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一统:秦汉时期的黄河文明
2024-05-24彭志
彭志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持续久远的大分裂时期,在500余年的时间里,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及众多其他较小的诸侯国之间时常为了生存空间与势力范围而相互角逐,连番的军事摩擦与战争冲突给社会生产力及民众生活的提高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动荡历史呼唤着统一政权的出现及破局。风云突变之时,以黄河流域今陕西中部及甘肃东南端为核心统治区域的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逐渐崛起,以连横之策击碎了各诸侯国的合纵之谋,在短短10年里陆续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6国,并对西南、东南及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展开征讨,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均高度统一的中央王朝。国祚短促的秦朝之后,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的刘邦与主要活动在长江流域的项羽展开了持续4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取得战事胜利后,建立了西汉政权。西汉末,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刘姓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延续汉业,史称东汉。从公元前221年嬴政称帝到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称帝,这一持续400余年的历史阶段在史学上被称为秦汉时期。构成秦汉时期的秦、西汉、东汉三个王朝皆是实现了大一统的多民族政权。尤为特别的是,对于以咸阳为都城的秦、以长安为都城的西汉及以洛阳为都城的东汉来说,黄河无疑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可以说,黄河及其流域在秦汉时期的文明发展进程中是极其关键的存在。
一
在统一山河之后,秦朝推行的施政举措主要包括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以三公九卿制取代世卿世禄制,确立土地个人私有制、重农抑商,以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其中的文化统一政策与黄河文明的关系尤为密切。在文字统一方面,秦始皇废除了六国文字“不与秦文合者”,强调“书同文字”,敕令以秦小篆为官方统一书体,并令李斯、赵高、胡毋敬等权臣以小篆编撰《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作为标准文字的范本推行天下。在度量衡统一方面,以颁布诏书的方式确定诸如斗、桶、权、衡、丈、尺等工商业活动中所使用的度量衡的标准,即“一法度衡石丈尺”。在郡县统一方面,即在广袤的治理疆域内对全国郡县进行系统调整,“秦初并天下……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在行政制度上保证了政策的高效实施。在货币统一方面,下令废除六国使用的刀、布、蚁鼻钱、郢爰等,以黄金、圆形方孔铜钱为流通货币。在律令统一方面,据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可知,秦朝律目达30余种,广泛涵盖了民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等各个方面。在官制统一方面,中央政府的高级官职体系由三公九卿组成,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九卿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三公九卿制为后世中国的官僚制度奠定了基础。文字、度量衡、郡县、货币、律令、官制等的统一对于施政效率、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及文明层次的提高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短促而亡的秦朝对中国历史及华夏文明的最大贡献。
专就治理黄河来说,虽然秦朝国运仅短短15年,却依然留下了不少修治黄河的记载。战国时,沿河的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当彼此发生军事冲突时,常常以黄河之水为武器,人为溃堤造成的水害给老百姓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秦统一六国后,对黄河进行了统一管理,“决通川防,夷去險阻”,即拆除各诸侯国构建的阻碍水流的工事及妨碍交通的关卡,并修建了临晋道,极大地提高了黄河在防洪、灌溉、航运等方面的作用。历史上,有不少关于秦始皇修筑黄河堤防的民间传说及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黄河经常在河南、山东一带决堤,北方的少数民族也常常南下侵袭,建立不久的国家面临着洪水和战争的双重威胁,秦始皇遂下旨“南修金堤挡黄水,北修长城拦大兵”。相传,在修筑堤防的线路选择上,秦始皇曾骑着战马沿黄河岸边跑了100多千米,金堤即取固若金汤之意,这就是在河南濮阳一带流传的秦始皇跑马修金堤的故事。曾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至万历元年(1573年)任总理河道的万恭在其治理黄河、运河的水利名著《治水筌蹄》里亦有相似记载,“始皇堤二,屹寿张、范县之中,南北相距数里,厚可三十丈,崇可五六丈。始皇筑,以象天之二河。东人言,起咸阳,迄登莱,一以漳河之南徙,一以为驰道,从咸阳至东海求神仙,辇驰南堤,属车驰北堤。子路问津河,亦堙之,为堤焉。余视之,皆粉土所成,东人呼始皇堤,又云万里堤,盖万古雄堤也”,对堤防的起止、厚度、高度、用途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特别是提及了大堤兼具防水、驰道的双重作用。秦始皇从整体上治理黄河,通过大力兴建驰道、大规模迁徙民众的方式,加强了国都咸阳与全国其他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黄河文明的向外扩散。
短促而亡的秦朝,依然留下了引以为傲的成就,其中尤以宫殿建筑、雕塑、绘画、科技等方面成就卓著。秦都咸阳的宫殿建筑主要分布在渭南、渭北临水区及北阪三个地方,多追求气象雄伟的风格,如仿照双子星座的章台宫、兴乐宫,专供皇太后寓居的甘泉宫,以及大兴土木修建的阿房宫,各宫殿之间以横桥、甬道、阁道、复道相连接,形成了恢宏壮丽的宫殿建筑群。兵马俑是秦朝高超雕塑艺术的集中体现,秦俑坑出土的士兵、战车、军马均依照秦军的实际尺寸制作而成,造型相当逼真,严格遵循写实,这些雕刻细致形象传神的兵马俑以宏大阵列出现,彰显了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通过研究目前已挖掘的一些秦朝文物,如咸阳宫殿遗址出土的空心砖上的抱璧龙纹、秦陵铜车马上雕刻的纹饰图案、飤官遗址出土的编钟纹饰及秦都遗址出土的宫室壁画,皆能看出秦朝绘画由质朴厚重走向华美生动的风格转变。秦朝在科技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为高超的青铜铸剑技术、精湛的铜车马铸造工艺等,出土的秦朝兵器里铜、锡及其他微量元素配比合理,兵器既锋利且有韧性,刚柔并具;秦朝的铜车马铸造工艺颇为复杂,运用了铸接、镶嵌、套接、插接、焊接、子母扣接、活铰连接、销钉固定等多种方式,将成百上千的零件组合成一驾精美的铜车马。巍峨壮观的宫殿建筑、精致优美的雕塑绘画及高超先进的科学技术,皆是秦朝时期黄河文明绚烂辉煌的显著体现。
二
若从战国末年开始算起,在西汉政权建立之前的短短30余年里,华夏大地接二连三地被战争所笼罩,其中尤以持续达10年之久的秦吞并六国及战况颇为惨烈的楚汉之争为剧。长久的战争,使得生灵涂炭,社会生产力急剧下降。西汉立国之初,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采取了休养生息的国策,即班固所言“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经济水平得以逐步恢复。其后,西汉历经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后由盛转衰,并最终被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在西汉200余年的历史里,黄河文明迎来了大发展。
在各类文献中,西汉时期的黄河决堤并造成巨大洪灾的记载不胜枚举。西汉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濮阳瓠子堤段溃坝,横流的洪水“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决口后20余年里都没有得到堵塞,泛滥的洪水流及16个郡,受灾最为严重的是今豫东、鲁西南、皖北及苏北一带,“岁不登数年,人或相食,方一二千里”,五谷歉收,尸横遍野,足见此次决堤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西汉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秋,黄河在魏郡馆陶、东郡金堤决口,滔天的洪水在兖、豫二州及平原、千乘、济南等处奔腾泛滥,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灾害,“凡灌四郡三十二县,水居地十五万余顷,深者三丈,坏败官亭室庐且四万所”,可见一泻千里的洪水给生灵带来的惨状之巨。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也发生了严重溃堤,“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每逢黄河溃堤,东冲西决的洪水泛滥数郡,给民众生活及社会生产带来了深重灾难。
为了解决黄河决口的历史问题,西汉的不少皇帝都在治河防洪上做出了切实努力,其中尤以汉武帝元封时期的瓠子堵口、汉宣帝地节时期的清河郡与东郡间的裁弯取直及汉成帝建始时期的馆陶堵口最具代表性。据史书记载,西汉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河决于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导致16个郡受灾。当时,汉武帝命人堵决口,没有成功。丞相田蚡因私利极力反对堵口,导致黄河肆意乱流23年。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去泰山封禅,亲眼看到黄河水灾之甚。遂下定决心对瓠子决口进行堵塞。汉武帝命令汲仁、郭昌带领数万人堵塞决口,“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填决河”,最终实现了对泛滥20多年的瓠子决河的成功堵塞。西汉地节年间,曾作为瓠子堵口主持之一的郭昌,在日常查看黄河水势时发现清河郡南界河道有三处程度较大的弯曲,“水流之势皆邪直贝丘县”,一旦发生洪水,将直接危害到贝丘及其周边区域。为了解决隐患,郭昌“乃各更穿渠,直东,经东郡界中,不令北曲,渠通利,百姓安之”,即在每处的河流弯道处裁弯取直,这样水势平缓的话,发生洪水溃堤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此后该地20余年里未发生过大的洪灾,这也佐证了郭昌裁弯取直治河的正确性。西汉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秋,黄河在馆陶县境决口,汉成帝从各地调剂钱粮解决受灾民众的衣食问题,调发漕运大船数百艘“徙民避水居丘陵九万七千余口”,又令长于计策的王延世兴工塞治决河,“东郡河决,漂流二州,校尉延世堤防三旬立塞”,在短短一个月内即堵塞了决口,大大减轻了洪水的危害。
除防治洪水之外,西汉时期,黄河在灌溉、航运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左内史儿宽在郑国渠上流南岸另开凿了6道支渠,用以辅助灌溉,“自郑国渠起,至元鼎六年,百三十六岁,而儿宽为左内史,奏请穿凿六辅渠,以益溉郑国傍高卬之田”,在六辅渠管理上制定了《定水令》,合理用水是农田水利管理史上的创举。西汉时为扩大灌溉面积,还开凿了一些新渠,较为闻名的有汉武帝时修筑的漕渠和白渠。漕渠全长150余千米,沟通了长安东至黄河,“以漕,大便利”“渠下之民颇得以溉”,可见,漕渠的开通既便利了交通,又有益于农田灌溉。白渠全长100余千米,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入渭河,“溉田四千五百余顷”“民得其饶”,变瘠薄为沃壤,足见白渠的开凿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巨大改观。《汉书·沟洫志》对彼时各地开凿新渠灌溉农田的盛况有生动记载:“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灵轵、成国、 渠引诸川,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钜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它小渠及陂山通道者,不可胜言也。”大力推进水利建设,在灌溉农田、便利交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推动了西汉经济的繁荣发展。河道航运方面,西汉设立有专门管理渭河、汾河、黄河的水上交通机构,其中渭河、黄河的水上运输尤其繁忙,“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以这两条水路联系起了晋南、关中的广袤区域。班固在《西都赋》中对长安漕运盛景有细致生动描绘,“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泛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表明渭河以至黄河水系的便利水路航运发挥了联系全国的作用。
三
王莽夺取政权以后,虽然颁布了“王田令”“私属令”等新政试图缓解空前激化的社会矛盾,但终因积重难返,且改制触动了豪强及上层官僚的利益,加之新朝末年水旱灾害接连发生诱发了绿林、赤眉起义,改制遂以失败告终。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刘秀趁势而起,改元建武,定都洛阳,先后消灭了盘踞关中的赤眉军、割据陇右的隗嚣、占据西蜀的公孙述等数十个分裂势力,实现了山河大一统。东汉存世共195年,历经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永元之隆、和熹盛汉、安帝中衰、阳嘉新制、梁氏专权、桓灵党锢、战乱灭亡等数个阶段。作为中国历史上接续秦朝、西汉的第三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王朝,黄河文明在东汉时期同样迎来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在数千年的治黄史上,东汉时期王景的治河功绩和开拓精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王景,字仲通,原籍琅琊不其(今山东即墨),约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出生,元和二年(公元85年)卒于庐江任上,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王景博览群书,尤喜钻研《周易》及天文数术之学,约在光武帝后期或明帝初期任司空属官,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任河堤谒者,建初七年(公元82年)迁任徐州刺史,次年又迁庐江太守。王景拥有丰富的治水经验,永平初年,与王吴一道运用“堰流法”,即在河渠旁修建可控制渠内水位的滚水堰,成功疏浚了浚仪渠。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明帝大修汴渠,召见王景询问治水方略,王景对黄河、汴渠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应答如流,明帝遂赏赐王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等治河著述,并发兵夫数十万人供王景调遣,正式启动了治汴工程。在实地仔细勘测地形后,王景规划出较为科学的堤线,先修筑了从荥阳(今河南郑州北)到千乘海口(今山东利津)长500余千米的黄河堤防,随后采用裁弯取直、疏浚浅滩、加固险段、加立水门等不同方式应对汴渠堤岸的溃决风险。汴渠的系统整修,解决了长久以来存在的洪患,同时也沟通了黄河、淮河两大水系,成为东汉重要的水运通道。王景以一片赤诚之心投入治河事业之中,“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塞,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治河完工后不久,汉明帝下诏嘉奖,“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丘之北,渐就壤坟”,正是得益于王景的殚精竭虑,黄河、汴渠恢复了既有格局,长时期以来困扰人们的黄河之水泛滥成灾的情况也得以缓解,王景筑堤后的黄河经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王景也因此被誉为800年黄河安澜之“功臣”。
此外,文献中亦有东汉时期关涉水利制度及其他治水工程的记载。东汉时,“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在沿河各地肩负培修堤防工程的人数与西汉时相當。东汉建都洛阳后,“穿渠引谷水注洛阳城下,东泄巩川”,即阳渠沟通了黄河、洛河,成功解决了洛阳城的灌溉用水及水路运输问题。《后汉书·安帝纪》记载了修筑旧渠灌溉农田的史事,“诏三辅、河内、河东、上党、赵国、太原,各修理旧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畴”。许杨任都水椽时,修复、扩建了久已毁坏的汝南郡鸿隙陂,“杨因高下形势,起塘四百余里,数年乃立。百姓得其便,累岁大稔”,大型水库的兴建可有力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综合来看,秦汉时期的三个朝代皆以黄河流域为其统治的核心地区,依凭黄河这条母亲河的持续滋养,黄河文明发展出了多姿多彩的样貌。就秦朝来说,三公九卿的官制系统,分置郡县的行政制度,以及实行文字、货币、度量衡、律令等的统一,对政令的高效推行、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的高度繁荣皆裨益甚大。就西汉来说,以察举征召为代表的选官制度,牛耕及铁器的普及推广,冶铁业、丝织业、漆器业等手工业的繁荣发展,以及文学、史学、艺术和科技的辉煌成就,促使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就东汉来说,由御史台、司隶校尉组成的监察制度,兴盛的庄园经济,高度发展的城市文明,以及包括无神论在内的进步思想,使得东汉成为具有风化之美的王朝。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文化杂志社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