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探究*

2024-05-25焦江伟伏振兴

物理通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物理情境

焦江伟 伏振兴

(宁夏师范学院研究生院 宁夏 固原 756099)

1 生活化教学简述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亦或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代入故事中,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分析思考问题,感受物理知识如何作用于生活,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兴趣,学会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是物质基本结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以及研究所用的实验方法、思想,与生活联系密切[1].新课改后强调知识与生活、科技的联系,而生活化教学从学生经验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调动学生主动从生活情境中发掘知识,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 生活化教学意义

2.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极具挑战性和抽象性的学科,生活化教学可以通过将物理理论和实际应用场景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识,并且感受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比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发现和提出物理问题,通过实验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比如,通过讲解潜水艇、航天飞机等实际应用场景来介绍物理知识,让学生看到物理理论在现实生产、科研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生活化教学可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将所教授的学科知识紧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同时,生活化教学也可以通过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素养,发展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生活化教学正是这种教育模式的具体体现.在生活化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中发挥所长,进而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

2.3 强化知识运用

生活化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和价值,不仅可以用实例形象地展示知识的应用,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问题,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模拟和控制变量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理论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同时,也可以以应用为切入点,通过讲解投影仪、照相机等实际应用场景来介绍物理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3 课前准备生活化

3.1 学生课前准备生活化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也是以原有的经验为起点接触新的知识,对于自己生活中的简单情境,学生通常比较熟悉,对这些情境的学习有十足的信心,也容易激起学习兴趣,学生能借此快速理解新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布置课下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学习前就从自己经历中获得一定知识,同时也产生一些疑问,带着问题来上课,学生会非常期待自己的问题原因是什么.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周末观察烧水过程中,锅中气泡的变化过程,沸腾后壶口水雾是否紧连着壶身,壶口上方不远处放置一贴片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通过安排周末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发现问题、发掘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时合理运用这些实践经验,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又例如学习杠杆前,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活动,让学生与他人一起担一桶水,通过移动桶的位置,感受自己用力大小情况.这样学生在课前就明白物体离自己越近越费劲,但是不知道原理,渴望自己的疑问得到解答,同时也期待自己的成果得到教师的认同,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3.2 教师课前准备生活化

教师课前要分析课本知识,联系生活思考有哪些相关的简单易行的实践活动,借用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行合一.教师也要分析学生的生活背景,归纳提炼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总结出来的生活实例进行分类,哪些适用于课堂引入,哪些适用于提问激疑等等.对于部分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小工具进行课堂实验,例如用矿泉水瓶剪成漏斗的形状,结合乒乓球进行流体压强实验,也可以用较长的塑料袋验证伯努利效应等等,这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比起复杂的实验仪器、视频等更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并不是只有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才是课程资源,把生活物品带进实验,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也是开发实验室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2].

4 课堂教学生活化

4.1 课堂引入生活化

一个好的课堂引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还是推动课堂顺利进行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以具体事实、鲜活案例、生活经验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加强与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的联系.因此可以从生活角度发掘问题,从学生角度选择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这样的引入方法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创设的情境中思考提出的问题,联系自身生活经验解决问题.例如学习比热容时,可以创设情境在夏天烈日下,光脚踩在水泥地上和伸进湖里是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相比于举例大海和沙滩,这样的情境学生在生活中更加常见,可能在校园里学生就能经历,因此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情境提问激疑引入课堂.例如学习物态变化时,提问学生“同学们觉得在烧水时,看到的白色烟雾是气体还是液体”.学生们基于生活经验觉得能在空中飘荡的一定是气体,而真实情况与学生前概念的冲突会激发学生兴趣去了解真相.

教师还能采用组织学生进行小实验的方法引入新课.例如光的色散这一章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晴天看彩虹实验,即用两只去掉笔帽的水笔紧贴后放到眼前,从笔缝中观察白光电灯,会发现像彩虹一样的彩色条纹,借此导入新课将很难看到的彩虹呈现在了课堂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小工具,不仅拉近了与彩虹的距离,也让知识更贴近生活.又比如在讲解大气压强时,可以用喝饮料的小吸管做实验用手按住吸管上端,放入水桶中,再取出来,发现吸管中的水不会掉下来,手松开吸管口,水流出来了.这样的实验现象明显,也方便学生在课下重复实验,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新闻、故事引入新课.例如动能和势能这一章节,教师可以举例:同学们有没有看到过一则新闻,在某个城市有人从二十几层楼上扔下一个被子,把路过的行人砸晕住院了.为什么这么软的被子能把人砸伤?如果抛的是钥匙串、鸡蛋呢?这样的导入既联系了知识点,又能起到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让学生明白住在高层,扔下去的很小东西,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影响.

总之,不同的章节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内容,教师面对的学生也是千差万别,因此要灵活选择合适的引入新课方法.

4.2 教学活动生活化

课堂教学并不是按照书本内容照本宣科,生活化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主动探究问题,进行科学思考、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例如学习流体压强时,教师可以举例火车站台上的黄色安全线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设置黄色警戒线,有什么作用?学生可能回答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火车速度快的时候会把站在附近的人“吸”过去,很危险.此时教师提问学生当我们坐在公交车中,车辆快速行驶时,我们靠近窗边打开窗户,发丝是飘向窗外还是车里?部分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物体会顺着风吹的方向运动而得出发丝朝向车内,也有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留意到发丝朝向车外,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漏斗吹乒乓球悬空实验,让学生探究物体是朝向流速快的地方运动还是流速小的地方.学生得出结论是流速快的地方.探究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推选出来几位肺活量大的同学和老师,比试谁能最快地把长1m左右的塑料袋吹满气,教师利用伯努利效应一秒吹满,并讲解原因,让学生活用所学的知识.最后,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理解的生活现象进行讲解,例如,在学生面前放一张纸,用力吹气,纸张会顺着气流方向运动,与向气体流速快的地方运动不一致.针对这些容易产生错误认识的现象,教师在课前,应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他们的生活经验,提炼出来进行讲解.

除了创设情境提问的方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小实验教学.例如凸透镜成像是很多学生觉得学习比较困难的地方,对于照相机、投影仪的工作原理也是似懂非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章节后,虽然进行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但是对照相、投影时镜头变化、三者之间的联系仍然缺乏清晰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放大镜、手机动画、照片在白墙上实验投影仪、照相机的工作过程,这样的演示过程不仅简明地展示了科学原理,也能拉近科技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更易于学生理解.

4.3 课堂反馈生活化

课堂反馈环节是检验当堂课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常用的“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对知识和方法的总结显得僵硬,学生参与兴趣不够浓厚[3].因此针对部分章节内容如果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话题对学生进行检测更容易得到学生真实的反馈.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课堂上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辩论、表演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快速了解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

也可以用互动答题的方法,教师在上课中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可以利用现代科技举行课堂问答互动,课堂卡片悬挂投票器等举行课堂答题活动.利用有趣的感官反馈,增加课堂活跃度和学生参与感,同时测试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生活化设计的反馈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参与进行及时地关注和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提高教学效果.

5 课后练习生活化

5.1 编制生活化习题

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进行延伸的重要过程,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就是要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学生的作业应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培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编制习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经验编写相关试题,例如根据学校运动会情况编写运动、受力部分的习题,根据教室电力设备编写电学习题,也可以紧跟时事发掘可以利用的信息,避免学生陷入题海战术,将解题当成最终目标,而是感受到题目是从生活中的问题中来,解题的思路也能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5.2 布置生活化实践作业

例如学习“密度”后,可以让学生回家测量自己最爱喝的饮料、最爱吃的零食的密度.学习电学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家卫生间电灯如果一整天忘记关闭会浪费多少电能,计算空调开一夜的耗电量.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用具的工作过程,发掘其中的物理知识,例如观察喷水壶,解释其工作原理.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将知识直接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提升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的巨大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5.3 组织生活化实践活动

在学习完一定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到科技馆参观,对于包含学生学过的知识的科技,可以让学生思考其工作过程.对于学生未学到的理论,教师也可以简明地介绍一下.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运用了所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也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于将来的学习也有了准备.生活中对这些相关现象有所关注,真正学习这些理论时,这些积累的经验将会助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缩短最近发展区的距离.

6 结束语

生活化的学习要知行合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目标[4].初中物理生活化能使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教材当中,而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当中,发散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使学生意识到日常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5].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和特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并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生活化教学也要求教师具备创新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提高综合素质.此外,家长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也需注重生活完善教育,为孩子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自主的能力.相信在教师、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将能够更快乐地成长,更专注地学习,更积极地生活,为未来的发展走好每一步.

猜你喜欢

生活化物理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只因是物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处处留心皆物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