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的现代
2024-05-26许美琪
■许美琪
当代国内的家具设计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家具设计的现代、二是家具设计的现代性、三是家具设计的现代化。“家具设计的现代”指的是现代家具设计是怎样产生的,现在它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还在怎样发展;“家具设计的现代性”指的是现代家具设计所持的世界观,即现代家具设计对世界的认知和态度;“家具设计的现代化”指的是现代家具设计的方法论,包括它的产业链建设、所采用工具和手段等。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三个问题,我们就始终在黑暗的隧道中摸索,而找不到它的出口,从而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家具设计。
本文先讨论什么是家具设计的现代。
1 西方家具设计的现代
先得从西方设计从古典走向现代说起: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仿罗马式、哥特式,然后到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其中受到伊斯兰的重大影响,接着是巴洛克、洛可可及以后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西方古典家具似乎走到了它的终点。随后的复古主义风格只不过是昔日辉煌的回光返照。
但是17和18世纪资本主义的发生和19世纪的发展成熟(自从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欧洲向美国殖民以后,西方也就包括了美国),至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现代家具肇始了。从托耐特的弯曲木家具开始,英国最初提出了工业设计的思想及至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直到后来一系列在设计理论方面的探索如新艺术运动、英国格拉斯哥学派和美国芝加哥学派、德国工业同盟等,最终由风格派和包豪斯在20世纪30年代确立了现代家具设计的基础,现代家具开始形成。
在西方现代家具形成过程中,现代主义的先锋们认识到一些浅显而朴素的真理:
其一,是在工艺美术运动兴起时,机械化与手工技巧之间的对立就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强烈地反对机械化生产方式,工艺美术运动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查尔斯·维森(Charles Voysey,1857-1941)则认为机械化生产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了一席之地,特别是中产阶级迅速崛起,对批量生产家具有迫切的要求。他争论道,机器最终能生产出良好设计的家具,且为所有人的经济能力所及,而不只是为精英阶层所生产,所以要跳出莫里斯的“悖论”,一方面要有精致美丽的手工制品,而另一方面,这种所谓“简朴的”家具已远非一般大众的财力所及。
其二,是在1905年维也纳工场就宣称:“他们的指导原则是功能,实用是我们的首要条件,我们必须强调良好的比例和适当地使用材料。在需要时,我们会去做装饰,但是我们不会不惜代价地去做。”
其三,是1908年德国工业同盟的成员阿道夫·路斯写了一篇题名为“装饰的罪恶”的论文,提出这样的观点,过度的装饰将败坏社会,最终导致犯罪。稍后的1924年,该同盟的出版物《没有装饰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表述了用工业设计原理做出的更简单、更合理的设计的好处。1928年,密斯·凡·德·罗继而提出了“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的原则。
其四,是西方设计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发生在1919年,它改变了现存的全部设计教育的概念。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在德国的魏玛(Weimar Germany)办了两所艺术学校,创立了包豪斯建筑学院(Staatliches Bauhaus)。第一次真正以学术的体系来促进现代观念。包豪斯设计哲学的一个原理是形式必须符合功能和工业化的机械生产,它成为现代运动的一项基本信条。
在这个波澜壮阔的现代主义思潮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人物,诸如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1868-1928)、C.R.阿什比(C.R. Ashbee,1863-1942)、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1888-1964)、布劳耶(Marcel Breuer,1902-1981)、阿尔托(Hugo Henrik Alvar Alato,1898-1976)、勒·柯布西耶(Le Carbusier,1887-1965)、密斯·凡·德·罗(Miss Van Der Rohe, 1886-1969)、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和伊伦·格雷(Eileen Gray, 1878-1976)等人,他们都以非凡的才华,各自为现代主义设计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1900年至1945年现代理念的发展塑造了这一时期西方家具设计的历史,然而直到1945年以后,这种设计理念才与大众市场相合拍。在几年以后,这种技术的机械化潜力才显示出来,但在当时既要保持这种设计理念的完整性,又要把他们的理念转化成现实,在技术上不能做到。当代的设计师最终才把战前的现代主义“视觉”与技术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可能,在家具制造业中使先前的可能性成为梦想不到的现实。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家具设计才从建筑中脱离出来,真正具有了独立的地位,成为工业设计中的一个门类。这是家具设计的现代,它的主要理论是现代主义。1970年代第二轮全球化兴起和1980年代的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面对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危机,现代设计出现了多种思潮和流派,诸如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等,但对这些纷纭复杂的各种设计思潮和流派的观念上的认识,必须从真正了解现代主义开始。
在现代主义主导设计的过程中,西方家具又经历了重构和理性主义、有机风格、流行文化、后现代主义中的舒适主义、改革和竞争三个派别和折衷主义的一系列风格演变,到1970年代开始的第二轮全球化,东西方家具开始出现融合,西方现代家具在进一步的发展中更多地表现出全球化的特点[1-4]。
英国著名工业设计史家费耶尔(Peter Fiell)在《20世纪的设计》一书中描述了整个设计界出现的变化:“在整个20世纪,设计的产品、款式、理论和哲学一直在变化,这是由于设计过程的复杂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不断加大。工业生产中的设计在不断增多,通过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专业活动,诸如模型制造商、市场分析人员、材料学家、工程师和生产技术人员等的活动,理念、计划和制造之间的关系被细化了,变得更复杂了。设计成为了一个多方的切磋过程,而不是单个设计师的成果,是团队努力的结果,对于事情应该是怎样的,他们中的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理念和看法。20世纪设计中的历史多元性也是由消费方式的变化、品味的变化、不同的销售方式、投资者、设计师、制造商的心理需要、技术进步和各个国家在设计中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在研究设计的历史中,必须认识到,要完整地理解产品的设计就不能够离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之间的相承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产生了设计的概念并最终使其实现。在20世纪的不同时期,例如,西方经济的周期对设计有着显著的影响,有时盛行设计超越款式,有时或者相反。款式常常是设计方案中的一个补充成份,设计(design)和款式(styling)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它们有各自的准则。款式关注的是表面处理和外观,是产品品质的表达;在另一方面,设计则主要关心问题的解决——在它的范围里趋向于历史性地解决问题,一般来说,是要找到最简单和最本质的东西。在经济滑坡时期,功能主义(设计)处于显著地位;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反理性主义(款式)则易于张扬。
在整个20世纪,对能创造具有竞争力的生意的兴趣日益增加,这促进了设计的变革和多样性,同时也使设计师的生涯改观。一些设计师在共同的机构中工作,另一些是以咨询或个体的方式工作。许多独立的设计师选择了不受工业生产束缚的方式来工作,他们设计的作品主要关心的是自己意念的表达。设计不仅是与机械化生产相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它还是一种关于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是应当根据个人来做还是根据集体、机构或国家的目标来做,从而去劝说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看法和价值观的手段。作为人们交流的一种渠道,设计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来认识一系列问题,即设计师的个性、思想;对在目标(设计所追求的)和使用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中什么是重要的;设计过程和社会是什么关系等。
20世纪在设计上使这些概念、风格、运动、设计师、学派、公司和机构具有了特点,正是它们构成了设计理论和实践的过程;或者说促进了造型创新、材料应用、技术手段和工艺的发展;也或者说,正是它们影响了品味、应用和装饰艺术风格的演变、一般的文化和社会进程[5]。
这几段文字也是对现代主义后西方的“家具设计的现代”(Modern Furniture Design)的一种客观理性的描述,或者更贴切地说,这是对西方“家具设计的当代”(Contemporary Furniture Design )的一种客观理性的描述。毫无疑问,它对中国家具设计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2 中国家具设计的现代
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家具设计的历史,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和影响也开始进行现代家具设计,清末民初的海派家具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家具设计的创新才真正受到社会和行业的倡导和重视,到现在为止尚不足半个世纪。在我国家具业发展初期,较长时期曾追随以意大利为代表的国际化风格,大多数企业热衷于模仿,而较少关注创新。由于创新能力的匮乏,许多企业除了在造型上以模仿加改造之外,始终难有根本性的突破,单一思维模式导致了产品设计的同质化和家具市场的单元化。到201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家具业的发展壮大,开启了“新中式”的设计探索。新中式家具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是一种中式家具,因此它必定具有中式家具的内容,积淀了中国历史文化;其次,它是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中式家具;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它带有创新性,是适合现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家具。在这种探索中,虽然出现了许多好的设计作品,也还有不少设计由于固守中国传统家具的造型、结构和装饰等元素而显得继承有余但创新不足。显然,“新中式”还不够成熟,尚不足以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现代家具。
到目前为止,中国家具设计还没有能够建立起创新思想、体系和可操作性的运作模式。这个体系应当包括设计的创造者——大学和研究机构、设计师个人;设计的传播者——设计教学体系、各类应用设计的企业;各类设计服务专业机构,它们包括潮流研究、市场策划、产品设计、服务设计、工程技术、文化传媒、信息采集与加工、知识代理和消费向导等各色人士与组织。为了保持这个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有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研究、认知和宣导,政府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和谐社会所具有的有序状态,公民的自觉意识和企业的自律行为。
对于尚未实现全面现代化的中国家具业来说,这种匮乏是很自然的,但这并不等于我们无可作为。我们在建立中国自主的家具设计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要从设计教育抓起。在我们的高等院校里,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动手做的机会。在国外,学习设计之后要到实习车间做出样品,以确保设计的东西能做出来。这对将来的工作很重要,然而国内高等院校一般都不具备这种条件,学校也没有将实习制作作为教学中的“必要条件”。国内的家具设计教学还没有达到“教学—实习—商业化”的水平。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亟需改变。
其次,我们急需进行自己的家具文化建设。家具既然是一个深具文化内涵的产品,它的设计就不能离开文化。一方面是西方的文化,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中国的明式家具是世界家具文明的瑰宝,它的设计思想和造型元素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现代的中国人有着现代的东方文化,它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有在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全部成果而发展起来的内涵。这些就是现代中国家具风格的文化基础。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在进行家具设计时从这种文化中发掘出创作的灵感,去吸收它的养份。设计的文化性,决定了它是一种文明的延续。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大力培育年轻一代的设计师,这样才能使一代一代的设计薪尽火传。在培养中,关键的是训练他们善于想象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世界,通过他们的设计把它创造为现实。这个想象的世界正是对生活新的追求。设计是一种创造,它带给人们的是美好的未来。
因此,对中国家具的现代设计理论和实践提出一些基本的考虑:
(1)中国现代家具若没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现代风格,在国际家具市场上将没有位置,中国现代风格的家具必须具备优秀传统和不断创新这两个特点才能生存发展。
家具实际上表现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消费水准和生活习俗,它的演变实际上也表现了社会、文化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认知。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和东洋文化的大量导入,现代的中国人已经开始认同多元的文化,但是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外文化的交融和冲突更显示出多采、复杂的一面。不管怎样,中国已经把现代化作为走向未来的目标,而多元文化就必然成为我们的选择。多元文化一方面以现代化作为价值导向,另一方面它的具体构建却只能付之于特定的民族形式,这已是为世界历史与现实所证明了的(例如欧洲与日本的现代化和美国的现代化是不同的,各有其特定的民族形式)。中国现代风格家具的文化背景要求中国的现代家具应以中国的民族形式,体现现代化的功能和艺术需求,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所决定的。
(2)中国的传统家具固然留给我们丰富的遗产,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它就可以作为现代风格的民族形式载体。中国现代风格的家具民族形式载体应该是传统与继承传统的现代中国文化的结合。这就要求:一方面,要用现代的科学手段,对中国的传统家具进行专业化、立体化和定量化的深层次研究。只有如此,才能充分揭示出其中所含的设计思想和科学精神,提炼出所谓的“中国式传统因子”,用符号学的方法抽提出传统的造型和装饰的元素;并找出由于当时科技水平及其它限制条件对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影响点,在此基础上注入现代因子,拓展设计思想,为中国现代风格家具的开创提供比较明确的、可遵循的理论依据和操作途径。以建筑和服装为例,石库门建筑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上海建筑,改造后的“新天地”,更像是欧洲小城里某个温馨舒适的小广场,与上海人的石库门住宅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但这才是石库门或者说上海的精髓——在中西融合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东西。在服装上也有类似的例子,满清的旗袍竟可以做成如此曲线毕露又含蓄温柔的款式;唐装也能大显风采,特别是在北方童装上更显示其民族的特色。
另一方面,现代的中华民族在文化形态、生活方式上已与传统有天壤之别,在功能上的需求也大相径庭。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复制优秀的传统家具,而是深悟其道,在家具的品种、造型、功能上演衍、创造。中国的现代风格家具应深具东方的文化神韵,又具备现代生活所需的品种和功能。
3 结语
中国现代家具风格的构建是需要假以时日的,需要几代人薪尽火传地持续努力,而且还必须在社会转型基本完成进入稳定时期才有可能实现。但是,现代人是站在传统与未来桥梁上的人,既背负着过去,又展望着未来。因此,我们现在就应该做起来,而当我们倒下,儿孙们接过我们手中的工作时,会理解我们的光荣与梦想,会感叹我们的奋斗与努力,更会感谢我们为他们铺垫的基石。“子规半夜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深信,当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时候,中国家具业也会以同样灿烂的家具文明为人类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