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比”导写
2024-05-26何灵芝张国光
文题
“比”无处不在。比中有学问,比中有情怀,比中有智慧,比中有境界。会比的人在比中找差距,在比中知得失;不会比的人在比中攀比,在比中自暴自弃。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二元思辨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的核心要素为“比”,并对此做了两重阐释:一是“比中有学问,比中有情怀,比中有智慧,比中有境界”,在这四个分句中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进行思考。比如“比中有情怀”,这里的“情怀”可以是对自我的超越、对他人的关照、对人生的感悟、对家国的担当等。再如“比中有智慧”,这里的“智慧”可以体现为: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全盘考虑,大局为重;不与他人争高下,只与自己论长短;唯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战胜自己,才是比的最高境界等。而这,都是“比”的学问。二是“会比的人在比中找差距,在比中知得失;不会比的人在比中攀比,在比中自暴自弃”。这句话有一正一反两个方面,考生可以从正面写,可以从反面写,也可正反对比来写。比较之中,不仅能辨别出学问、本领之高低,更能看出胸怀、格局之差异,也可看出不同的个人修养和处事智慧。
例文
尺寸之距,互比共长
□湖南省浏阳市嗣同学校" 蒋佳平
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休谟
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在比中可以发现自己的短处,也可以借“比”提升自我。尺寸之距,互比共长,这才是“比”的真正价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比的学问。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个品牌,相互竞争和学习了100多年。两者工艺相近,只是口感上稍有差别。百事可乐的糖分和二氧化碳浓度更高,像最猛烈的深水炸弹,往往第一口下去就会带来最强烈的刺激,让大脑迅速产生多巴胺;而可口可乐更像陈年的佳酿,回味比较绵长,后劲足。他们在长期的较量中,扬长避短,主动作为,各有所长,使各自企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可见,“比”可以完善自我,焕发生机活力,促进发展。
“比”也可以催生全新自我。美国作家道格拉斯说:“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企业通过“比”赢得发展,人的进步往往也源于“比”。政治家玛格丽特·撒切尔的父亲总是告诫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让自己落在别人后面。撒切尔牢牢记住父亲的话,每次考试,她的成绩总是第一,在社团活动中也名列前茅。后来,撒切尔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可见,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敢于去比,在比中成就靓丽人生。
尊重对手,互相欣赏,实现双赢,这是“比”的最高境界。在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短跑名将卡尔·刘易斯创下了世界男子百米新纪录,当观众疯狂地高呼他的名字时,他却流着眼泪与对手伯勒尔拥抱在一起。他说:“如果没有伯勒尔,没有他的9秒90,我也许不能跑得这么快,正是他激励了我。”那一刻,他们是对手,更是朋友。“比”是竞争,也是合作。双方互相尊重,共同发展,不仅是“比”的大智慧,也体现出博大的胸怀与高远的境界。
“比”犹如一剂良药,吃起来虽苦,但苦尽回甘。如果被这苦羁绊,一心攀比或是自暴自弃,只会倒在“比”的门前。比,才能知不足而后进。只有接受比较,善于发现他人,改变自己,才能以退为进,到达人生的远方。
比是力量之源。有比,才有发展,才有进步,才有共赢。
评点
内容上,文章扣住命题材料中“会比的人在比中找差距,在比中知得失”这个提示,提出“人在比中可以发现自己的短处,也可以借‘比’提升自我,尺寸之距,互比共长”的中心论点,审题准确。文中选用两个可乐公司的竞争、撒切尔的自我比较、刘易斯与对手共赢三个素材,逐层深入,最后得出结论。内容充实,逻辑清晰。
表达上,从名言引入,紧扣材料,提出观点,然后从为什么要比、怎样比、比的价值意义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特征上,借用休谟的名言揭示主旨,再引名言、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语言简洁精练,增加了说服力。比喻、排比语句的使用,使语言富有张力,说理生动。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