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志珍院士——“常常出洋相的人”

2024-05-26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闪光生物化学院士

院士登台演讲,一个小事故打动了现场所有人。人们发现演讲台的地面有许多黑渣,原来,这是因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穿了一双老化掉渣的鞋,鞋底老化,不停掉落碎屑。王院士自嘲出了“洋相”,现场观众却致以掌声。

人物解读

角度一: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自古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王志珍院士这掉渣的鞋并非洋相,而是她敬业、无私的表现。他们这样的老一辈学者、专家为祖国发展默默奉献,一心为国,令人敬仰。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科学家还有很多,生活俭朴、潜心科研的院士大有人在。比如“布鞋院士”遥感泰斗李小文、“背心院士”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高伯龙、时代楷模“布衣院士”卢永根,还有一件夹克穿30年的“钢铁院士”崔崑、一条裤子穿30年却捐赠300万元的“大跨院士”沈世钊……他们不讲求个人物质享受,而是用自己的科研工作撑起了国家脊梁,生动地展示了何为科学家精神。

角度二:内在的价值才是最闪光的。

伏尔泰曾经说过:“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当明星们身穿百万高定走上红毯时,81岁的老院士却靠着一双老化掉渣的鞋博得了掌声。这让人们懂得了,内在的价值才是最闪光的。

角度三:澹泊明志。

科学研究离不开精神支撑。科研工作者应该“穿什么鞋走什么路”,王志珍院士们已经做出了最好的回答。这双掉渣的鞋,就是科学圈最前沿的时尚;这种不在意物质享受的澹泊,就是科学家应有的本色。科学家和院士最美的形象,无法用金钱包装,只能用自己的人品、对科学的追求、对国家的贡献去衡量。

运用示例

在自己的领域中有所成就,离不开实干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院士把这一点看得清楚,所以,她喜欢“宅”在实验室里,年过八旬依然坚持每天在实验室里工作。她的话让人动容:“在实验室里才觉得踏实、快乐、幸福。”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闪光生物化学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闪光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闪光的枝条
院士速递
八月,纪念碑在闪光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PBL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