既要理解思政课堂上较多的理论知识,还要去适应教师的教学风格,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他们的现实感受存在明显脱离,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知识对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并没有产生切身的感受,对思政课也就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另外,智慧课堂背景下大部分高校还未真正建立一支有较强信息化素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对智慧教师的身份缺乏清晰认知且针对他们的成长和晋升未制订具体方案,高校未能将智慧教师的事业发展方向和职业规划紧密联系起来。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学生需求端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理念和方式方法已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多样化需求,以往强制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不能真正激发他们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思政课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是一门必修公共类课程,其教学过程通常都会涉及多个专业的上百名学生,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想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其关键就是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并产生趣味化的学习体验。现实的情况却是大部分教师面对上百名学生时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校并没有将资源分配到智慧课堂建设中,智慧化教学的硬件设备数量很少,学生没有可依托的渠道表达内心的真实诉求,他们感受到的仍是学校和教师强制性要求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知识。
另外,当今的大学生是2000 年之后出生的,他们好奇心强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局部性的社会发展动态也更为关注,受限于年龄和经历等因素的影响还未形成宏观发展的整体性思维。因此,构建全新智慧教学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和成长特点,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改革创新策略,实现智慧课堂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有效衔接,加快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的建设进程。
三、智慧课堂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实施创新策略
(一)创新价值引导模式,更新学生的认知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核心任务便是对学生的思想认知观念进行正确引领,而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同观念对他们将产生不同的导向作用,智慧课堂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应充分发挥课程内容的价值引导作用,以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基础重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框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智慧课堂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教师应利用好这一优势创新现有的价值引导模式,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5]。
首先,构建更加多元且立体的价值思维认知结构,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话语体系。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内容时,应建立能够有效连接现实与网络的信息传播链条,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完整收集与课程相关的各类教育资源,对其进行转化,以价值教育的内容输出给学生,明确高校思政课堂在传播主流话语权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应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绝不能将线下教学内容完全照搬到线上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构建全新的网络阵地,营造针对性的教育场景以帮助学生获得舒适的学习体验。
其次,教师在思政课堂上可开展丰富的情感教育活动,将复杂难懂的知识具象化地传授给学生。智慧课堂的一大优势便是能将学生带入虚拟学习环境中,但如果沉浸在虚拟环境中时间过长便会影响到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情况。为此,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应渗透更多情感教育策略,通过情境设置、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多样化形式实现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用积极正向的思想观念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二)转变思政教师思维定位,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
智慧课堂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信息化素养,同时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思维定位,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并明确学生才是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构建健全的智慧教学框架,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从根源上提升教学质量。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充分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互联网时代下的基本行为特征,丰富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在充分遵循思政课程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将当代大学生群体常用的话语体系融入设计的教学语言中,编排教学内容时应尽可能融合社会上的实时热点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智慧课堂背景下思政课程理论教学工作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尽可能贴合他们的精神需求。
举例来说,教师在平时生活中可利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收集并记录时下讨论度高的热点词汇和话题,教学中对其灵活运用以让学生对思政课知识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平时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主动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并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在智慧课堂背景下形成全新的“互联网+思政”教学思维,逐步改善以往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在智慧教学空间中构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6]。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从“教育”向“引导”的角色逐渐转变,学校可定期举办思政微课大赛和大思政课堂等技能竞赛,强化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信息化操作水平,推行相应的教学激励措施,将思政课智慧化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三)注入人本主义色彩,改善教学技术单一和僵化的问题
智慧课堂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技术的先进性特点却可能与思政课程的人文性特点产生矛盾,便会导致教学技术单一和僵化的问题出现。为此,思政课教学中应在大力运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同时注入一定程度的人本主义色彩,改善教学技术单一的问题,提升智慧教学的实际效果。再先进的技术都有其双面性,深入探究理论与实践衔接不到位和技术运用片面化等问题的出现原因,明确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体系中的落脚点,将其科学融入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智慧技术的运用只是一种手段,其关键是要借助技术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通过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巩固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四、结束语
智慧课堂作为互联网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其将传统课堂的教学优势与快速发展的科技优势紧密结合,为我国各类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多发展空间。智慧课堂背景下应充分结合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和思政课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从理念、方法、技术和定位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改革创新策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更多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