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高受赏还是不慕荣利

2024-05-25袁功民

文史知识 2024年4期
关键词:商汤尚书义项

袁功民

北魏孝文帝元宏的《与太子论彭城王诏》,是骈文史上的名篇,曾收入清人许梿编选的骈文选本《六朝文絜》。全文仅一百零四个字,兹过录如下:

汝第六叔父勰,清规懋赏,与白云俱洁;厌荣舍绂,以松竹为心。吾少与绸缪,提携道趣。每请解朝缨,恬真丘壑。吾以长兄之重,未忍远离。何容仍屈素业,长婴世网!吾百年之后,其听勰辞蝉舍冕,遂其冲挹之性。无使成王之朝,翻疑姬旦之圣,不亦善乎?汝为孝子,勿违吾敕。

文中骈句“清规懋赏,与白云俱洁;厌荣舍绂,以松竹为心”尤其警拔,为一篇之文眼。一句之中,先用具象“清规懋赏”“厌荣舍绂”来赞美元勰功高但不慕荣利、息隐林泉的高洁品行和隐逸之志,再用中国古代君子深以為怀的“白云”“松竹”意象对具象进行提炼升华,给人留下“深致亮怀、蔼乎如见”(许梿评语)的深刻印象。

虽然骈句大意不难明白,但历来对“懋赏”的解释却与句意相抵牾,影响了对文意的理解。自清人黎经诰氏注“懋赏”为“《尚书》曰:功懋懋赏”,后来注家作注皆引《尚书 ·仲虺之诰》“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并引孔传“勉于德者则勉之以官,勉于功者则勉之以赏”解释之。这是商汤左相仲虺告谕商汤及其臣民之辞,意即商汤用官职勉励德高者,用赏赐勉励功高者。前一个“懋”同“茂”,盛、大的意思;后一个“懋”同“勉”,勉励的意思。如今人沈泓、汪政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六朝文絜》中注“懋赏”为:勉励以奖赏。

这般解释固然符合《尚书》原意,却不是元宏本意。此诏的背景是元宏御驾亲征南齐途中,因久疾不豫,托国事于“长直禁内、参决大政”(《北史·彭城王元勰传》)的六弟元勰。勰以西周成王惑于管蔡流言疑忌周公的历史教训,苦辞求退,欲尽始终之美。元宏乃手诏太子恪,意图通过标举元勰虽有事功却无心朝缨、恬真丘壑,来打消太子继位后可能产生的疑忌,从而保全其弟,协调身后皇室关系。如果“懋赏”释为“勉于功者则勉之以赏” —功高受赏,则元勰与流连利禄的世俗权贵并无二致,加之其有震主之声,取罪必矣,故不符合元宏的良苦用心;且词义与骈句中“清规”“厌荣”“舍绂”等意思相悖,更与“白云”“松竹”的超尘境界和“辞蝉舍冕”的“冲挹之性”格格不入。

笔者以为本篇“懋赏”一词虽出于《尚书 ·仲虺之诰》“功懋懋赏”,实反其意而活用之。为了和“清规”并列与下句形成对偶,省略了“功懋”。“懋赏”之“懋”仍释为“勉”,但并非“勉”的常用义项“勉励”,而是其通借义项“免”,为“不、不要”的意思。《汉语大词典》中“勉”的第五个义项即为“通‘免”,王引之《经义述闻 ·国语下》:“勉,当读如免。古字勉与免通。 ”

释“懋赏”之“懋”为“免”,“懋赏”亦即“功懋懋赏”,意为功高但不接受赏赐。如此则“清规懋赏”“厌荣舍绂”并为“与白云俱洁”“以松竹为心”的高迈品格,词义与句意毫无违和,与全篇文意浑然贯通,诏文的主旨也昭然若揭。

骆礼刚先生曾指出古籍注释中“释事而忘义”现象,大抵在于过分泥守个别词语,而未从全文来通察原作者造语行文之用意所致,我们阅读时不可不察。

“清规懋赏”“厌荣舍绂”既是一种君子品格,也未尝不是朝廷勋臣的自保之道。不幸的是,太子元恪即位后果真听信流言,鸩杀了其六叔父。元勰本人的“懋赏”之明与皇兄元宏的全弟之诏,终未能避免“翻疑姬旦之圣”事件重演,不亦悲乎!

猜你喜欢

商汤尚书义项
伊尹摄政
《尚书》中“迪”释为“由”新探
谋贤才
尚书·禹贡
商汤并非靠仁慈夺得天下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明新兴雷石庵尚书遗集》补遗
Enhanced Precision
兵部尚书·枢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