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融媒体中心提升基层舆论引导力的路径探索

2024-05-23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3期
关键词:舆论中心群众

陈 东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融媒体中心)

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联系基层的“桥梁”和“纽带”,其舆论引导力直接影响着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内容建设与生产能力较弱、传播渠道和手段有限、事件引导和舆论监测能力不足等制约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基层舆论引导效果和影响力。如何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基层舆论引导力,增强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现实问题。

1 提升基层舆论引导力的重要性

1.1 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作为连接基层群众和党委、政府的桥梁与纽带,县级融媒体中心肩负着传播信息、服务群众的责任,应尽全力为社会的长治久安贡献力量。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充分发挥其作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确保各类信息,特别是关乎民生福祉、社会焦点问题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广大群众。这既有利于增进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互信,也能够消弭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误解猜忌、焦虑恐慌。此外,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坚持客观、公正原则,不偏不倚地维护好舆论场。因为只有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才能成为基层民意的依托,从而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当社会出现重大事件或是存在争议分歧时,县级融媒体中心可发挥主流媒体的专业优势,通过多方访谈、邀请专家解析等方式,提供多角度、立体的分析和判断,帮助基层群众冷静理性地认识和处理问题,不至于受限于主观情绪而产生非理性的对抗[1]。除此之外,县级融媒体中心还应积极宣传社会和谐的价值理念,通过正面典型的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等方式,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提高大众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减少社会矛盾冲突的产生,从根本上维护和巩固社会的安定团结。

1.2 促进政策落地与实施

政策的落地,事业的兴衰,归根结底取决于政令是否有力有效的贯彻落实。而基层作为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其理解、支持和参与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政策能否转化为现实的成效。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肩负着连接党委、政府与民众,促进政策落地的重任,其力所能及的宣传引导和舆论引导,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读、执行不力等问题,能起到及时纠正、促进落实等作用。县级融媒体中心要高度重视政策宣传,并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对政策进行有效宣传,这样有利于政策的方方面面被基层干部群众充分理解、认同。尤其是那些关系民生、造福基层的政策,县级融媒体中心要通过生动翔实的解读,消除政策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差,提高政策在基层的知晓率和支持率,为后续的贯彻实施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县级融媒体中心还要积极搭建民意反馈的桥梁,通过各种渠道听取民意,及时汇聚基层群众对政策的建议与期待,使之成为政府决策的有益补充,增强其对政策,对党委、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在政策实施阶段,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深入基层开展采访、调查和报道,向大众解释、通报政策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推动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应积极宣传政策实施中的成功典型和经验做法,持续激励基层干部群众投身其中,增加政策落实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事业长足发展。

2 提升基层舆论引导力的策略

2.1 强化内容建设与传播

2.1.1 优化内容供给

信息时代社会舆论瞬息万变,县级融媒体中心要肩负起舆论引导的中流砥柱职责,必须紧扣内容建设这个立身之本、立业之基,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传播优势,实现从传统单一传播向多载体立体传播的转型升级,构建起立体化、多元化的高质量内容体系,以满足基层群众不断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深挖本地的新闻资源,讲好本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故事,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无论是反映基层社会变迁的大事件,还是感人至深的小故事,都要下足笔墨,以丰富立体的视角呈现出来。这既能满足基层群众对“家门口”新闻的热切关注,也能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注重打造独家原创、立意高远的优质作品。通过积极开展大型选题策划、专题采访等原创性强的工作,提高报道内容的思想性、前瞻性、指导性,使之成为引领社会思潮、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要选择本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最重要的公共事件或热点话题,长期跟踪报道,通过品牌化运作、系列化宣传,打造出一批公信力高、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精品力作,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2.1.2 创新传播方式

当下,新媒体高速发展带来了空前的传播革命,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已难以适应受众获取信息的新需求、新习惯。面对这一现状,县级融媒体中心应顺势而为,敢于突破常规,大胆使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传播载体,实现从平面化到立体化、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进一步增强新闻传播的丰富性、生动性和互动性,使之成为基层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短视频以其简洁快速、内容丰富的特点,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充分发挥短视频的优势,扩大新闻内容在年轻群体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实现与新生代受众的有效互动。直播平台支持全景还原新闻现场,受众可通过评论、弹幕等参与互动,具有极高的介入感和体验感。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多方运用直播,进行政策发布、民意收集、事件报道、舆论引导等,实现与群众的“面对面”沟通,收获受众的真实反馈,进一步提升传播的针对性。在传播渠道上,利用今日头条、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则可以实现新闻内容向更广泛受众的辐射传递。

2.1.3 加强舆论引导

面对此起彼伏的社会热点事件,以及突发事件,县级融媒体中心应担起正确舆论引导“主心骨”的责任,积极应对、快速应对、有效应对,以作为主流媒体的权威声音化解基层民众的疑虑惶恐。一旦发生重大事件,县级融媒体中心应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实地调查、全景采访,迅速在各类渠道发布信息,为公众澄清事件的真相,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既满足了民众对事件详情的需求,也冲淡了各类谣言泛滥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危害。与此同时,还要主动宣传事件中出现的先进人物、感人故事等,传播正能量,增强社会凝聚力;要多方邀请专家学者、意见领袖等权威人士发声,依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公信力,对事件的原因、影响等给予理性分析,引导民众在复杂纷乱的舆论场中保持清醒和定力。这既能提高主流媒体自身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效果,也能让民众在证据和逻辑面前形成自己的判断,避免受极端言论的误导[3]。报道过程中,县级融媒体中心还要兼顾不同方面的观点,立体、全面讲述事件,以减少民众在获得单一信息源的情况下产生情绪化判断的可能,实现有效的舆论引导。

2.1.4 深耕地方文化

县级融媒体中心肩负着弘扬本地文化的职责使命,要精心挖掘、呵护传承本地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使其在时代变迁中绽放璀璨光彩。例如,可以依托本地丰厚的人文积淀,打造富有地域气息的文化专栏、系列报道,通过生动活泼的文字和镜头语言,向基层群众展示本地独特的地理风貌、历史演进、民俗节庆等,唤醒他们对家乡的记忆与情感,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可以深入挖掘当地民间技艺的传承故事,致力于保护文化生态,传播文化正能量。这些贴近生活的文化报道,能够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参与感;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构建群众文化交流互动的平台,推动文化惠民、文化富民,让文化之花绽放在千家万户中。在内容建设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坚持质量导向,注重文化报道的深度与专业性。既要挖掘有温度的文化大事件,又要关注那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呈现立体丰富的文化,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

2.2 加强机制建设与队伍建设

2.2.1 完善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否健全,直接关乎一个媒体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要适应外部瞬息万变的形势需要,必须建立系统、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使各业务部门有机衔接、运转如环;与此同时,还要打通上下级渠道,拓展横向合作,使自身快速嵌入主流媒体矩阵中,实现资源共享、品牌互浸,不断增强整体实力。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按照现代化要求,调整内部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和职责权限,制定科学、细致的管理制度,使工作流程井然有序。同时,引入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确保内容高效、优质,促进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还应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和上级各媒体保持紧密联系,获取更多政策支持以及人才培训、内容供给等方面的帮助,增强自身实力[4]。与其他县级媒体的交流互鉴也十分必要,可以互相学习借鉴管理和报道经验,共同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影响力。当然,优秀的组织架构也需要与时俱进、日臻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迭代,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定期对自身的架构运作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符合新的业务要求,从而推动整体工作持续高效进行。

2.2.2 强化人才支撑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媒体工作得以高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出众、作风正派、道德高尚的人才团队,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推动传媒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招聘人才时,应当十分注重其政治立场的坚定性,这不仅包括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更包含在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上达到一定高度。政治素养过硬的媒体人,必然具备服务人民的赤诚之心和无私奉献的崇高使命感,能够在舆论导向上展现出较强的正确性、主动性,为基层正面舆论场的培育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作为高度专业化的行业,媒体工作对人才的专业要求极高。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从业人员只有在新闻写作、编辑出版、摄影摄像等方面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胜任工作岗位。县级融媒体中心可通过多种渠道,为在职人员提供系统的培训,组织技术技能提升的交流活动,大力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以保持团队在专业领域的持续领先性。同时,也应该鼓励从业人员主动学习新知识,自觉掌握新技能,以充分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形势和内在需求,要时刻坚持职业操守,保证新闻内容客观、真实。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建立健全惩戒机制,对失德违规的人员进行严肃问责,切实维护新闻舆论场的整体诚信度。此外,也要加强对从业人员进行日常的道德教育和监督,积极培育从业人员正派高尚的工作作风,以更好地彰显媒体的社会形象与公信力。

2.2.3 推进从业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

面对科技进步和媒体环境变革,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维持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也要充分激发从业人员的创新潜能,鼓励他们运用新技术手段优化内容生产和传播流程,这样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以提高内容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对基层舆论场的正面引导[5]。新科技的加入,将极大丰富县级融媒体中心制作内容的形式和手段,增强新闻内容的吸引力。比如,高清数字摄像机、无人机航拍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使新闻报道和文娱节目更加生动逼真、引人入胜;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可以帮助从业人员更准确地预测受众需求,实现内容的精准推送,从而增强用户黏性。

新闻从业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无限创意。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设立奖励机制,全面激发从业人员的创新热情,鼓励他们大胆提出新颖构想,运用新科技手段不断推进融媒体中心发展;应组织从业人员踊跃参加高水平的行业论坛、培训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概念,使他们具有更高的技术敏感性和持续的创新意识;要把技术创新与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结合起来,通过建立数字化的内容编辑系统、内容管理系统等,实现新闻采访、编辑、发布全流程的无缝衔接和高效运转,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利用社交媒体的评论区和在线直播间等,实时听取受众反馈,据此优化报道策略和内容制作,以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信息需求。

3 结语

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本地特点,深挖新闻资源,丰富内容供给,同时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手段,提高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互动性。此外,还要针对热点敏感事件加强正面引导,维护好基层舆论场,不断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动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充分发挥自身在基层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同时,也需要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基层保驾护航,以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正面的公共舆论,助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舆论中心群众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多让群众咧嘴笑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