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屠宰后检疫猪蛔虫病的要点及对策

2024-05-26

猪业科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蛔虫病蛔虫虫卵

孙 健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济宁 277600)

猪蛔虫病是猪只小肠中寄生的猪蛔虫引起的猪只身上常见的消化道内寄生虫病,也是一种大型线虫病,该病主要对3 ~5 月龄的猪产生严重危害,感染猪只生长发育不良,出现生长停滞症状,会发展成为僵猪,患病严重的猪只还会引起死亡,对养殖户及生猪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生猪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产品的需求及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不少养殖户只考虑养殖效益,对疫病防控毫不在意,随意扩大生猪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及数量,造成猪蛔虫病的传播及流行,同时也给了其他疾病发生及流行的机会。为此,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疫病的防控,尤其是猪蛔虫病的防控,该病是猪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广泛流行于各地生猪养殖区域,具有传播广、传染快、危害严重等特点,养殖场一旦感染上猪蛔虫病,随着患病猪只向养殖场中排出大量的虫卵及幼虫,对养殖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使得养殖场出现全群感染,而且养殖场一旦感染上该病后,该病会反复出现,难以清除,随时威胁着猪群健康,而且该病还是人畜共患病,极易出现交叉感染,不仅对猪只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出现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后,严重影响生猪的生长及发育;而且引起猪蛔虫病的原因较多,使得预防该病的形势更加严峻,而且猪蛔虫病一旦发生还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尤其是对生猪屠宰经营业造成的损失更加严重,在生猪屠宰后检测到猪蛔虫病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屠宰场的无害化处理费用。了解该病的流行特征、病原特性以及患病猪只的症状尤为重要,可以为该病的防治奠定基础,为养好猪打好坚实的基础,以保证生猪养殖业及屠宰企业的健康发展。

1 猪蛔虫病流行特点

1.1 病原

猪蛔虫属于大型线虫,是寄生在小肠及胆管中的最大的寄生虫,该虫的虫体细长,在虫体的头端口孔有3 个唇瓣呈品字形,该虫的食道结构简单,呈略扁平柱状,肠末端与尾端肛门连接,呈黄白色或深红色,雄虫长12 ~25 cm,且尾部呈钩状向腹面弯曲,上有乳突,雌虫的虫体较大,长20 ~40 cm,尾端直且钝圆,阴户位于虫体腹面前1/3 的位置;该虫的受精卵是椭圆形,卵壳较厚为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内部是卵黄膜。没有受精的卵呈长椭圆状,卵壳较薄,有空泡与卵黄颗粒,两端无空隙。而且该虫的虫卵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虫卵在土壤中可存活五年之久,要使用60℃以上的热碱水或20%~30%的石灰水才可将其杀灭,普通的化学试剂及消毒药难以将其消灭。

1.2 生活史

猪蛔虫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会随着粪便排到体外,在适宜的温湿度及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逐渐发育为第1 期幼虫(经过2 ~3 周时间可以逐渐发育成为含有第2 期幼虫的虫卵),在该阶段,虫卵是没有任何感染力的,但经过3 ~5 周后,就会发育成为具有感染性的虫卵,该虫卵在土壤或生猪养殖环境中,被猪只误食进入肠道,而此时虫卵中的幼虫出生后,会侵入小肠壁,并经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肺脏等组织器官,并在肺毛细血管从幼虫逐渐蜕变成第3 期幼虫,再从毛细血管通过肺泡到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最后回到小肠,最终变为成虫。

1.3 流行特征

该病四季均可发生,猪蛔虫的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参与,而且对外界适应力强,繁殖力强,极易导致规模化猪场蛔虫病感染率较高,危害普遍。该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养殖环境、应激反应等状况密切相关。

2 猪蛔虫病发病原因及危害

2.1 养殖环境

生猪养殖场的养殖环境尤为重要,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户在对生猪饲养的环境卫生管理上不科学,导致养殖场环境脏乱差,而猪蛔虫容易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使得生猪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感染,患上猪蛔虫病,进而导致生猪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同时使养殖户经济受到损失,而且养殖卫生脏乱差还极易导致猪只感染上其他疾病,进一步造成严重损失。其次,部分养殖场对生猪的粪污处理不合理,随意将粪污排放在养殖场周围,均会导致养殖场周围环境被污染,诱发其他疫病发生,而且养殖场没有采取合理的生物安全措施,没有对圈舍进行定期清扫,没有制定严格的无害化处理措施,使得养殖场的养殖环境难以有效抵御疾病的入侵,制约了养殖场的发展。

2.2 饲养管理

生猪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不科学,容易导致猪只消化系统出现问题,造成猪蛔虫病的感染,进而影响猪只生长发育。部分养殖场为降低养殖成本,在饲喂猪只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比,导致饲喂的饲料缺乏相应的营养物质,或是饲料的品质差,导致猪只消化系统受到影响,使得猪只免疫力降低,难以抵御疾病,极易造成猪蛔虫病的感染。

2.3 应激反应

猪蛔虫病的发生还与生存环境、气候、饮食等剧烈变化后引发的应激反应有关,在应激反应产生后,猪只的自身免疫力降低,加之养殖场的养殖环境脏乱差,饲料饮水质量差,导致生猪在这种环境下生长时,免疫力难以达到抵御疾病的程度,使得猪蛔虫有机可乘,造成养殖场感染猪蛔虫病,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2.4 产生的危害

猪只感染猪蛔虫病后,一般不会立即死亡,但是猪只的胃肠道会被猪蛔虫侵害,造成一系列临床症状及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其中最主要的是猪只感染猪蛔虫后,猪蛔虫在猪只的肠道汲取猪只采食的营养及能量,导致猪只生长发育缓慢,严重的成为僵猪停止生长发育。若感染严重的猪蛔虫较多会堵塞猪只胃肠道,阻碍猪只进食。而且猪蛔虫在肠道活动造成猪只肠道炎症,严重的导致猪只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此外,猪蛔虫的有毒分泌物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到各个器官组织,导致猪只出现更加严重的临床症状及病变。

3 猪蛔虫病临床症状

猪只感染上猪蛔虫病后,其主要表现为患病猪体形消瘦、精神不振、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生长发育缓慢、被毛粗乱,部分猪只还会伴有腹泻变成僵猪的状况。其次,猪只会因蛔虫虫体在肠道寄生活动产生的刺激,使猪只出现腹痛,消化系统受到影响,导致消化不良,猪只食欲不振采食废绝,严重的会引起肠梗阻。若蛔虫寄生数量多,容易导致小肠发生堵塞,造成小肠破裂,同时被感染的猪只会卧地不起、离群、呼吸急促,排出的粪便有白色虫体。

4 猪蛔虫病宰后检疫

因猪蛔虫主要对患病猪的肠道、肝脏及肺脏造成损害,对此,在屠宰后对其进行检疫,一般通过对猪只的肝组织进行检疫,看见肝组织有严重出血,且质地变脆,并在肝组织上有片状白色蛔虫斑,还可以通过检疫猪只的胆囊,可以看到胆囊增大,胆道里可以看见蛔虫堵塞胆道的情况,且肝脏出现硬化。同时对屠宰后的猪只进行支气管、气管及肺泡检疫,可以看到里面有蛔虫虫体的存在,伴有肺组织肿胀及出血点,同时检疫猪只肠道可以发现肠道内有大量的白色虫体,且肠道变粗变厚,伴有炎症。在屠宰后要对其进行猪蛔虫病确诊,要在实验室中,取病料进行常规法染色涂片镜检排除细菌感染,并取猪粪进行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取上清液涂片镜检,可以看到棕色或者黄色的椭圆形虫卵,再与屠宰后的检疫进行结合确定病猪发生了猪蛔虫病。

5 生猪宰后检疫发现猪蛔虫病的处理措施

在生猪屠宰后发现猪蛔虫病,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因操作不当给工作人员或消费者造成人身健康危害的可能,要及时根据动物防疫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对屠宰的猪只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及时排查该猪只的来源,做好动物疫病的追溯,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配合指导生猪养殖户治疗驱虫,做好养殖场环境卫生及粪污处理,达到消灭猪蛔虫病的目的,保证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6 猪蛔虫病治疗措施

6.1 西药驱虫

对患猪蛔虫病的病猪进行治疗,可以给患病猪按体重口服20 ~30 mg/kg 噻嘧啶,或是口服阿苯达唑,按每kg 体重5 ~10 mg;或是口服伊维菌素,按每kg 体重0.03 mg;也可以进行皮下注射阿维菌素按每kg 体重0.03 mL,每7 ~10 d 1 次,连续使用2 次,或是肌肉注射左旋咪唑按每kg 体重7.5 mg,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除了以上几种药物外还可以用敌百虫,兽用敌百虫用量为猪只体重每10 kg 用0.8 g,使用该药物时要注意剂量,防止猪出现药物中毒的现象。

6.2 中药驱虫

除了西药驱虫还可以用中兽药进行驱虫,可以使用乌梅和焙干花椒各50 g,将其碾碎成细末,对患病猪进行冲水灌服,每头猪用量为20 ~30 g,用温开水冲调,1 次/d,连续用2 ~3 次;还可以用使君子、乌梅各25 g,槟榔、鹤虱、苦楝皮各15 g,研成粉末,按体重给病猪空腹口服1 g/kg,隔10 d 后再次用药1 次即可。

7 猪蛔虫病预防措施

7.1 优化养殖环境

养殖场中养殖环境是保证生猪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加强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及生物安全可以有效预防猪蛔虫病的发生。首先,要定期对养殖场环境进行打扫,消毒,减少病菌滋生,同时要对饲养人员进行培训,讲解疫病预防及生物安全知识;同时,要加强对生猪粪污的处理,对粪便、垫草进行及时清理,可以有效减少猪蛔虫虫卵在养殖场中的残留时间,通过远离养殖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养殖场感染猪蛔虫病的可能。

7.2 加强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减少猪只发生疫病,对此在饲养过程中要注重饲养管理,从养殖场的规章制度,到猪只的饮饲,都尤为重要。养殖场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饲养人员要基础消毒,禁止外来人员及车辆随意出入,同时要科学地进行猪只的饮饲管理,在日常饲料中科学配比,添加相应的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保证猪只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物质得到满足,增强猪只抵抗力,减少疫病感染的风险。

7.3 定期驱虫

定期驱虫对养殖场预防猪蛔虫病尤为重要,养殖场要了解猪蛔虫的发病机理及生活史,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驱虫措施,对养殖环境及猪只进行驱虫,对处在猪蛔虫病高发,流行的云南地区进行2 次驱虫,及时杀灭虫卵,减少猪只感染上该病的风险,若是仔猪感染该病,要在断奶后及时进行驱虫,间隔2 个月再次进行第二次驱虫,若是怀孕母猪,要在产前3 个月进行驱虫,通过科学有效的驱虫可以降低猪只感染猪蛔虫病的概率。

8 小结

猪蛔虫病是养殖场中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该病对猪只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会对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形成阻碍。而且该病的发病原因复杂,病原抵抗力较强,使得该病的防控难度加大,本文从猪蛔虫病的病原、生活史、发病原因以及屠宰检疫后如何处理入手,针对猪蛔虫病提出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给养殖户防控猪蛔虫病提供一些经验借鉴,从而有效减少该病对生猪生长发育带来的影响,同时为养殖户及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蛔虫病蛔虫虫卵
捻转血矛线虫虫卵体外培养观察
鸡蛔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
猪蛔虫病继发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秋季养猪谨防猪蛔虫病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胆石症术后T管引流蛔虫堵塞2例
四种消毒药对犬蛔虫卵的杀灭作用试验
猪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基于MATLAB的虫卵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