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媒体新质生产力 赋能网络视听新发展

2024-05-22过彤

网络视听 2024年7期
关键词:短剧总台央视网

过彤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论述。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书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要求我们要切实以习近平總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加快培育壮大总台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创新应用,更好将新质生产力转化为新质传播力和媒体引领力。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密集推出多部生成式AI作品。3月22日,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央视频启播国内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该剧通过AI的全新方式,生动演绎六个经典神话故事,其美术、分镜、视频、配音、配乐全部由AI完成,并获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4年网微剧001号“网标”。《中国神话》多语种版在博鳌亚洲论坛现场播放。《奔月》片段中,神话中的嫦娥与“嫦娥5号”进行了跨时空对话,引发人们无限遐想。此外,央视频还上线了极具创意的系列微短剧《AI看典籍》。

央视网在两会期间推出《AI我中华》,全流程AI制作视频、AI配音,创意呈现34个省级行政区独特风貌,引发行业热议,网友更是纷纷“认领”自己的家乡。

这些都是总台积极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网络视听内容生产的探索实践。

网络视听本来就是媒体科技创新的产物,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将为网络视听发展带来“新”的跃迁。我们有几点认识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是面对呼啸而来的人工智能浪潮,不应变就会落伍并陷入战略被动,不求变就可能错过一个时代,“大象也要学会跳街舞”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二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打破视频生产的专业壁垒,人人都能成为“神笔马良”。而媒体只有坚守如磐初心、构筑价值高地,才能抵御智能浪潮的冲击。

三是我们要有迎风起舞、拥抱变化的热情和勇气,但不能盲目跟风,迷失在技术的丛林中。只有系好“安全绳”,才能在空中跳出曼妙的舞姿。

向“新”而行,央视网和央视频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视频为核心的新媒体机构,全力落实“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不断提升内容影响力、平台链接力、技术引领力、综合服务力,努力为推动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深化“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不断扩大网络视听内容影响力

“内容为王”是网络视听传播不变的黄金法则。从PGC、UGC到AIGC,技术演进正让视频制作迈向“零门槛”。技术能够帮我们实现从1到100,而最重要的从0到1,还是要靠技术背后人的思想、创意和审美。

我们始终坚持“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深邃的思想、高超的艺术、先进的技术三者有机统一,以具有时代性、鲜活性、前沿性的优质视听内容提升主流价值影响力。

我们深入实施“新媒体头条工程”,以时政特稿、时政评论、时政微视频三大系列为核心,持续擦亮《央视快评》《联播+》《热解读》《天天学习》《中南海月刊》《习式妙语》等时政报道品牌,通过语态创新、艺术表达、技术赋能,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更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我们深耕内容精品创作,联合总台各节目中心,推出了《简牍探中华》《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山水间的家》《诗画中国》《美美与共》等一批精品文化节目,通过前沿视听技术,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

《总台网络春晚》《央young系列》《青春大课》《闪闪发光的少年》等青年网络文化产品,突出在场感、互动化、沉浸式,引发情感共鸣。

“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首次实现良渚遗址等10个重点考古遗址复原场景的线上联合展出,再现“中华何以五千年”的伟大辉煌。

我们联合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积极布局短视频、微短剧等新兴业态,发挥主流媒体责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2023年,央视频推出原创大型融媒体节目《中国短视频大会》,以“短视频里看中国”为主题,打造国内年度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短视频行业盛会。

接下来,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央视频将深入布局精品微短剧领域,计划推出《中国微短剧大会》和《中国微短剧盛典》,吹响全网精品微短剧的“集结号”,推动微短剧创作向主流化、高品质、多元化发展。

强化“大屏+小屏”“线上+线下”“内宣+外宣”传播体系建设 提升网络视听平台链接力

传播力是媒体的硬实力。网络视听平台要做到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硬核”科技的加持赋能是基础,用心运营、特色服务是关键。传播要能“上连天线,下接地气”,连接历史与未来,连接诗意和远方。

我们不断强化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着力构建独具特色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以智能化全面提升传播效能,链接用户、链接世界、链接未来。

我们以“大屏+小屏”的智媒体平台,不断扩大融合传播版图。目前,央视频客户端累计下载量达5.6亿次,累计激活用户数2.4亿人,用户规模和活跃用户量持续稳居央媒新媒体平台首位。央视网已建成涵盖网站、客户端、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移动传媒及海内外社交平台账号于一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自有平台覆盖用户总数16.4亿,海内外社交平台用户数超5.3亿。

我们以“线上+线下”的文化数字化平台,不断拓展文化消费新场景。我们积极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运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央博”数字平台,以“用前沿科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定位,为用户提供可触及、可互动、可持续的精神文化服务。

除“何以文明”数字大展、“央博新春云庙会”等线上产品服务,央博将大力推进线下“展馆园”工程。例如,与四川德阳市联手开展三星堆可持续建设战略合作,用数字化手段让三星堆文物“活”起来。

我们以“内宣+外宣”的特色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熊猫频道是央视网全力打造的以大熊猫为主题,以多终端、多语种为媒介的国际化新媒体产品,用户可以720度全景游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并通过全景直播随时随地“云吸猫”。

目前,熊猫频道全球活跃用户超5600万,覆盖中、英、西、法、德、俄、日等语言地区,已成长为颇受海外用户欢迎的了解中国、发现中国的窗口之一。

深化“5G+4K/8K+AI”科技创新提升网络视听技术引领力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5G/6G、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重构媒体行业的发展基座。今年爆火的文生视频大模型,更是让“扔进一部小说,出来一部大片”的梦想有望成真。网络视听行业呈现技术加速迭代、业务快速更新的特点,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

在总台“5G+4K/8K+AI”战略格局下,我们持续推动数字化赋能、移动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打造主流媒体的“强引擎”和“动力源”,努力提升核心技术引领力。

我们开发人工智能工具产品,构筑媒体技术创新应用基座。早在2019年,央视网率先提出“AIGC”概念,建设“人工智能编辑部”并发布国内首个AI时政创新产品“I学习”、国内主流媒体首个商用级别AI内容风控平台“融媒智控”。目前,央视网正积极探索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在新闻线索感知、新闻稿件及评论撰写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打造传媒行业专属大模型。

我们聚合资源开放合作,助推网络视听产业迭代升级。央视网联合“京西智谷”共建“AGI联合研究中心”,将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视音频领域的应用,开展前瞻性技术科研攻关,特别是聚焦文生视频大模型赋能传统视听产业。

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和央视频公司将与社会各界共享融合传播平台,打造总台首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盛宴《央视频AI晚会》,上线央视频“AI视界”频道。

深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增强网络视听综合服务力

近年来,“热辣滚烫”的网络视听形态,让政务活动“出彩”、城市文旅“出圈”的案例数不胜数。网络视听与千行百业跨界融合创新,激发“美第奇效应”,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公信力,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久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会同教育部等多部委共同发起,央视频携手国投人力共同主办的融媒体招聘品牌行动“国聘行动”第五季正式启动。

央视网2023年成功服务保障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中国航天日等20余个大型政务活动项目,特别是连续四年成为中国品牌日活动的承办单位,并于2023年创新打造“中国品牌消费节”,得到国家发改委肯定。

我们不断深化“央地联动”服务模式,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央视频、央视网发挥品牌优势、平台传播优势,创意策划生产能力、资源聚合能力等,打造“微醺烟台”系列活动、2023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晚会、2023中华书山开山大典、2023恰噶南昌消费季、2024中国春兰节等多个央地合作项目,赋能城市品牌建设,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我们与四川有着诸多合作,“中国(成都)生活体育大会”已连续举办两届;与四川绵阳联合推出多个主题活动并出品原创音乐剧《将进酒》,擦亮李白文化IP。去年底,央视网阅读频道推出的“2023,一起阅过”年度阅读盛典在四川绵阳仙海举办,以书香墨意彰显城市底蕴。

2024年2月,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央视频重磅推出“共赢2024——中央廣播电视总台城市品牌共建行动”,通过打造“一百场融媒体直播”“一个城市智库IP”“一档城市文化节目”“一场城市品牌年度盛典”的品牌传播矩阵,聚力实现共创、共建、共享、共赢的央地合作新格局。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我们愿与各位同行一道,共同推动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W

猜你喜欢

短剧总台央视网
流行短剧现象透视
短剧暴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要做一粒种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召开青年英才座谈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开播
巧用英语短剧,提升语用能力
看一出短剧 流两次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