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本小“护照”的多重温暖

2024-05-26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助人护照救助

8年前,上海长宁区发起“艺术护照”项目,依托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为辖区内低保、低收入等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费艺术教育,上一次课盖一个章,集齐有奖励。几年来,一本本小小的“艺术护照”牵着1000多名儿童走进艺术课堂,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探索人生另一番景色的窗户。

文本解读

角度一:看见人生另一番景色。

我国仍有少数低收入人口和困难家庭,由于经济条件所限,这些家庭的孩子少有机会参与校外的各类文艺活动,在社交沟通等方面与同龄人存在差距。“艺术护照”等社会救助项目,以艺术为载体进行德育、美育,以艺术为媒介去爱、去关怀、去帮助,让孩子们被看见、被认可、被启迪,展现了社会救助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也为孩子们的成长开拓更多可能。

角度二:种下向美向上的种子。

“艺术护照”缔造的小小天地,有助于挖掘孩子们的天赋兴趣,种下一粒粒向美向善的种子。既帮助孩子们见识更加广阔的世界,也引导他们观照自己的内心,帮助他们累积面对困难的自信、对抗挫折的勇气。

角度三:助人自助,通过人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从送钱、送物,到送教育、送艺术,“艺术护照”的探索,正是救助理念转变的产物。困难家庭之困,除了物质上的困顿,往往还体现在发展机会缺乏、发展能力不足、精神贫困等方面。救助不仅要解一时之困,还要为未来发展赋能。创新社会救助的内容、方式,既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才能帮助他们更好走出困境。

运用示例:

艺术对人意味着什么?画作被展出,感叹“艺术天分还是充满全身的”;上了动漫课,立志“制作出属于我的一款游戏”……经过“艺术护照”课程的浸润,让曾经拘束沉默的孩子更加爱表达、有自信。事实证明,困境中的花朵也能快乐绽放。学到新东西时的兴奋、听到动人音乐时的触动,都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的种子,在将来的某一天就会破土而出。“艺术可以让人心静,还可以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热爱。”一位受助小朋友的回答,是对“艺术护照”项目的回响,是对助人自助的生动注解,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一个孩子心中辉映的光芒、注入的力量。

(选摘自《人民日报》等/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助人护照救助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助人无需等待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
如果护照快过期,如何保住有效签证?各国规定有不同
水下救助抢险
2016全球护照排行榜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
助人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