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古装电视剧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与女性成长叙事分析
——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盛明兰为例

2024-05-23拾天一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3期
关键词:服饰

拾天一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电视剧《知否》是根据关心则乱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讲述了北宋时期官宦家庭庶女盛明兰的人生历程、成长经历、爱情和婚姻故事。这部剧展现了盛明兰从闺阁少女到侯门主母的生活变迁,描绘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以及古代礼教制度下女性奋斗的传奇历程。该剧凭借精良的制作、引人入胜的情节及传达的处世智慧,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赵丽颖扮演的盛明兰是全剧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身为庶女的她在父亲漠视、林小娘打压下练就了大智若愚的处世态度。作为古代长在深宅中的姑娘,她知书达理,通透豁达,并拥有独立的现代意识与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家中书塾里,被先生问道对于“立嫡长乎,立贤能乎”的看法时,盛明兰一番“大丈夫当忠君爱国,不如做个纯臣,何必无谓争执”的言论令在场众人瞠目结舌,这不仅展示了盛明兰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是剧中思想意蕴的沉淀[1]。盛明兰在经历与齐衡、贺弘文的两段感情挫折后,与顾廷烨喜结连理。在家宅内斗中,她凭借聪明才智化解了一次次危机,最终成长为当家主母,与家人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女性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电视剧《知否》中,每一个角色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中盛明兰为主要人物,《知否》通过描绘她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智慧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深入刻画了她的性格特点。本文基于人物成长角度对盛明兰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

1 人物性格转变与形象塑造

罗伯特·麦基在其著作《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曾写道:“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还在其讲述过程中展现人物内在本性中的弧光或变化,无论变好还是变坏。”[2]《知否》这部电视剧采用对人物进行从小拍到大的追踪式拍摄方式,使得剧中人物形象塑造更加深刻、立体、真实。

曲折悲惨的童年遭遇让盛明兰学会了收敛光芒、抱朴守拙。盛明兰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里,她的母亲卫氏是一名妾室,且在家庭中并不受宠。这使得年幼的盛明兰生活并不顺心。尽管如此,盛明兰依然保持着活泼机灵的性格。她的母亲深知世事艰难,因此常常耳提面命地教导她要藏拙,以免招致他人的嫉妒和敌视。在这样的环境中,盛明兰逐渐学会了隐藏自己的光芒。年幼的盛明兰有勇有谋不畏强权,因投壶不中的哥哥丢尽家族颜面输掉大姐的嫁妆时,她挺身而出,一掷而中,与年长自己许多的顾廷烨展开对决,赢得比赛。并且,她趁机在父亲面前装乖卖萌,为母亲因被冷落而遭受的不公鸣冤叫屈,成功激起父亲的愤怒,使得父亲彻查此事。但是,盛明兰这次的出头鸣冤不仅让屋里的大丫头彩蝶受诬陷被逐出府,还让她的母亲卫氏被暗害难产而亡,一尸两命。母亲去世时嘱咐盛明兰三件事:其一,活着最大,让盛明兰凡事不要出头;其二,留给盛明兰一幅《李娘子镇守娘子关》刺绣图,告诫明兰要独立自强,这也成为明兰的人生信条;其三,让盛明兰将护膝送给顾廷烨,感谢他的帮助,教导盛明兰要学会感恩。在经受丧母之痛后的盛明兰认清了自己的处境,收敛了许多,性子也沉稳了许多,知道自己一定要低调行事,如此才可能不遭人嫉恨,保住性命。

与祖母的相依为命让盛明兰更为果敢坚毅。盛明兰是不幸的,她从小便没了亲生母亲的庇佑,独自一个人在深深的宅院里挣扎;但盛明兰又是幸运的,因为她得到了盛家祖母的真心疼爱。盛家祖母出身高贵、见识非凡、性格刚毅,是一个宁折不弯的厉害人物,而盛明兰有幸,得到了这个其实跟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祖母的疼爱、庇护。盛家祖母用慈爱之心,将盛明兰从孤苦无依的困境中解救了出来,让她不再因无依无靠而变得畏畏缩缩;并且盛明兰通过与祖母的相处,学会了全心全意、不计得失地爱一个人。

目睹了他人婚姻里的悲欢离合,让盛明兰更为独立通透。对于齐国公子齐衡的爱慕,盛明兰深知两人之间的身份地位差距巨大,盛明兰是五品文官家庭的庶出女儿,而齐衡则是齐国公的独子,门不当户不对的现实让盛明兰一开始就选择封闭自己的心扉,对齐衡的爱意视而不见。不过,当盛明兰得知齐衡为了娶她为正室而绝食时,她勇敢地选择为自己的爱情争取一次。她明白,这是她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抉择。然而,在得知两人无望修成正果后,盛明兰果断地放弃了这段感情。在这段感情中,盛明兰展示了她坚强和果断的一面。她虽然没有选择与齐衡共度一生,但她勇敢地面对了自己的内心,也勇敢地承受了命运的考验。对她而言,这段感情无疑是一次成长的历程,通过这次经历,盛明兰学会了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明白了过日子要往前看的道理。虽然在跟齐小公爷划清界限的时候盛明兰有过一段迷茫期,但是自从在宥阳老家目睹了堂姐淑兰的婚姻悲剧,并亲手帮忙处理了有辱斯文的孙秀才后,她看透了人性之恶,也学会了婚姻中的博弈之道,更懂得了与人相守最终依靠的还是那最低处,看看最低处的那儿,能不能忍受下去。最低处,自然指的就是品性的最低处。

2 家庭关系对人物成长的影响

要分析女性的个体成长,通常都会提到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其意在表明女性的成长并不是以女性的身心发展为前提,而是以社会(男性)的需求为基点建立起女性所谓的理想范式[3]。《知否》这部剧隐含了女性成长的主线,而剧中女性的成长过程是在对传统父权制的挑战和对理想父亲的追寻中展开的。学者芮渝萍在《美国文学中的成长小说》一文中提到:“主人公的成长从起初手足无措,到逐渐适应,从逃避现实到直面人生,他们逐渐懂得怎样在这个失去昔日光彩的复杂世界中生存,这种领悟标志着他们人生的新起点。对一些人来说,这是迈向成熟的关键一步,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幻灭的开始。”[4]女性这种挑战父权的行为是否预示着在女性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可有可无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女性在对“肉身父亲”失望的时候会去寻找“精神之父”的庇佑。“精神之父”会在女性成长遇到巨大困境和极度困惑与焦虑时适时出现,帮助女性走出困境,甚至赢得人生。这种“精神上的引导者”可能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也可能是女性自我成长过程中的内在力量。在《知否》中,顾廷烨对盛明兰的承诺和支持象征精神上的庇护,帮助她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这也是盛明兰选择他的重要原因。

盛明兰在盛家生涯中始终谨小慎微,忍受诸多委屈。她内心并不认同嫡庶之分和家庭礼教,但为了顺应环境,仍不得不遵循。正因为如此,顾廷烨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她,因为他是唯一理解她聪明、理智、隐忍和无奈的人。尽管盛明兰嫁为人妇,但她始终保持着独立个性,处理事务自有主张。这与她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她从小便明白唯有自己才能依靠。她深知,对他人寄予过多期望,一旦无法达到预期,便会失望、心生抱怨,生活便愈发艰难。因此,她选择依靠自己。在那个夫为妻纲的时代,盛明兰并未丧失自我独立性,她的思想进步且独具慧眼。她认为婚姻中的双方都是独立的个体,女性并非丈夫的附庸,而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活出精彩人生。这种观念让她在家庭中保持了独立的人格,也让她在婚姻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3 人物形象塑造符合时代背景

近些年,网络小说的热潮席卷而来,一些影视创作者彻底抛弃了历史的束缚,其作品中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显得不伦不类。一些“大女主高能古装爽剧”,剧情让观众直呼大快人心,但不符合历史史实,将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形象置于古代,却将封建制度、历史文化等悬置一边,导致人物的塑造过度夸张,很难使观众信服。

同样是“古装大女主剧”的《知否》,其女主盛明兰的人物形象设计整体来说便符合时代背景。首先,电视剧的故事背景选在北宋时期,北宋经济发达,女性地位也比明清时期要高。在基于原著的改编过程中,《知否》的创作团队充分考虑剧情展开和角色塑造的需求,巧妙地保留了原著中对古代人文风情的描述,并进行合理的改编。在此基础上,他们进行二次创作,融入了许多富有历史韵味的宋代文化元素,如投壶、捶丸、刺绣、插花、点茶、马球、雅集、曲水流觞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时代文化符号赋予作品真实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5]。打马球、射击、打鼓击乐,这些都是女性可以平时消遣的娱乐项目。另外,宋朝女性更有提出离婚的权利。盛明兰在剧中多次抛头露面与男子竞技,并帮助堂姐与丈夫和离,都符合历史背景。其次,盛明兰在出嫁前,一直保持与男性的距离,面对小公爷的示爱,也并未张扬,生怕惹出是非,同样符合古代看重女性清誉的历史史实。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影视工作者都急于在荧屏中塑造符合女性幻想的“大女主形象”,但在一味迎合观众的同时忽略了历史史实,人物形象设定其实很难站得住脚,只是制造了一场满足受众需求的荧屏狂欢。因此,优秀的人物形象必然要符合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改造。

4 影视剧中女性人物外在形象变化

剧中人物在各个阶段的特点通过语言、服饰、妆容等方面得到了充分展现,这种借助角色外在的服饰和妆容变化来展现角色形象和地位转变的手段,既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又充分展现了女性在不同时期所展现出的独特美,也让观众对角色的成长和变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服饰方面,宋代追求清雅秀丽,具有独特的审美韵味,令人陶醉。电视剧《知否》中的人物服饰符合宋代服饰文化,基本以纯色为主,显得简洁、清新、素朴。不过不同时间、身份等也会影响人物的服饰。例如,盛明兰的服饰变化便体现了她身份的转变。在孩童时期,盛明兰服饰配色以浅粉色为主,体现出孩童的天真活泼。卫小娘死后直至盛明兰出阁前的服饰配色以浅粉、浅绿、浅蓝、白色为主,即以低调的浅色系为主,风格则偏少女感,活泼俏丽又不失素雅,展现了她温婉、含蓄的性格特征,而她服饰上的印花,则多采用宋代流行的花鸟、云纹等元素,寓意吉祥如意,也展现出了她的内心情感。之后,盛明兰嫁入侯府成为当家大娘子,再到诰命加身,无论从身份变化还是角色成长来讲,都与前期闺阁女儿的心境和处境不同,此时服饰颜色偏向多样化、高饱和度,以紫色、青色、浅灰为主,风格则偏华丽稳重,雍容华贵又不失优雅,彰显了盛明兰在新身份下的稳重和睿智。紫色,象征着神秘和高贵,代表着明兰在侯府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青色,代表着沉静与理智,体现了盛明兰在面对家庭纷争时的冷静和智慧;浅灰,则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表明盛明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始终保持一颗平淡的心。

当然,对于服饰的配色往往会基于多种因素而进行综合考量,比如角色的身份、年龄、社会地位、性格等。如与明兰的浅色系服饰着装不同,武将出身的男主角顾廷烨的服装以相对浓烈的深蓝、藏青、黑灰等偏冷的深色系为主,更显深沉之气。这种基于多因素考虑而进行的搭配恰恰让男女主角的服装着色达到了一种独特的浓与淡的碰撞效果,从而实现了一种视觉上的互补,静谧、温暖与内敛、炽烈的色调,也巧妙地呼应了男女主角的气质特点。

此外,《知否》对于剧中重要场合和次要人物的着装也做了细致的设计。例如:在嫁娶的场景中,《知否》高度还原了宋代婚服“红男绿女”的衣着配色;在剧中重要场合,盛明兰穿着的诰命夫人服饰和“龙凤花钗冠”,都是根据古画原版复刻。再如:处处隐忍、做小伏低的盛明兰常着浅粉色的服装;争强好胜的盛墨兰(明兰四姐)服装布料偏轻薄,通常着艳丽的桃红色;盛如兰(明兰五姐)直率可爱,服饰颜色一般为嫩黄或嫩绿色。这些细节在塑造人物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明兰的角色塑造,探讨了其在封建社会背景下的女性成长叙事。盛明兰在深宅内院中从处处小心隐忍的庶女成长为果敢刚毅的侯门主母,这一蜕变过程中,家庭对她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否》的成功在于其对女性成长叙事的深刻挖掘,以及对历史与现代价值观的巧妙融合。它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北宋世界,更传递了关于家庭、社会和女性成长的深刻思考。这部剧作为当代女性自我认同和成长提供了启示,为影视作品在探讨性别议题方面开辟了新路径。

猜你喜欢

服饰
数字化服饰还原在越剧角色塑造中的创新传承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唐代参军戏角色服饰的考证与推定
雪人的服饰
金代吏员服饰浅探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冬季服饰
服饰之美——高华村
Wearing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