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北京创业孵化建设成效与经验及对广东的启示

2024-05-28朱婧陈祖儿

广东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众创孵化器加速器

文/朱婧 陈祖儿

近年,广东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呈现平稳发展的趋势,孵化器、众创空间总规模持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孵化载体形态由最初的孵化器,发展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粤港澳及国际化孵化载体等多种形态,并持续向产业孵化、专业化、特色化、生态化等高质量方向发展。然而,受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影响,部分孵化器、众创空间存在创业艰难甚至倒闭的情况,孵化载体的创业热情受到打击,并且自2020年省运营评价后补助政策期满后,参与评价的孵化载体数量明显减少,全省创新创业氛围较以往相比有所消退。而江苏、北京作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代表省市,近年来在探索创业孵化创新政策、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亮点纷呈、成效突出,本文通过梳理江苏、北京近年在创业孵化建设中的亮点及主要成效,总结其推动创业孵化发展的有效经验,提出广东省在新发展阶段促进孵化育成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江苏、北京创业孵化发展的亮点与成效

第一,江苏科技创业载体发展态势总体向好。近年来,江苏省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在规模增长、企业培育、产业融合、带动就业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效。其中,在载体规模方面,多年稳步增长并成为全国第一,2022年底江苏省科技创业载体总数为2365家,较上年增长10.26%,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1189家,众创空间1176家,孵化器及众创空间数量均超过广东,位居全国第一。在孵化企业方面,新动能培育能力不断增强,2022年全省科技创业载体拥有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超7万家(个),其中孵化器内新增在孵企业超1万家,众创空间内新注册企业超7000家。在载体专业化发展方面,与新兴产业结合更加紧密,全省建有各类专业化孵化器309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超300家,覆盖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双碳、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产业细分领域,成为江苏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孵化培育的策源地。在发挥社会效益方面,深入拓展创业就业服务渠道,2022年全省科技创业载体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从业人员68万人,其中吸纳应届大学毕业生超5万人,大学生创办团队和企业近1.3万个(家)。

第二,江苏创业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国家级孵化载体建设是载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近年江苏省国家级孵化载体建设情况来看,一是国家级孵化器数量远超广东省,且后备储备力量充足。2022年江苏省国家级孵化器数量达243家(广东省222家),且在2022年度新认定国家级孵化器数量方面,江苏省数量为37家(广东省仅24家,含深圳8家),由此可见,江苏省国家级孵化器在数量上远超广东省,且差距越来越大,江苏在保持数量引领的同时,优质孵化器的后备力量储备充足,高质量发展特征明显。二是江苏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呈追赶之势,差距与广东省逐渐缩小。2021年江苏省新升级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0家,总数达277家,而广东省新升级仅29家,总数为298家,江苏省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量与广东省的差距由52家缩小至21家,追赶之势明显。三是各类载体质量持续性提升。2022年,江苏省9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获评优秀(A 类)(广东A 级为55家),占全国优秀总数的1/4,总数继续保持全国第一,A 类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16年的14%上升到2022年的23.83%(广东A 级占比为14.25%)。在最近一次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营评价中,江苏省有4家大学科技园获评优秀,总数居全国首位。

第三,北京专注创业孵化纵深发展,硬科技企业培育成效突出,国际化发展特征明显。北京多年来持续深入推进孵化载体纵深发展,自2004年起推动专业孵化器建设,近年来鼓励早期技术创业,大力培育“硬科技”初创企业,于2021年起布局培育标杆孵化器,并在2022年底建设了全市首批9家孵化模式先进、专业化水平突出、硬科技企业培育和产业集聚带动作用显著的引领类标杆孵化器,以及14家现有基础较好、服务特色鲜明、正在加快对标升级的培育类标杆孵化器,该批孵化器聚焦原创新药、细胞基因治疗、智能硬件、光电子、仪器传感器、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关键材料、元宇宙、绿色能源等高精尖产业细分领域,共培育了900余家高质量硬科技企业,通过硬科技企业的培育加速提升孵化行业专业化服务能力,推动企业技术迭代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北京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建设。

此外,北京依托开放的市场环境,前瞻性推动孵化载体国际化发展,目前北京约1/4的孵化器、40%的众创空间在异地建有分支机构。如北京瀚海集团是全国最早在海外建设孵化器、科技园的民营孵化器,启迪之星在全球建设了近200家创业孵化机构,孵化载体的品牌拓展性强、国际化发展程度高。

江苏、北京推动创业孵化发展的有效经验

近年来,江苏、北京在加速推动创业孵化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

江苏主要经验

一是抓“创新性”:江苏省加大改革力度,结合新时期新要求调整支持方向,推动“众创社区”做专、做深、做精。202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启动“创新支撑计划科技型创业企业孵育”项目,重点支持创新创业孵化育成体系建设,突出品牌导向作用,提升“双创”服务资源集聚能力,打造良好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该项目支持的主要对象为经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批复备案试点的众创社区,或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孵化孵育平台,资助金额为500万元/个,支持项目数为10个。一方面,江苏省于201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众创社区”,集成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服务机构等载体平台,打造创业功能、产业功能、文化功能和社区功能有机融合的新型“双创”空间平台,该做法列入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情况交流》,得到充分肯定,属于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举措;与此同时,江苏积极创新支持方向,引导以“众创社区”为单位的集聚型载体做专、做深、做精,推动孵化载体树立区域创业孵化品牌,产生良好的社会示范。另一方面,积极快速地落实科技部、教育部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要求,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培育产业的重要功能,将未来产业培育融入到创业孵化的重点工作中。

二是抓“统筹性”:全省层面建立省督查激励政策,对绩效评价优良的孵化载体给予奖励。2022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大配套督查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苏政办发〔2022〕8号),明确提出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奖励制度,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成效明显且地方财政给予资金安排的地区,在省科技型创业企业孵育计划资金分配中予以优先支持。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也持续对运营评价优良的孵化器给予奖补,并鼓励各地市进行配套。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创业企业普遍存在创业艰难、发展滞缓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省2021、2022年孵化载体数量仍保持13.5%、10.2%的增长率,且培育了一大批国家级孵化载体的后备梯队,这与全省层面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是抓“持续性”:2013年起持续开展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建设,推动产业孵化与链条培育。江苏省自2013年起启动加速器、“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工作,其中加速器重点围绕区域内某一主导产业开展孵化,并通过产业组织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提升孵化服务能力,满足高成长性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了一批高成长企业;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以孵化器为核心,集聚众创空间、加速器形成链条,以链条的集聚效应吸纳一大批优质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并培育一大批科技型企业,构建起全方面、多层次的生态式孵化服务机制,通过打造链条逐步形成示范、树立标杆,引领科技孵化生态的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已开展6批加速器、孵化链条试点建设工作,共培育了85家加速器、50家孵化链条试点单位。可以看出,江苏省在孵化器兴起前期便具备了较为超前的布局意识,高度重视孵化与产业、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连接,启动并持续性地实施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工作,为江苏省的创业孵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是抓“联动性”:构建省、市、县(区)梯度培育体系,合力推进全省创业孵化上新台阶。2023年1月,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出台《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苏科高发〔2023〕17号),明确提出完善覆盖科技型中小企业生长全生命周期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技孵化链条,建立省、市、县(区)三级载体梯度培育体系。在此之前,在众创空间管理方面,江苏已经将众创空间建设情况纳入到对各地市科技局的考核指标之中,并通过深入实施“创业江苏”行动,将众创空间建设作为实施该行动的关键抓手,建立起省、市、县(区)梯度培育体系推动众创空间持续加快发展。除此之外,江苏省多个地市大力支持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合力推进全省创业孵化上新台阶。如苏州市正在修订孵化管理办法,新办法将对运营评价绩效优秀的最高给予100万/家;南京对评价A(优秀)、B(良好)等次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按照市相关规定给予奖励。可以看出,在全国部分地区创业孵化热情有所消退的情况下,江苏省无论省层面还是地市层面,仍保持着高度的积极性并加大力度在共同推进创业孵化的提升发展。

北京主要经验

一是以“硬科技创业”为主线贯穿推动北京孵化高质量发展。早在2020年,北京出台了《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提出专注硬科技企业创业,注重建立早期硬科技创新项目的发现、评价、筛选、培育机制,开展垂直孵化、深度孵化。2022年12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创新创业引领工程——标杆孵化器培育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标杆孵化器培育行动方案》),方案中53次提到“硬科技”,进一步提升了硬科技创业对加速高精尖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的重要支撑作用。2023年12月,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打造支撑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和硬科技孵化的高能级载体。

二是以“培育未来产业”为重点布局标杆孵化器发展。《标杆孵化器培育行动方案》中提出北京将对标国际一流、面向前沿未来、结合各区重点产业方向,打造一批标杆孵化器,聚焦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硬科技创业,加速高精尖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有力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中15次提到“未来产业”,将重点围绕原创新药、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领域打造标杆孵化器,支撑硬科技创业,加速未来产业战略布局。

可以看出,近年来北京始终扎根硬科技创业,并结合最新的国际国内前沿技术竞争新形势,在全国率先启动“未来产业孵育工程”,并结合多年硬科技创业的企业培育基础,加快孵化一批未来产业领域企业,形成未来产业集群,抢占未来发展新高地,该举措在全国具有强烈的引领、示范效应。

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广东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高质量发展,结合广东省孵化育成体系发展现状及江苏、北京的建设经验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持续性开展省运营评价,通过省、市联动方式引导全省孵化载体朝高质量方向发展。2015年以来,广东省通过建立运营评价后补助制度,对绩效评价优良的孵化载体给予奖励,从省层面明确地向孵化载体传递了鼓励创新、引导载体提升发展的鲜明信号,并实质性地推动全省孵化器、众创空间规模持续扩大且连续6年位居全国首位。2020年以来,随着省运营评价后补助政策期满,主动参与运营评价的载体数量出现明显下滑,2022年全省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也在多年来首次出现下滑,与此同时,结合近2年广东省培育国家级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的整体情况及发展态势,可综合研判出当前全省孵化载体建设的积极性明显减退,高质量孵化载体的储备力量明显不足。与此同时,江苏通过持续性的财政投入、创新引导方向,孵化器、众创空间规模已于2022年超过广东。综合以上,可以看出运营评价是鼓励载体建设、调整发展结构、提升整体质量的重要方式,建议广东省持续性开展省运营评价,并争取省运营评价后补助资金,通过省资金引导充分发挥“指挥棒”效应,带动地市、区(县)支持孵化载体建设,同时向全省孵化载体释放重视孵化载体建设的信号,有效提升全省创新创业的热度,与此同时科学性调整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全省孵化载体朝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

二是结合“制造业当家”新要求,深入推进制造业产业孵化与链条建设,带动硬科技创业。通过分析江苏、北京创业孵化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北京近年来深入推进“硬科技创业”,高标准打造标杆孵化器,江苏也提出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众创社区”,并长期推进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北京、江苏在推动创业孵化纵深发展、扎根产业方面成效突出。在广东省召开的2023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明确了制造业当家的鲜明主题。下一步,广东省应重点推进制造业产业孵化与链条建设,扎根智能装备制造、通信与电子设备制造、智能家居等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产业孵化器、加速器,孵化一批服务制造业发展的硬科技型创业企业;打造专业方向突出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通过链条集聚一大批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制造业发展创造更多新应用场景,增加更多新发展动能,服务制造业转型与提升发展。

三是创新引导方向,充分发挥广东优势,依托孵化载体布局未来产业。当前,北京、江苏等创新能力强劲的省市不断创新孵化发展的方向,并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在北京发布的《标杆孵化器培育行动方案》中提出加速培育“标杆孵化器”,并提出“未来产业孵育工程”以重点培育未来产业领域企业,率先形成未来产业集群,抢占未来发展新高地;江苏也依托“创新支撑计划科技型创业企业孵育”项目支持众创社区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构建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完善未来产业孕育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和孵化高地。由此可见,当前创业孵化发展应更加注重与产业培育的深度连接,广东省拥有雄厚的产业根基、丰富的高校资源、密集的创新平台、活跃的创新氛围,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具备培育未来产业所需的产业创新、智力供给、平台支撑、创新环境等必备要素,有条件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先行地,应重点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高水平创新研究院等载体、平台,培育一批掌握颠覆性技术的未来产业科技型企业,孕育未来产业,形成广东示范。

四是聚焦特色,树立广东品牌,强化短板,提升创新能力。通过与江苏、北京的对比,总体来看,广东省孵化器、众创空间虽在孵化载体总规模上保持领先优势,但在示范引领、特色提炼、典型总结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可重点结合高质量行动计划,加速实施“高新区加速器全覆盖”,加强与国家对接,争取国家级加速器在广东开展认定试点,建立加速器梯度培育机制,在加速器建设方面形成示范引领;加快推进“产业孵化”发展,逐步打通龙头企业、国有企业应用场景向中小企业开放,构建产业孵化生态圈,同时强化与其他省市联动,加速对接国内优质标杆孵化器来广东省开展产业孵化,在产业孵化发展方面探索广东路径;加强“粤港澳特色孵化载体”建设,通过粤港澳打造广东孵化特色品牌;充分挖掘龙头企业、国有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产业加速器的典型案例、先进模式形成宣传。除此之外,对创业导师、孵化基金、毕业企业等区域创新能力创业孵化短板指标建设情况进行重点跟踪、专题分析,在省孵化育成高质量发展专项中引导建设,重点支持并专项提升。

猜你喜欢

众创孵化器加速器
化学工业的“加速器”
莫比斯加速器众创办公空间
全民小康路上的“加速器”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等待“加速器”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众创时代到来,杭州准备好了吗?
莫借众创空间之名装神弄鬼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