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24-05-27杨光高婧汪庆王磊孙轩轩
杨光 高婧 汪庆 王磊 孙轩轩
摘 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了许多环境、能源相关方面的知识。在教学改革中,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强化实践教学、增加教学内容多样性、提高跨学科融、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创新地设计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教育;实践教学;跨学科融合
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意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门强调环境、可持续性和发展的重要学科。环境保护是指保护、改善和恢复自然环境,尤其是处理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环保行为,更是一种理念和生活方式[3],是指一种满足当前需求,但不会破坏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要的发展方式。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气候变化、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1]。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现实性以及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同时传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概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和环保意识,加强学生对全球和本地环境问题的了解和问题解决能力,并鼓励学生积极行动来应对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思维,加强他们对环境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能力[2]。其课程重点和课程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重点
(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学生需要了解环保法律和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法律如何对环境和资源产生影响。
(2)资源利用管理:学生需要掌握可持续资源利用的概念和方法,了解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可替代性,学习节约能源、绿色购物、垃圾分类以及水资源管理等个人环保行为[4]。
(3)应对气候变化:学生需要了解气候变化的原理和影响,以及全球减排的方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4)环保行动习惯的养成: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参与社会和社区的环保行动,多个城市推广垃圾分类,学生需要参与垃圾分类和废物处理的实践。
(二)课程难点
(1)算法和数据技能:该领域需要丰富的数据分析经验和计算机技能,分析大量数据以及提供非技术人员简单操作的可视化界面和自助式工具是当前挑战,但新的技术正在帮助这一领域的技术家们解决这些问题。
(2)如何便利地提供和共享环境数据和知识:学生需要学会利用技术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环境问题,对大量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使得各方利益者能够更为精确、及时地评估各种环境问题的情况。
(3)地方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的适应性:全球环境问题尤其复杂,地理、文化、技术和经济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地区面临着非常不同的环境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学会发现本地环境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使其更具有适应性和正确性。为了提供更好的环境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全球伙伴合作以及增加普及各种解决方案的交流平台。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过程中的现存问题
尽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门课程在教育界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下:
(1)理论与实践脱节。在这门课程中,虽然重点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实践方面的指导却不足。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难以理解和应用。
(2)课程内容单一。该课程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知识上,但是却忽略了一些与环保相关的具体知识,比如分类垃圾、垃圾处理、生态补偿等,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3)跨学科融合不足。这门课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乃至艺术等领域都有所涉及,但是教学过程中却容易出现重视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的情况,影响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效果。
(4)教学方法较为传统。这门课程教学方法多采用讲授式和书面材料分析,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参与度与反馈度较低。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改革的建议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门课程作为环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意义自不待言。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却经常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是必要的。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的改革思路和方法:
(一)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环保知识、技能和信念,增强实践背景下的认知和学习效果[5]。但是,如何开展环境保护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同样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强化实践教学:
1.创造实践机会
实践教育和实践机会是一对不可或缺的组合。因此,为了能够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机会,必须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和资源。学校要与社会、企业、机构等合作,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動。这种合作可以通过毕业实习地点、社会实践地点、工艺技术培训地点、考察调研地点、志愿服务实现。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堂案例训练和实践项目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情境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机会。
2.结合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为环保教育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6]。例如,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课程、直播教学等方式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软件等工具来让学生接触模拟环境,锻炼环境研究、分析的能力,也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的效果。
3.体现综合性和针对性
实践教学的强化并非简单地加入更多的实践环节就可以解决的。实践教学要体现综合性,并根据课程的特点来进行补充。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该准确反映课程目标,选择与环保相关的实践项目和工作,并鼓励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专业性的解决方案,促进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还应该加强与实践活动相关的教学达成度和评价工作。在教学评价中,采取多维度、多方式、多角度的方法,全面测评学生的运用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增加教学内容多样性
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如何增加内容多样性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丰富课程内容,引入不同的教材和案例,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增加授课灵活性和丰富性。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增加内容多样性:
1.增加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实例为主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情境感知,培养学生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其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度和理解深度[7]。我们可以挑选实际案例,引用国内外环境保护新闻和事例,将这些案例融入教材和课堂中,创建合适的讨论小组和参观团队等,让学生通过真实环境及事件等激发对环境保护的兴趣。
2.融入相关学科
环境保护课程浸润了许多领域,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因此跨学科融合是增加课程内容多样性的另一种方式。例如,我们可以融合新学理念和現代技术,如结合透明化科学、工程学和经济学等,创造有趣的教学体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话题的兴趣和能力。
3.丰富教学资源
传统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PPT、黑板等,这时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技术的力量,创新更加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形式[8]。例如,根据不同的课程主题和学生兴趣,我们可以使用电子书、虚拟实验室、随堂测试、互动游戏、微视频、动画等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更加有互动性的环境中。
(三)提高跨学科融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旨在通过课程内容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能力[9]。在这个过程中,跨学科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增加跨学科融合,提升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拓宽课程内容开放性和多样性
在环境保护课程中,应该开放多元化的内容,扩大课程的外延。并且应该注重与其他像环境科学、医学、法律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以通观不同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环保知识体系。
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多样的教育资源,如影像、动画、叙事、演讲等各种形式。同时也可以用实验室、考察、实地考察、社区调研等形式强化实际实践与学习联系[10],多维度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这些不同形式的互动、沟通、体验有助于学生的跨学科能力的提高。
2.跨学科教师力量的整合
在实现课程跨学科性上,需要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的支持,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教师对于本专业和其他专业有深入研究并具有更全面的教育背景和技能,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在环境保护上遇到的复杂问题。
3.组建跨学科的学习小组
通过组成跨学科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丰富的学科中展示自己的技巧,创造他们自己的学习路径模式[11]。学生可以更好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结合和应用到实践当中,并且将课程教学与实践更好地联系在一起,使之更加复合化。
学生拥有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和能力,可以选择相应的课程,以此建立一种应用范畴广泛的技术和知识体系。课程的教学组建时以学生为中心,将每位学生引导至相关的教育机构、课程,使学生从不同的学科中获取更为多彩的技术、知识和实践背景。
(四)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
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增加授课的丰富性和灵活性。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
1.基于技术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会考虑引入新科技给予学生视觉、纹理和色彩刺激等,提升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1)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学习课程。现今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率极高,学生可以借助视频、在线直播、Vlog等辅助工具,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认知。
(2)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更独特的环境保护学习体验。比如,开发逼真的环保虚拟现实场景,并利用虚拟现实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政策和理论,以更加生动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
(3)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在线组织讨论和互动,形成环保知识学习社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有关环保的见解和想法,培养他们的社交与协作能力,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
2.强调实践的教学方法
实践环节是环保课程中的重要一部分,可以强化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实践环节的设置,尤其为自然环境的体验创造合适的条件和环境。
(1)组织实地访问和考察。通过安排观察考察学校周围的生物种类、水质、空气质量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和环保现状,从而增进学生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组织学生实战训练。安排学生参与社区清理、排污量测试、水土保持和自然保护等环保实践团队,帮助学生在实战当中获得有力的技能和知识支持。
(3)开展学术科研计划。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发表论文等,让学生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更能掌握有用的理论和创新技术。
结语
为了提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采用适合现代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基于技术的教学方法、强调实践的教学方法和创新性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其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学生对环保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我们应该倡导探索更加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推动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建峰.中外环境课程背景下我国高等环境教育现状探析[J].环境保护,2013(5):1013.
[2]吴志霞,廖祥龍.大学生环保实践活动参与问题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2(4):4447.
[3]王涛,吴蕊.环保主题微课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7,31(11):195198.
[4]张建汉.百年大计,环境教育不可缺失[J].中国环境保护产业,2019,7:2325.
[5]周洁琼,陈建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模式与途径研究[J].科教导刊,2011,29(2):6870.
[6]田莉,李赛.智慧校园背景下的环境教育创新研究[J].教育通讯,2018,40(22):150152.
[7]陈婧,刘晓路.创新环保教育,提升大学生环境意识[J].环境建设,2013(1):4951.
[8]邓争胜.探讨加强高校环境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创新教育,2013(1):53.
[9]陈明杰,许昌庆.新课改视野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育人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2014(3):101103.
[10]魏宁,柳伟明.校园环保社区的建设与管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1):129131.
[11]张青,黄晓艳.利用行动研究法推进环境教育课程的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5,23(5):5558.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2GJJG244,新工科背景下环境专业人才科教、产教和专创融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河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2023092,双碳目标背景下环境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体系建设与研究
作者简介:杨光(1987— ),男,汉族,河北邢台人,工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教学。
*通讯作者:汪庆(1985— ),男,汉族,湖北孝感人,工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