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之树常青

2024-05-24陈维达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5期
关键词:断流河流黄河

陈维达

在这里,我想撰写一篇重拨人们记忆陈弦的拙文。

“河流生命”“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河流伦理”……这一系列概念于21世纪之初提出,一经问世,便石破天惊,直抵人心;继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引发人们的反思,运用于河流的实践,在追求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起到了独到而积极的作用。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实施。伦理是法的基础,法是伦理的最高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是全国人民对人与河流伦理的最终认可,从此,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证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乐章推向了高潮。

让我们的记忆重回那个惊魂的时代。

黄河断流 国人惊魂

时间,宛如一条漫漫长河,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空里,既是慢悠悠的,又是倏忽而过的,诚如孔夫子所叹:逝者如斯夫!

20世纪70年代及以后的20多年里,对黄河人来说差不多是一场梦魇,虽然那段时光已经过去,但黄河两岸的人们对于已逝的岁月仍然记忆犹新。拉开空间,从现如今的视野来看,这也许是广阔宇宙不紧不慢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律去调节地球大自然的一种态度,但是,当时,它确确实实把人们带入一种恐惧的状态——黄河断流啦!

何谓断流?从水利学的角度来说,即河床上的水流不再接续,下游失去了上游的来水;上游之水,流淌缓滞,宛若游丝。

那些年,黄河上的这种断流,不是一过式的,而是经年累月、频繁叠加的。开始时,黄河只是在入海口处不经意间偶然断流。居于下游的人们猛然发现,河床上失去了哗哗的水流,往日记忆中滔滔不绝的河流,变成了涓涓细水,继而又变成了若有若无,而最终,再也张望不到来水了。这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偶然出现的一种现象,起初人们并不在意,以为是再自然不过的一种情况。然而,这种形态并没有一闪而过,而是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过分。自1972年之后的25年间,黄河有19个年份断流干涸。由此,人们变得越来越失望、越来越焦虑和疑惑。从最初的偶然断流,到1997年黄河从年初断流几乎断到年尾,时间长达226天;断流从最初的入海口上延到黄河下游的上段——开封附近的黄河河床也几乎无水,断流里程近800千米,占到黄河下游河床长度的90%。

整个黄河下游河床,一片沙带。狂风掠过,黄沙漫天。徒步涉河,一苇不需。两岸缺水,恍若断炊。人民盼水,有如待哺。

黄河的断流,可是影响甚巨啊。这种影响,在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巨大损失。除了现实的巨量损失外,断流还在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精神世界里引起强烈的共鸣和反响。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个命题,不知是何人何年何月何日提出的,但是,它的确是不胫而走、深入骨髓的。黄河,它不仅是一条自然的河流,更是一条人文的河流。中华民族最初的繁衍、繁荣,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几乎都与黄河密不可分,甚至中华民族的黄皮肤,似乎也是淡黄色黄河水润染而成。黄河的命运与国人的命运是这样紧密地连在一起,以至于人们提起黄河,就立刻想起母亲的慈爱与艰辛,以至于人们常常挂在嘴边上念叨着“不到黄河心不死”,以此来表达黄河在自己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如今,黄河断流啦!偌大的黄河,中国第二大巨川,却突然可能消失。这怎么可能?这怎么能令人相信和接受?黄河断流,还有了无限的隐喻意义,海外有些媒体甚至發出预言,把它与中华文明即将消失联系在一起。

“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乎,全球闻之诧异,国人闻风而动;于是乎,各级官员、各类媒体、各科学者接踵而至,走黄河看黄河问黄河,或文字或图片或影像或论文或会议,有报道现象的,有探讨原因的,有反省责问的,痛心疾首、呼吁奔走,舆论汹涌。

把这一舆论和呼吁推到高潮的,是当今中国知识界精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63位院士,他们于1998年年初上书了一封对世人来说振聋发聩的联名信:《行动起来 拯救黄河》。

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哭泣!拯救黄河!拯救黄河!

这一呼吁,形成了全国人民的共识,也形成了国家层面的决策!

河流生命 感同身爱

1999年,国务院授权黄委统一管理和调度黄河水资源。在黄河两岸各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有关部门的精心调度下,源源不断的黄河水,再次浸润人们的心田,再次滋润两岸蓬勃发展的各行各业。至今,黄河已实现连续不断流24年。

母亲黄河再次焕发青春的荣光与辉煌。

20世纪末21世纪初,黄河流域进入枯水期节律周期,而当时也正是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黄河两岸工农业发展全面进入快车道,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工农业需水量激增,人们毫无顾忌、不受节制地从黄河河道中取水用水,加之那个时期流域境内干旱少雨,有限的黄河水资源不但不能满足两岸需求。人们比喻,两岸用水,有如无限吮吸母亲的乳汁,甚至是在榨取母亲的血液。在此状态下,母亲河流,焉有不衰之势。

涸泽而渔,杀鸡取卵,此非华夏之道;只有索取,没有回报,此非吾族之伦。

人们在反思,人们在行动。

在连续数年黄河不再断流的情况下,经过深思熟虑,时任黄委主任的李国英同志响亮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命题。

这一命题一经提出,立刻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反响和争论。河流是有生命的吗?它的生命形式是什么样的?这短短的8个字饱含了多少内容?又有多少人为之进行了彻夜不眠的思考?

时任水利部部长的汪恕诚先生是一位学者型官员,在任期间提出许多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的课题,比如,他指出,流域机构要成为河流的代言人。这一要求,无疑为不会发声的河流确定了权威的代言者。作为河流代言人,黄委为黄河发声确实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况且在近20年、近10年里与缺水抗争的过程中,黄委对黄河断流有着旁人无法感受的切肤之痛。河床干涸裸露、沙带连绵千里,时起的沙尘掩没了青山绿水;两岸大量农田处于缺水状态,枯萎垂头的庄稼无言诉说着旱魃的肆虐;沿河50余座大中城市,缺少了稳定的饮用水源,污染的水不得已被端上了人们的饭桌;“三面荷花一面柳”的历史名城济南泉城不再,趵突泉失去了往日的迷人风采。如此等等不和谐之现象,不一而足。无人代言,黄河无奈;挺身而出,正当其时。

人们发现,人类与河流的关系,实际上是唇齿相依的关系。

人是生命的最高形式。人由猿而进化,演绎了地球上最为伟大的故事,似乎成为地球的主宰。而河流似乎是无生命的,是大自然的一个普通存在。但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感受到河流实际上也是一种生命形式,它同样在进化,同时创造了地球上最丰富的活力。河流源头的涓涓细流犹如它的幼年,中下游体格庞大茁壮好像其壮年,河流尾闾汇入大海或者湖泊犹如生命进入尾声。河水是河流中的血液,正如一种有机的存在。河流以流域为集水方式,以流动的带状为生命体,极大地带动了两岸的各类生物生长。河流断流,就是失去了血液,河流生命就萎缩甚至消亡。失去河流,各类生物就会枯萎,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火种就会湮灭或迁移;反之,没有人类的活动,河流也就失去了最为丰富多彩的乐章。为此,珍爱河流、维护河流,让河流保持健康体魄,自然就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

按照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伦理观,河流与人类是这样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有河流就会有文明诞生和发展;失去河流,文明也就随之消亡。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人类与河流建立起值得信赖、长久互存的伦理关系,就成为一种顺理成章的社会呼声和要求。

何谓伦理?通常说,伦理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处,及处理各种关系时遵循的道理和规则。在古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父慈子孝、兄厚弟悌”,实际上是古代特定时期较好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和方法。正是这种以伦理道德为基准的规则,中国古代社会得以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由此推而广之,这种以人与人之间伦理为基本参照的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实践与进步而逐渐拓展到其他领域。比如,我们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也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在长达百万年、数十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不断地与各种动物打交道,首先以动物为食物,有的动物被狩猎捕杀,有的动物则被驯化。人们提及可怕的事件时,常常用“洪水猛兽”来形容,可见历史上,猛兽在人们心目中是危及生命和社会的一个存在。而社会走到今天,人们发现,地球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再凶猛的动物也是地球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减少或消失了猛兽的世界,不仅是一种缺憾,而且还是整个生命链中的断节,甚至危及到众多生命的正常秩序。由此,人们觉悟、反省,开始保护动物、保护猛兽,并且逐步以“法”的准则形式来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们对猛兽包括它们偶然的伤人、伤物状态也予以了包容。从理论上说,这就是伦理关系在人与动物之间的运用与实践。

同样,人们发现人对河流(包括其中的洪水)采取了过度索取的措施,仅汲取它的营养而不加保护,使其失去了能动性,失去了丰富多彩,变得脆弱不堪、奄奄一息。人们不得不反思自省,人与河流,究竟应该怎样相处?或者说,怎样更好地处理人与河流的正常关系?更加地自律,尊重河流、尊重自然,使人与水、与河流和谐相处,使水、河流像人一样保持一种健康状态,这才是人——这个地球的主宰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2004年,第二届黄河国际论坛在郑州市举办。作为会议组织工作的参与者,我负责大会的主要文件《黄河宣言》的起草。经过多次修改,《黄河宣言》得到国际国内水利界学者官员的共鸣,获得大会一致通过。《黄河宣言》明确了河流生命的性质和特征,指出:“河流是有生命的。在这个川流不息、循环往复的生命系统中,通过蒸发、降水、输送、下渗、径流等环节,水能进行多次交换、转移和更新,构建或孕育出更多形态、更多的物种,形成瑰丽壮观、无与伦比的地球景观。因为有了河流的生命及其丰富多彩,才有了人类生命的衍生和繁茂。”在此共识基础上,《黄河宣言》呼吁:“尊重河流、善待河流、保护河流。”其中一条还特别指出,要“研究河流健康生命的理论,探讨人水和谐关系,建立人与自然的伦理理念,通过广泛立法和广泛宣传,使人们像珍惜自身生命一样珍惜河流生命,自觉保护河流健康”。

河流伦理及其学说,在黄河面临危机时,应运而生,而且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响应。

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时代的觉悟,这也是时代的进步。

绿水青山 人水相谐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河流伦理”的理念,既是当黄河面临窘境时的一种思考,也是时光走到当时、黄河两岸人民如何正确处理人类活动与大自然关系的独到探索。它在黄河流域的影响直接形成各行各业的行动,虽然有些甚至可能是迫不得已的。节水灌溉,改变农业结构;水权转换,工业生产以全新方式进行水量的交易;节约用水,减少或叫停粗放式野蛮式的行业发展;水量调度,全流域实施黄河水量统一管理;依法行事,国务院颁布实施《黄河水量统一管理调度条例》等等。

行政措施、工程措施、科技措施、市场措施、法律措施“五虎”上阵,彻底扭转了黄河频繁断流的恶劣局面。由此向前,黄河的顽疾得到基本遏制,黄河生态逐步向好。

这种向好,在人们眼中,是不知不觉实现的,对于普通民众来讲,可能就是一种惊喜。不知哪一天,旅游的博主突然发视频,惊呼道:“壶口的河水变清了!”古语道:“黄河清,天下宁。”因此,壶口河段河水的变清,我宁肯相信这是一种象征,是黄河生态向好的一种象征。位于陕西、山西两省交界、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中的黄河壶口瀑布是享誉中外的名胜景观,它那浑黄粗犷、跌宕咆哮的场面,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图腾,是印制在人民币上、民族精神的体现。壶口河水变清,实际上彰显了整个流域的治理成就。从壶口抬望眼,两岸是数十万平方千米的黄土高原。这里是举世闻名的水土流失区域,深厚达数十米、上百米的高原黄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是黄河之所以称为“黄河”的唯一原因。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破坏,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宝贵的土地资源,向黄河输送多达平均每年16亿吨的泥沙,造成黄河下游悬河和洪水灾难。黄土高原的治理是世界级的难题。但是,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向困难低过头,经过几十年持续不断的治理,特别是人们以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当地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人民贫困面貌为目的而进行不懈努力下,如今的黄土高原从荒芜苍凉变为满目绿色。

这些逐步积累的变化,就是人与自然走向和解、达到和谐相处的有力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同等的高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言简意赅地指明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有效地指导了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进程。特别是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黄河并主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这次会议是黄河保护治理新的重要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中,第一条就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揚黄河文化,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根者,民族之来源;魂者,民族之精神。黄河源远流长,流淌万里,情系四海。在华夏文明旗帜的影响下,母亲河对祖国的奉献是无私与博大的,她不仅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人民,同时以奔腾不息的精神渗透于中华儿女的骨髓,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黄河两岸人民对母亲河有无尽的爱戴和眷恋,在共享母亲河慈爱的同时,也在竭尽全力维护她的健康、养护她的精气,使她重新焕发青春的光彩,使她成为光耀两岸的美丽河,使她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今年4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颁布实施一周年的日子。相信在法律的保护下,河流健康生命一定会长久昌茂。

美哉黄河,水德何长!

猜你喜欢

断流河流黄河
全世界超过一半河流每年断流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河流
农民
流放自己的河流
当河流遇见海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997年黄河断流出现了哪些历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