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代统一之战(下)

2024-05-28龙卷

文史春秋 2024年3期
关键词:统一

龙卷

八、元统一之战(1206—1279)

元统一之战指元朝建立前后,消灭中国境内的各个政权,建立大一统国家的战争。

(一)背景

蒙古族早期居住于今额尔古纳河流域,10世纪左右迁到蒙古大草原。1206年,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称成吉思汗。其时,在中国境内,还有南宋、金、西夏、西辽、大理等数个并存政权。铁木真在西征亚欧大陆的同时,进行了统一中国的战争。

(二)经过

攻灭西辽西辽是辽国宗室耶律大石在辽被金灭国前夕,逃亡到新疆、中亚地区,于1124年按中原典章制度建立的契丹政权,以汉语为官方语言。1204年,蒙古西边的乃蛮部被铁木真攻灭,乃蛮汗之子屈出律投奔西辽,后以驸马身份篡夺西辽政权,聚集兵力意图复国。为解除西征中亚后顾之忧,1218年,成吉思汗派哲别出征西辽。哲别采取政治瓦解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成功争取了西辽民众。蒙军所到之处,民众纷纷起义,大开城门。屈出律军心、民心尽失,于逃亡途中被捕杀,西辽灭亡。

攻灭西夏蒙古吞并草原诸部后,与西夏接邻,西夏接纳被灭诸部的逃亡者,又与蒙古死敌金国结盟,成为蒙古进攻西夏的借口。1205年至1224年,成吉思汗发动了5次征夏作战,极大削弱了西夏国力。1226年,成吉思汗发动灭夏之战,亲率大军一路攻城掠地,围困孤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1227年七月,成吉思汗病故,临死前遗言秘不发丧,待西夏献城投降后,尽杀其国主臣民,西夏灭亡。

攻灭金国1211年,成吉思汗借为祖先复仇之名,开始讨伐金国。八月,成吉思汗指挥10万蒙军在野狐岭地区(今河北张家口北部)大败45万金军主力,金机动兵力丧失几尽,一战定格局。1214年,随着河北大部丧失,金宣宗逃离中都(今北京),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1217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主持攻金事宜,并经略中原,自己则率主力西征。其后10余年间,蒙金互有攻守,蒙逐渐占有金北部地区,与金隔黄河对峙。1231年,新汗窝阔台定策联宋灭金,兵分三路合围南京,命幼弟拖雷率主力为西路,由宝鸡南下,借道南宋,经汉水进入河南,侧击南京。拖雷与金军战于邓州不利,迅即脱离。1232年正月,拖雷以4万人在钧州三峰山(今河南禹州西南部)设伏,全歼15万金军精锐。三月,蒙军围攻南京,金哀宗出逃归德(今河南商丘),再奔蔡州(今河南汝南)。蒙军缺粮,将士困惫,遂与宋议定,联兵灭金后,以河南地(黄河以南)归宋。宋廷视为复仇机会,遣孟珙率军与蒙军合攻蔡州,并助蒙军30万石粮。1234年春,宋军攻破蔡州南城,蒙军破西城,金哀宗自缢,金国灭亡。

招降吐蕃10世纪吐蕃王朝崩溃后,佛教各派与各地的世俗势力结合,形成政教合一的体制和政权林立的局面。蒙古征南宋受阻后,认识到灭宋必先征服吐蕃、大理,从北、西、南对南宋形成战略合围,方可完成统一大业,并定下利用教派势力统治吐蕃的方针。1239年,窝阔台次子阔端进军吐蕃,恩威并施,同时致书招降。1247年,吐蕃萨迦派领袖班智达北上凉州,与阔端就归附事宜举行谈判,吐蕃降服。蒙古支持萨迦派取得统治地位,将十三部吐蕃交付班智达之侄八思巴统辖,从而结束了吐蕃的分裂局面,并实现了中央对吐蕃的有效管辖。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中国管辖。

攻灭大理大理国是五代十国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在西南一带建立的多民族割据政权。1252年,蒙哥(蒙古第4任大汗)命其弟忽必烈征伐大理。1254年,忽必烈攻占大理城,俘国主段兴智,大理灭亡。蒙哥施以怀柔,令段兴智继续管理原属。段兴智统率本族军队作前锋,引导蒙军征服其余各部。经过两年激烈征战,蒙古征服云南地区,并设置统治机构管理地区事务。1257年,蒙军南征交趾,攻陷其国都升龙(今越南河内),交趾國主降附。

攻宋战争金国覆灭后,南宋依约北上收复旧都东京(即金之南京,今河南开封)和洛阳。蒙古背弃盟约,以武力阻止宋军收还河南诸地,蒙宋开战。1235年,蒙军兵分两路,大举犯宋,东路主攻襄阳,西路主攻四川,均遭到宋军的顽强抵抗,进展缓慢。1236年,宋名将孟珙在江陵大败蒙军。此后几年,孟珙率军与蒙军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双方互有输赢。1238年,宋将杜杲在庐州(今安徽合肥)大败蒙军,东路两淮方向蒙军被迫北撤。1239年,孟珙连败蒙军,收复襄阳、樊城和信阳等地,基本解除了东路的威胁。1240年,孟珙转战四川,大败西路蒙军,收复夔州。1241年,窝阔台猝死,西路蒙军从四川撤离。长达6年的第一次蒙宋战争,以蒙古的失败而告终,这也是蒙古征服史上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降服吐蕃和灭亡大理后,蒙古完成了对南宋的战略包围。1258年,蒙哥发动第二次蒙宋战争。蒙军兵分三路,蒙哥亲率西路南下四川,一举攻克成都。宋军退至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东北部)坚守防御,与蒙军激烈攻防9个月。1259年七月,蒙哥猝死于钓鱼城下(一说伤重致死),西路军北撤。忽必烈率东路军直扑鄂州(今湖北武汉),久攻不克,闻蒙哥死讯,遂撤军北返争夺汗位。此前,镇守云南的兀良合台率南路军从云南经广西进抵潭州(今湖南长沙)后,钝兵挫锐,遂在忽必烈接应下,北渡长江与东路军会合。1260年,所有进攻南宋的蒙军全部撤离。

1267年,巩固了汗位的忽必烈发动第三次蒙宋战争,发兵再次攻打襄阳。襄、樊军民英勇抵抗,坚守6年后,粮尽援绝,樊城、襄阳相继失陷,南宋门户洞开。1274年,元军(忽必烈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即今北京)水陆两路东下,直取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将领大多或降或逃,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1276年,元军兵临城下,南宋太皇太后谢道清领幼帝赵?出降,元军占领临安。抗战派将领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先后拥立赵昰、赵昺为帝,继续在江西、福建、广东等地抗击元军。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铿锵诗句,从容就义。1279年,元军进攻南宋最后一个根据地厓山(今广东江门新会区南部,时为海岛),宋军大败,陆秀夫背负8岁的赵昺投海,10万军民亦纷纷蹈海殉国。南宋灭亡。元统一中国。

(三)元统一的历史意义及为维护统一采取的措施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它彻底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奠定了元、明、清600余年国家长期统一的基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统一国家,重新定义了中华大一统版图;开创了中国各民族全面交流融合的新局面,大大推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进程。

元朝为了巩固统治、维护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省”作为一级政区正式实体化,并沿用至今。按“犬牙交错”原则划分省级行政区,使各行省相互控制临省的关键地势或天险,相互牵制,有效扼制了地方势力恃险割据的图谋。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事务,实现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直接管辖。设置澎湖巡检司,实现了对澎湖和琉球的有效管辖。

九、明统一之战(1368—1389)

明统一之战指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消灭各地割据政权及元朝残余势力,统一全国的战争。

(一)背景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以红巾军为主的农民起义。在起义大潮冲击下,元统治面临崩溃,各方势力乘机自立,国家陷入混战。朱元璋的淮西起义军在混战中脱颖而出,至1367年,相继攻灭陈友谅、张士诚等政权,统一了江南。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今江苏南京)即帝位,建立明朝,并审时度势,定下北伐中原与南征沿海并举之策,以夺取全国政权。其时,元顺帝占有大都、丞相纳哈出据辽东、梁王据云南,其余各地尚有元地方势力和拥兵自立的割据政权。

(二)经过

统一北方朱元璋命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由淮入河,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口号,北伐中原。1368年四月,北伐军平定山东、河南。八月,徐达攻取大都,改名北平,元顺帝逃往上都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元朝灭亡。

徐达再挥师西向,经过近5个月的艰苦作战,平定山西,并迅即转攻陕甘,至1369年底,基本上消灭了盘踞在这一地区的元军残余和地方武装。

1369年六月,朱元璋调常遇春率军进攻在开平的元逃亡政权(史称北元),元顺帝败走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并于次年病死,其子(史称北元主)领部众,旋被明将李文忠远逐漠北。纳哈出割据辽东,拒绝明廷招降,1387年,朱元璋命冯胜、傅友德、蓝玉率军20万征辽东,纳哈出投降,部众溃散。蓝玉复衔命率军继续远征。1388年,蓝玉于捕鱼儿海(今呼伦贝尔湖)大败北元,北元后主逃亡途中为同宗仇家所杀,余众投降,北元政权灭亡。

1380年,朱元璋命都督濮英率兵西征哈密,以开通西域商路。哈密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后裔)闻讯大惧,遣使纳贡称臣。明军退兵后,哈密王屡屡阻挠明朝与西域的往来,朱元璋于1391年令都督刘真率兵攻占哈密城。1406年,明成祖朱棣设哈密卫,册封归顺的哈密王同宗为忠顺王,命之镇守。

征伐福建和湖广1367年,朱元璋以汤和为征南将军,消灭盘踞在浙东的方国珍势力后,从海路入闽,出奇兵攻克福州,旋于1368年正月破延平(今福建南平),执元福建行省平章陈友定;二月,在由赣入闽的陆路配合下,平定福建。接着,朱元璋命廖永忠、朱亮祖从福建取海道进攻广东,与由湖南征广西的杨璟部互为掎角,历时4个月,攻取两广。长江中下游及岭南全部统一。

平定西南朱元璋趁南征北伐胜利之际,遣使赴蜀地招降割据的夏政权首领明升,遭拒绝。1371年正月,汤和率舟师溯长江而上,傅友德率步骑从陕西南下,两路大军水陆并进,至七月,先后攻克重庆、成都,夏主明升投降,夏政权覆灭。

云南为元梁王占据,朱元璋先后遣使招降,均被梁王所杀。1381年九月,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沐英率步骑30万征云南。十二月,蓝玉、沐英攻克昆明,梁王在逃亡途中自缢而死。翌年闰二月,蓝玉、沐英攻下大理,云南全境悉平。

招抚西藏地方势力1369年,朱元璋派人到西藏地区,安抚各地僧俗首领,并告谕上缴元朝所赐旧印,由明朝重新任命并颁发新印。1372年,萨迦派摄帝师率先表示归顺明朝,并赴京受封,随后,各地僧俗势力纷纷到应天接受册封,西藏地方归顺明朝。

(三)明统一的历史意义及为维护统一采取的措施

明朝的统一,结束了元朝在中国近百年的统治,使全国大部分地区归于其统治之下。明朝作为元、清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一个大一统王朝,是中华文明传承、复兴的关键环节,极大地促进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思想、外交等领域全方位发展,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政治制度设计上,废除宰相制,设立内阁,基本根除了2000年来的君权、相权之争,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明朝在统一边疆各地过程中,采取剿抚并用的手段,既维护了疆域的统一,又消弥了地方的反抗,从而增强了中央政权的凝聚力,进一步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废除了元朝的民族歧视政策,让广大人民获得平等地位,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明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防务、维护统一的措施。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客观上加强了对华北地区的统治,“天子守国门”,北方防务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极大维护了国家统一,也促进南北的经济交流。创立卫所,建立强大的职业常备军,加强对边陲和要害之地的控制和防卫。同时,通过屯戍,既巩固了边疆,又促进了经济发展。设立土司,加强了对云南、贵州和两广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的管理,初步解决了历代中央政府权力很难扩展到这一地区的难题;设立乌斯藏都指挥使司,实施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设置交趾都指挥使司,将安南归入明朝的直接管辖;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理东北地区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南濒日本海、北抵外兴安岭的辽阔地区;封哈密统治者为忠顺王,代理朝廷总管西域事务。用将近200年的时间,修筑、加固了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蜿蜒六七百公里的长城,有效巩固了北部的边防。继承元朝重视海防的传统,继续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的军务;在沿海以卫所为基礎,建立水军,有效地防御了倭寇对海疆的入侵和骚扰。遣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海外各国的联系,促进了彼此间的经济交流,加强了友好关系,同时,周边小国的臣服,也有利于维护海洋权益和巩固疆域统一。

十、清统一台湾之战(1681—1683)

清统一台湾之战指清圣祖康熙决策、部署下,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渡海收复台湾,实现国家统一的作战。

(一)背景

1681年冬,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反清浪潮逐渐平息,清政府统治趋于稳固,得以腾出手来解决沿海沿边问题。台湾孤悬海外,不利于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无论是出于历史原因,还是出于现实考虑,统一台湾都已成必然大势。

(二)经过

努力招安实现统一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沦陷38年的台湾,开启了郑氏政权对台湾的统治。郑成功不久病逝,其子郑经继位后,以台湾岛和福建沿海为基地,与清廷对抗。为消除东南沿海的威胁,实现国家统一和安定,清政府即派人前往厦门进行招抚,力争通过谈判方式实现统一。郑经阳奉阴违,虚与应付。“依朝鲜例,称臣纳贡”是郑经在历次和谈中提出的首要条件,也是其基本立场。郑经的言行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背叛,也是对其父辈事业的背叛。康熙断然予以拒绝,认为台湾居民多为福建人后代,郑经亦中国之人,台湾不得与朝鲜、琉球相提并论,统一台湾天经地义,表明了清政府和谈的基本立场和坚决反对台湾独立的鲜明态度。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康熙为实现和平统一,也作出了重大让步,同意郑氏集团“不登岸”条件,允许其世代留驻台湾,不触动其在台湾的统治地位。

郑氏集团长期占据台湾这个远离大陆而又利于发展海外贸易的稳固根据地,民族意识日渐淡薄,分裂意识日益滋长,台湾海峡的阻隔和海上力量的优势更使其有恃无恐。清军前方某些将领在和谈中的让步,纵容了郑氏的分裂行径,其野心更加膨胀。1662年至1683年,清政府与郑氏集团先后进行了9次和谈,终因对方坚持分裂立场,清政府又没有施展足够压力,均以失败告终。

这期间,清政府被迫采取“禁海迁界”政策实施对台经济封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郑氏集团的经济困难,但单纯的封锁并未达到预期目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清政府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值得一提的是,清政府针对郑氏集团高层的和谈策略虽屡遭挫折,但对其中下层为主要对象的招降措施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先后有20余万郑军官兵和文员向清政府投诚,分化了郑氏集团的内部关系,瓦解了其社会基础,削弱了其军事实力,并促使台湾的军心民心发生倾向清政府、倾向统一的变化,为最后的统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准备武力攻台清政府的经济封锁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招抚努力频频失利,郑氏集团又乘“三藩之乱”侵扰大陆,对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威胁,这就促使清朝统治者逐步认识到,以纯粹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要实现统一,必须诉诸武力。

清廷上下经过多年努力,也为统一创造了良好条件,特别是“三藩之乱”平定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事强大,可以集中全力解决台湾问题。郑经在“三藩之乱”中与清军作战失利后,丧失福建沿海全部据点,退守台湾,形势更加孤立。而清福建水师在收复东南沿海地区的作战中显示出来的实力和作用,表明清政府已具备武力统一台湾的条件。

1681年初,郑经中风而死,其侍卫冯锡范联合将领刘国轩发动政变,杀长立幼,拥12岁的郑克塽(冯之女婿)继位,把持郑氏大权,并借机迫害异己,大开杀戒。郑氏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人心涣散,出现动荡局面。

康熙把握时机,果断作出武力统一台湾的历史性决策。早在1668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就曾进京详陈武力统一台湾的意见,因各方面条件不具备而未被采纳。不过,康熙意识到武力统一台湾只是时间问题,遂将施琅留京备用。施琅通晓兵法,久历战阵,一贯主张以武力统一台湾,多年来一直潜心谋划对台用兵方略,坚决支持康熙的决策,是攻台统帅的最佳人选。因此,康熙重新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授予“专征”大权,全权指挥攻台行动。

1681年十月,施琅抵厦门,随即整顿战船器械、训练军兵,定下“因剿寓抚、以剿促抚”的战略方针:第一步,以清军水陆部队攻占澎湖,消灭郑军的有生力量,大兵压境,使台湾门户洞开,形成逼近威慑。第二步,屯军澎湖引而不发,做好攻台准备,同时开展和谈,迫郑氏集团向清政府投诚。第三步,若和谈失败,即围困台湾本岛,并派人进一步招降,或促使其内部发生激变。第四步,如仍不能达到目的,则对台湾实施登陆作战,武力夺取整个台湾岛,彻底消灭郑氏集团。

攻占台湾经过一年多紧张准备后,施琅针对渡海作战的特点,正确选定了渡海时机和进攻路线,出敌不意发起对台作战。整个过程,基本上是按“因剿寓抚”战略方针实施的。

1683年六月,施琅率福建水师战船300艘、精兵2万人从铜山(今福建东山岛)出发进攻澎湖。守卫澎湖的郑军主将刘国轩,虽然采取了一些防御措施,但以为台湾海峡六月间多台风,施琅不会贸然来攻。得知清军战船直驶澎湖时,刘国轩大惊失色,率部仓皇应战。两军激战两天,互有伤亡。施琅及时调整部署、休整部队,3天后向澎湖发起总攻,经过9小时激战,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全歼澎湖郑军1.7万余人,击毁、缴获战船近200艘,刘国轩乘小船逃回台湾岛。清军占领澎湖三十六岛。

在对台湾本岛形成大兵压境的有利态势下,施琅继续贯彻“因剿寓抚”方针,下令暂停军事进攻,一面休整部队,补充弹药给养,做好登岛作战准备;一面采取措施,瓦解郑军,感化民众,招降郑氏集团。康熙也及时向郑氏集团颁布了赦罪诏书。

七月,在内外压力逼迫下,郑氏集团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条件,放弃抵抗,递交降表。施琅率清军从台南鹿耳门登陆台岛,接受郑克塽投降,并接管台湾全境,一路上军纪严明,民众壶浆迎师。郑氏王朝灭亡,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三)清统一台湾的历史意义及为维护统一采取的措施

清政府统一台湾,顺应了历史大势,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展现了国家统一不容置疑的决心与意志,中央政府的统治权力进一步得到加强。国家统一局面的形成,为整个社会的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清朝统一台湾之后不久,北部、西北边疆的分裂势力相继爆发大规模叛乱,清廷历时70余年才最终平定。清政府及时出手收复台湾,赶在北疆大战事之前,恰逢其时,避免了两难兼顾而坐失良机及由此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图谋卷土重来的荷兰殖民者和觊觎台湾的其他殖民势力也不得不偃旗息鼓。在重大历史关口,没有来日方长,一瞬间就能定格永久。收复台湾后,东南沿海地区有了屏藩,安全稳定得到了可靠保障,清政府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加强黑龙江流域的防务,以抗击沙俄的侵略,增强了抵御外侮的力量。3年后的中俄雅克萨之战清军大胜,参战的台湾藤牌兵起了重要作用。在不具备武力攻台条件之前,清政府一度被迫采取“禁海迁界”政策,实施对台经济封锁,造成大陆与台湾相互阻绝,沿海地区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统一台湾后,清政府宣布解除海禁,沿海数省和台湾经济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也恢复正常,甚至更为密切,同沐于中华文明之中。

统一台湾后,清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对台湾的管控。经施琅等人力陈,康熙决定坚守台湾,设置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并派一万兵驻守,使中央对台湾行政和军事管理制度化。妥善安置郑氏政权投降官员,对有贡献人员给予信任并加以重用,充分體现了中央政府的言而有信和宽容大度,较好地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实施轻徭薄赋,实现驻军同台湾民众的和谐相处,促进了台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的较快恢复,为台湾地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全文完)文

猜你喜欢

统一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合理构造 简洁求解——协调统一解决复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一个统一的爱尔兰:爱尔兰统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统一数量再比较
需要建立统一的健康价值观
统一刑事法学之提倡
BIM与3D GIS集成中视点统一探讨
UC统一通信在高速公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