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与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性教学
——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为例
2024-05-25文|贾苗
文| 贾 苗
在教育的漫长旅途中,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夯实学生语言基础、激发思维活力的关键环节,不仅承载着知识的传递,更承担着启迪智慧、引领未来的重任。其中,启发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无疑是激活学生思维、点燃其内在探索欲望的重要途径。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作为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其独特的语言美与深邃的意蕴为实施启发性教学策略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将紧密围绕启发性教学策略展开,力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与思维的拓展。
一、启发兴趣,引导探索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利用,将课文中的场景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天我们都会走的路,其实也有很多美好的细节等待我们去发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就是讲述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故事。
学生:老师,“金色巴掌”是什么呀?
教师:这个问题问得好!“金色巴掌”其实是指秋天落在地上的梧桐叶,就像一个个小巴掌一样。那么,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当秋天来临,落叶铺满了水泥道,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学生:哇,那一定很美!
教师:没错!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述这一美景的,好吗?
学生:好!
教师:首先,我给大家播放一段秋天的视频,让大家感受一下秋天的氛围。然后,我们再一起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描绘这一美景的。
(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读完课文,你们觉得作者对秋天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学生:我觉得作者很热爱秋天,因为他把秋天写得很美。
教师:很好!那么,你们在上学路上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美景呢?
学生:我注意到了!我家小区的路上有很多落叶,踩上去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教师:很棒!同学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描写秋天美景的句子,大家一起品味一下。
二、启发思维,促进创新
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中,教师首先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成功地引导学生进行了多角度思考。例如,教师提出了“为什么作者要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作为题目?”这一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挖掘文章背后的意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答案,有的从写作技巧入手,分析金色巴掌与水泥道的结合对文章氛围的营造;有的从作者的情感出发,探讨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特殊情感。紧接着,教师进一步提问:“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对作者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这一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更为深入的主题。学生积极思考,从个人经历、情感表达、人生哲理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探讨。他们认识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不仅是秋天的象征,更是作者心灵的寄托,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这种多角度的思考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增强了他们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勇于创新。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围绕文章的主题和细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倾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观点和想法,这种集体讨论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使他们能够相互启发、拓宽思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对文章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想象和拓展。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如何描述这一场景?”或者“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细节可以进一步展开?”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他们通过想象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不仅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还可以通过集体智慧的凝聚,产生更具创意的见解。他们在交流和碰撞中迸发出新的创意和灵感,进一步培养了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中的情境,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角色的情感和心境,这种情感共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多角度的提问和互动问答,教师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中成功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交流和想象中拓宽了思路,激发了创造力,培养了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启发情感,培育素养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表达情感,培养其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使其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升华。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入解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自然描写,如“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啊!多么明朗的天空”等。这些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美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中,感受那种清新、宁静的美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会对秋天如此着迷?秋天在作者眼中象征着什么?”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交流思想和情感,有助于培养自身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来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表达情感。例如,“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落叶的形状和颜色。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这种修辞手法,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秋天景色中的其他元素,如秋叶、秋果等,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情趣。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拓展相关知识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例如,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有关秋天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或画作,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形式所呈现的秋天之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
教师通过深入解读课文内容、组织小组讨论、利用修辞手法和拓展相关知识等多种方式,成功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表达情感,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升华,实现全面发展,同时也为他们情感表达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四、启发实践,提升能力
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启发实践、提升能力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寻找秋天的踪迹,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准备阶段】
在实践教学开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本次实践活动的目标,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象,感受秋天的魅力,并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明确各组的分工和合作要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引导观察】
在户外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秋天的细节。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漫步在校园里,让他们观察树叶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风吹树叶的声音。他们可以感受到不同风速下树叶发出的不同声响,有的像轻柔的细语,有的像激昂的交响乐。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这些声音,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在校园内的果树下,教师会带领学生寻找果实成熟的景象。他们会看到苹果、梨等水果挂满枝头,感受到果实的份量和香味。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果实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并让他们品尝一些成熟的果实,体验秋天的丰收和喜悦。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观察秋天的特点,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观察任务,如让学生寻找不同种类的树叶,并比较它们的异同;记录秋天的天气变化,如温度、湿度和风向等;观察昆虫、小动物等在秋天的活动情况,如蚂蚁搬家、松鼠储粮等。这些任务旨在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秋天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变化。
【记录与反馈】
在进行实践活动中,教师如果想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记录,可以提前准备一份观察记录表并打印出来,让学生在实践观察中进行实时记录(具体可参考表1)。
表1 《寻找秋天的踪迹》观察记录表
通过填写这个表格,学生可以更加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的观察结果,同时也为后续的分享交流和总结反思提供了依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表格的内容和格式,以适应不同年级和学生的需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五、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启发性教学策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课中,教师通过启发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使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启发性教学策略中,教师需要成为引导者和启发者,通过设置问题、提供实例和组织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成长。然而,启发性教学策略的实施并非易事,它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也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有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开展启发性的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启发性教学策略,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及加强对学生心理和认知水平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实施启发性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改进启发性教学策略,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育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