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享齐美
2024-05-24徐善来
徐善来
“在与VOGUE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的是包容、尊重和信任。对于创作者来说,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想法.我一定会尽力而为。”
发型师 徐友华
合作拍摄:《身体启示录》,2022年3月刊;《发飞色舞》,2023年12月刊;《戏梦新生》,2024年5月刊等。
在业内,徐友华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华子”。这次的拍摄恰好是他进入这行第十个年头,得知出镜的不再是自己的作品,而是作为创作者的自己时,他倒觉得这是给当年那个梦想着为VOGUE创作的自己一个交代。“刚开始收到邀请时,内心反而很平和。很久以前我就盼望着会有一天能够在VOGUE杂志中有自己的署名,如今差不多十年时间过去,曾经的理想也照进现实。”回想起从入行到现在一路走来的历程,徐友华认为VOGUE对自己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从经典之作受到的灵感启发,到在当下寻找创作蓝本,几乎无处不在,“我觉得任何一个喜欢时尚文化的人,都绕不开VOGUE的影响。”在当下这个创作和产出都异常讲求快速和高效的年代,徐友华希望自己能够踏实地慢下来,认真打磨每一份工作,就像去年拍摄美妆大片《发飞色舞》的经历一样,能够围绕着一个方向,了解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创意,把时间留给思考、创作和拍摄现场迸发的意料之外的火花,这是他当下最为享受的事情。
“专业,这是和VOGUE-起拍摄时最大的感受,但并不是严肃和拘谨。在明确的主题下,我们可以欢乐舒适地完成创作。”
化妆师 王璐
合作拍摄:《银河遨游2046》,2021年10月刊;《酷练即自由》,2022年2月刊;《行者之路》,2025年5月刊等。
鏡头中的王璐总是洋溢着笑容,但采访时她直言自己有时候不太敢回看过往的作品。相比之下,她所记住的都是那些合作过程中的欢声笑语,“和VOGUE的合作,经常都是大家开开心心地就把工作完成了。”与王璐密切合作的编辑们,有些也成为了她生活中的好友,当她们在工作中再次相逢,熟悉的交流与表达方式让创作环境更轻松,成果自然也更加趋近于理想状态。从川西到北京的郊野,王璐和VOGUE-起出过很多外景,走过、看过之后,她对于目前的工作反而抱着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她坦承当初入行时被意大利版VOGUE影响和冲击,也更懂得自己在每次创作中的重要性。“这份工作想要做出成果,其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我现在的状态更加轻松了,特别是每次和VOGUE合作,大家的审美和沟通能够在同一个频道,我觉得还是比其他工作更自由一些,我也更能把握主动权。”
郭王祥宇:亮片刺绣衬衫、亮片刺绣长裤均为Dolce&Gabbana 陈晓涵:黑色亮片刺绣外套、几何金属装饰项链、黑白珍珠装饰项链、三角形水晶装饰耳饰均为CHanel 张珈玮:黑色西服套装均为Brunello Cucinelli;项链Toteme 刘胡懿可:黑色连衣裙CFCL;白色羽毛装饰半裙Jacques Wei;几何树脂耳环Giorgio Armoni 满佐喜:裸色亮片西装、裸色亮片西裤、流苏项链均为Brunello Cucinelli;咖色针织连体衣Wolford 曾丽旋:金色亮片连衣裙、金色刺绣半裙均为Michael Kors;金色项圈Toteme;金色流苏戒指Wens
“在一个行业中做得久了,也需要尝试和接受一些新的东西来刺激自己展开新的创作。与VOGUE的合作让我了解到了更年轻化的想法。”
发型师 刘雪亮
合作拍摄:《反叛者先行》,2022年6月刊;《力,行至身处》,2024年5月刊等。
难得聚集起行业中的新老朋友与合作伙伴,刘雪亮说上一次看到这么多妆发师共同出现还是在时装周的秀场后台。平时大家各忙各的,真正能够花上一天的时间拍摄、互通有无,真的是没有想到过的事情。刘雪亮第一时间答应了拍摄的邀约,空出时间,这对于档期经常排满的他来说并不容易。“入行快25年了,其实最近这几年也在试着改变,就像这次拍摄,站到镜头的前面,还是挺新鲜的感觉。”就像他在采访中说的,经验和资历也意味着自己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够赶上时代的步伐。他担心自己会与社交媒体时代脱节、失联,所以在越来越多的平台上都能看到他的作品,他的拍摄和讲解。年轻人喜欢听明星发型师的经验,同时,他也在了解年轻人都在关注什么,也更熟悉了VOGUE想在当下讲述的关于中国创意和文化的故事。“在行业中做了这么多年,我倒是更愿意去关注创作背后的一些渊源了。这期间我也和VOGUE一起拍摄了一些创意美妆片,其实在现实的环境中,创作是需要付出更多时间、精力才能够出彩的,我觉得这和VOGUE所代表的态度是一致的。”
合作拍摄:《未来之境》,2022年1月刊;《舞!舞!舞!》,2022年3月刊;《重塑想象力》,2023年8月刊等。
从AI到舞者主题,化妆师杨硕Jonathan Yang与VOGUE的合作总是在打破常规的美妆表现形式,“记得第一次跟VOGUE拍时装片的时候,我非常兴奋,虽然当时也没有化特别夸张的妆容,但能够与VOGUE合作,对当时还是个新人的我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肯定了。”Jonathan倾向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片场,根据此时此刻周遭所带来的启发,随性自如地发挥创作,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习惯,以当下的环境来激发灵感,从现实的画面延伸出超前的表达。“其实我并不会刻意寻找灵感来源,有时只是在世界各地的街头走走,观察那里的行人,即便是在我眼前掠过的和妆容无关的要素。”从生活中获得的养分,转而促使他在拍摄中创作出超前的作品,“时尚在不断变化,人们的喜好也在不断变化,但我觉得时尚杂志中的创作看似独立,实际上会影响到各行各业的人,就像我在不同场合看到人们翻开杂志,看到那些夸张或者艺术化的作品,目光会片刻停留在页面那样。有时候这点创作的本能,或许就会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思考。”
“我与VOGUE一起合作的过程,可以用美妙来形容。最让我满意的作品,永远诞生在下一场拍摄中。”
发型师 赵文智
合作拍摄:《百媚千红》,2023年2月刊;《身体的艺术》;2023年9月刊;《山水归途》,2024年1月刊等。
刚来到拍摄现场,赵文智就惯性地戴上了眼镜。作为被拍摄者,在镜头前他会感到紧张,而在自己的工作中,对镜头记录下的每一个作品,他都会在收到成片后反复推敲。“每次拍摄的创作点都不太一样,有时候是致敬,有时候也会是完全颠覆式的创新”,发型师这个工作需要创作者因时而变。他承认在工作的过程中,一次次的尝试和挑战,都是在不断地积蓄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能量。过去这两年,赵文智完成了很多令他印象深刻的拍摄,包括模特贺聪到汪曲攸两个封面的拍摄。长时间在不同场景的切换下连轴协作,加上户外环境的考验,让每一次拍摄都成为他难忘的记忆。“我之前总觉得能够参与一次VOGUE封面的拍摄是我职业生涯的最终目标,虽然现在已经拍了不止一张,但我还是会继续创作下去。”在今年一月刊封面故事中,汪曲攸所佩戴的一顶异型宽檐帽正是他在构思拍摄期间的即兴创作,“我经常会在家里做一些装置和道具,也一直都在等待下一次拍摄能够派上用场,是它们让我能够延展出关于发型之美的更多想象。”
“VOGUE能够把行业中最顶尖的人才聚起来,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非常专业敬业的,大家都对自己的输出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这样才会有好的作品呈现。”
化妆师 王茜
合作拍摄:《紫色秘境>,2022年5月刊;《未来之眼》,2022年9月刊;《百媚千红》,2023年2月刊等。
王茜是一位非常善于分享情绪价值的化妆师,经常会在片场看到她活跃的身影,她也是与《服饰与美容VOGUE》合作时间最长、最深入的化妆师之一。“每次和美容编辑一起拍片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提前沟通方向和想法,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团队式的默契,很多精彩的創意都是因为有了默契,才一点点磨合出来的。”正如由她参与创作的美妆片《紫色秘境》,接连出现在多个海外版本的VOGUE中,令人过目难忘。“虽然这么多年一直在不停地输出,但实际上我对化妆还是一直有热情和爱的。相比刚开始入行每天都站在前沿进行试验,现在的我更加懂得哪些是值得尝试的,哪些创作需要把握好创意的尺度。”也是在一次VOGUE封面的拍摄中,王茜在艺人脸上尝试了结合京剧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妆面,游走于现实与概念之间,这便是她认为的美妆创作趣味的源泉。在这次的拍摄现场,王茜一眼认出了几个之前“你好,新面孔”选拔出来的模特,看到他们的成长,也让她—下子回忆起一次次在片场创作的时刻,“这些年轻的模特其实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新鲜的能量,让我也想尽量去做更好的自己,我想这或许和VOGUE一直以来的精神是非常契合的。”
合作拍摄:《流动之美》,2023年4月刊;《行者之路》,2025年5月刊;<川西》,2025年5月刊等。
为了这次拍摄,韩彬在出门前特意花了点时间抓了下头发,而在给现场模特造型时,他致敬了自己长期以来崇拜的摇滚巨星Jim Morrison。翻看过往几年韩彬与《服饰与美容VOGUE》的合作,会发现他在每次拍摄的过程中都加入了一些新的尝试,可能是从文化中提取的艺术意象,或者是根据主题创作的头饰道具,—下子让发型成为大片故事的延伸。“我觉得这要归功于VOGUE开放的创作思路,大家心态上都很年轻,有任何想法都可以直接沟通和分享,这点对创作还是非常需要的。有时候甚至会因为编辑的要求,我要去做一些完全没有做过的东西,短时间内要了解和摄取大量的知识。我觉得像这样的创作过程,既是挑战也是学习。”创作之余,韩彬也会被一些更具社会意义的创作和要素所打动,那些看似与时尚毫不相干的事物,反而推动他去丰富时尚的表现形式,充实时尚的内涵,“这可能是我未来在发型创作基础上想要尝试的方向,亲自动手来制作一些有内容和意义的作品,比如一副为盲人插上想象翅膀的眼镜。我觉得这些手工尝试会让我更愉悦,也更能够突破单一形式的表达。”
左:在满佐喜看来,作为一个模特的特别之处。更多地还是来自于和各种有着奇思妙想的创作者们一起,共同创作出一些有趣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满佐喜也被摄影师、妆发师和造型师身上的创作热情所打动,激励着她在工作中展現更好的自己。 右:科班出身的模特陈晓涵今年第一次走出国门参与时装走秀。从PRADA到THE ROW。能够为这些国际知名品牌走秀让她非常激动,她感受到了作为模特个人风格的重要性,同时也带给她更包容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