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数字化建设提升配网运维水平
2024-05-24张惠王冲武文鹏
张惠 王冲 武文鹏
“电网525庄李线侯庄子南水变量测点量测数据缺失率达25%,已用量测数据辨识模型进行全量数据补全及校验。”3月11日国网冀北智能配网中心工作人员李肖通过配网计算推演应用开展量测数据补全专项工作,持续提升公司量测数据质量。
今年,国网冀北智能配网中心为解决配电网点多面广难以全量采集、海量新能源入网造成冲击、源荷出力不确定性强等问题,组织开展电网“最小化精准采集+数字系统计算推演”技术攻关,建设配网终端状态感知能力板块,基于量测中心数据汇聚分享能力,开展量测数据在线识别与补全。
目前,已对冀北区域内2.86万个光伏电站、17473个充电桩,开展“分布式光伏+充电桩”聚合互动推演分析,实现规模化新型源荷出力预测与接入配网承载力在线评估。
提升末端感知 强化精益运维
“10千伏贾安子变电站523北干线采集终端全部在线,三相电压、电流、功率等量测数据完整可用。”智能配网中心值班人员陈泽坤通过配网计算推演应用实时监测配网采集装置运行情况。
2024年2月,为提升配网末端感知,保障供电质量,智能配网中心组织开展“最小化精准采集+系统计算推演”技术攻关,采用业务特性剔除法和数据时域特性分析法,分别对未安装采集终端、安装但离线、在线但异常等情况构建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开展量测数据智能辨识、补全及量测点布局优化,实现冀北全域范围内量测数据全景全面采集。
配网计算推演应用解决了以前量测数据质量不高、覆盖不全的问题,保证了关键设备节点的量测状态可观可查。
目前,量测数据智能辨识模型识别精度已达到91.51%,三相电流、三相电压、功率等量测数据均已实现在线实时辨识、补全,冀北区域配网量測数据可计算率达到99%,终端数据有效覆盖率较之前提升54%。
源荷协同联动 平衡电力供需
“电网小炮上2号变台区在今年春节间重过载次数从5次下降到0次,大幅缓解了供电压力,保障了客户的用电需求。”北戴河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讲述道。春节是用电高峰,经常会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但是今年规划了分布式光伏的安装和入网,相当于新增了供电电源,极大地缓解了用电紧张的问题。
为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解决分布式光伏入网缺乏评估机制等难点问题,智能配网中心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分布式光伏入网承载力分析模型,依托电网资源业务中台和企业级实时量测中心数据汇聚功能,开展台区级分布式光伏承载力分析和出力预测,为分布式光伏安装和入网提供参考。
目前,冀北全域已完成17万光伏用户出力及并网分析,实现了近34万个配网台区承载力状态估计,13.8万电动汽车充电用户台区级需求预测,有效压减光伏并网导致的电压越上限率26.98%,提升电压合格率24.52%。实现了源、荷各环节数据实时采集、状态实时监测、需求动态感知、源荷协同互动,有效指导光伏规划等工作开展。
停电症结探源 感知配网运行
2023年5月8日,国家能源局召开频繁停电专项整治启动部署会,组织各派出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频繁停电专项整治。会议要求全面梳理摸排频繁停电情况,聚焦突出问题进行“点”上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频繁停电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频繁停电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后,智能配网中心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停电业务整治需求融合应用,实现配网关键设备运行状态全面感知。
智能配网中心通过分析频繁停电多发区域、时段、线路、用户,从网架、设备、技术、管理、服务等多维度深挖频繁停电原因,建立问题清单,做到“一台一因”、“一台一策”进行频繁停电问题专项整治。截止目前已完成92%以上的问题治理,频繁停电投诉压降83.26%,用户频繁停电诉求下降27.38%。
下一步,智能配网中心将持续推动存量问题整改并严控增量问题发生,全面整治频繁停电,不断提升配网运维水平,持续开展高故障线路、台区、表箱、用户频停整治,强化配网故障“精准定位、定点隔离、快速复电”,以全面压降10千伏及以下频繁停电事件,切实提高电力保障和供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