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考验”导写
2024-05-26刘淑玲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有些水稻田里没有水,其实,这是农民种植水稻的一种方式——水稻烤田,即将稻田里的水放干,让太阳炙烤。炙烤过的水稻不仅没有死,反而更加茁壮成长,生命力更加旺盛。原因是它们经受住了严酷的考验。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炙烤”。在这些“炙烤”中,可以烤出强健的体魄、优秀的品格、坚强的毅力、生活的自信……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水稻烤田”是水稻种植丰收的一种手段,经过蒸烤稻田,使稻子更加茁壮成长,这是水稻经受住了严酷的考验。由物及人,“做人更要‘烤’”,也就是说做人要经历各种困难、挫折、磨难等考验,“烤出强健的体魄、优秀的品格、坚强的毅力、生活的自信……”这是人经过炙烤的结果。这就提示考生要写生活中的种种挫折、磨难、痛苦,以及它们能够带给我们的成长和益处等,也可深入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考验。
例文
苦难如逆旅,一苇以航之
□内蒙古扎鲁特旗第一中学" 袁佳音
“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巴尔扎克如是说。人生之路困难重重,但一星陨落、一花凋零,并不能代表生活的全部坎坷和挫折,我们不能因此畏首畏尾,而辜负了那灿烂的星空和寄托希望的春天。炙烤过的水稻,经受缺水、暴晒,更加茁壮。因为它们经受了严酷的考验,才拥有了更坚毅的身躯。可见,在各种困难的炙烤下,心怀诗意和远方,不局限于当下的苟且,才能在艰难险阻中开出不屈的花来。
残酷的磨炼是人生奋进的动力。生活在舒适圈,的确惬意,但也容易暗淡了灵性,埋没了潜力。志从苦中砺,磨炼出坚强的意志,拥有对抗苦难的勇气,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敢于走出舒适区,迎接风雨挑战。也许,只有经受苦难的疼、蜕变的痛,才能遇见全新的自己。
直面苦难,接受考验,源于掌控人生命运的勇气和魄力。磨难面前,有人在黑暗中踯躅徘徊,有人被扼住命运的咽喉一蹶不振,而依然有人选择强大自己。尽管双目失明,董丽娜坚持用声音传递克服困难的信念,温暖了世界。不因视障而懈怠,一句一句听完几百万字的文献,高标准完成硕士论文答辩。“背篓少年”王发每天上万次挥拍,技术考验、训练困难接踵而至,最终“志在苦中立,功在苦中建”,拿下网球冠军。江梦南被无声的世界炙烤着,却以眼为耳,迎难而上,不言弃,不退缩,终于实现梦想。如果他们都曾一遇到困难就倒下,还能成为一股力量激荡人心吗?
面对生活的考验,我们没有必要诚惶诚恐停滞脚步,应该从容应对,把困难视作一块绊脚石、生活的一段小插曲。现实生活中,有意志不坚定的“草莓青年”,在面对困难时选择断然放弃;有信心不足的“佛系青年”,在生活的炙烤下选择摆烂躺平。他们不知道,当磨难来临时,不惧风雨毅然前行的人,注定不凡;当苦难侵袭时,内心坚韧不畏艰难的人,注定会在一片荆棘中绽放出最动人的生命之花。其实,不凡者、坚毅者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那些身处平凡遥望高山的人、那些被生活打倒后仍能站起来的人,都是被泥土包裹的金子,在风雨吹打下,终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华。
木心曾说:“只要找到精华中的精华,那整个精华就是你的。”人生的精华是什么呢?我想,是直面困难的勇气,抑或接受考验后的不放弃。苦难如逆旅,一苇以航之。生活的炙烤,让一颗脆弱的心灵长大,逐渐变得坚毅勇敢,即使穷途末路,艰难险阻,也能在尘埃里开出名叫“生机”的花。
评点
人生犹如一场漫长的旅行,其中不乏困难和磨炼,如何面对这些考验和磨炼,文章层层推进,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从中我们体会到了炙烤和磨难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文章笔法细腻,开篇引用水稻烤田的材料,分析出炙烤后水稻的变化,从而揭示中心论点。列举董丽娜、王发等人物事例,使文章的议论更有说服力。多处运用排比、反问等修辞,使文章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