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探究

2024-05-22张国阳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3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志愿精神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涵、现状和培育方法,以期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社会实践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一)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志愿服务是由志愿者们主动贡献出他们的体力、知识、时间与精力的利他行为,志愿者们无偿地去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由此可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由大学生参与的旨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一种公益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是一种源自于志愿者本人,自愿的,无偿性的奉献服务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贯穿于活动始终,最终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追求[1]。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大学生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了解社会现状,用自己的知识与力量回馈社会。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勇于担当、可堪重任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特征

自我奉献精神。志愿服务的组织与开展都是建立在自身的主动自觉的基础之上,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利他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实践活动,所有参加此类活动的大学生都拥有自主选择权,并在活动中奉献自我。这种自愿性从另一方面能使学生从实践中锤炼利他品质,从而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奉献意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蓬勃发展。这种趋势也证明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自我奉献精神的驱使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友爱互助精神。有爱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存在于志愿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活动时秉承友好、平等、互助、团结等理念,不断强化着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在同一团队的志愿者们按照同一目标,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关爱他人,给予需要援助的群体以力所能及的帮助,互相协助去帮助正处于困难与危机中的群体,展现出友爱互助精神。在活动中增强大学生对服务他人、关爱他人的客观认识,间接的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爱国主义精神。在理论层面,爱国主义指人民对自己的国家、民族、传统等多维度多方面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习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的领导下,我们要培养的大学生是要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大学生这一群体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将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于志愿服务活动始终。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去。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大学生志愿者能做出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活动。在活动中塑造正确三观,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育现状及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这为高校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志愿服务工作提出要求、指明方向。大学生们作为我国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第三十一届大运会,数以万计的大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志愿者们以热情的态度和专业的服务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提供了根据,我国新时代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已逐渐走向专业化,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详细分析与逐步优化。

(一)志愿服务培育机制欠缺

随着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近年来志愿服务活动成倍速增长,暴露出一些机制上的欠缺。高校主要依托校团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但因团委工作繁琐复杂,难以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起到系统化的、全面的保障。还有部分高校未设立专门的部门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主要以学院为主导,教师作为指导者,学生自愿参与。组织间工作协调不统一,学生志愿服务队伍不专业,难以形成良性循环的培育机制,最终影响到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效果。

(二)志愿服务育人认识局限

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缓慢并螺旋上升的过程。大学生学习志愿服务精神相关理论知识后在实践中锻炼并成长,用实践中凝炼出的精神再次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反复又缓慢的过程。目前还是存在一些高校对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认识过于局限,对于培育学生志愿服务精神认识不足。从学校层面,开展的部分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不能很好的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能力与特征开展活动。使大学生参与积极性大大降低。从学生层面,大部分学生出于社会责任感、友爱互助的自我要求积极参与。少部分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精神理解浅薄,存在着动机不纯等情况[3]。他们对于志愿服务精神认识不全,理解存在偏差,后续会出现消极工作的情况。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指导老师的跟进不及时、资金短缺等原因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因对志愿服务育人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存在困难。

三、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一)志愿精神是學生成为时代新人的需要

我国已进入新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发展要求,需要一批符合时代要求、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志愿精神以奉献、有爱、互助、进步为核心,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精神培育,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回馈社会、报效祖国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形成优良高尚的个人品质,健全积极向上的人格。同时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存在内在联系。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使大学生塑造起正确的三观,从而将自身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去,成为能够担负起时代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志愿精神是引领社会风尚发展的动力

社会风尚是指能够影响社会公众思考与追求的社会风向,社会风尚由社会道德所决定,同时又会影响公众的道德观。志愿精神中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无一不是良好的精神品质,培育志愿精神能够推动社会风气向好发展。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学习和培育志愿精神,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可以提升道德素养,培育起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良好品质。对于社会而言,大学生在社会中开展志愿活动,以行动关爱他人,用专业知识解决受助人困难。在无形之中将奉献互助的精神传递给他人,感染着社会群众,逐步在社会中营造出温暖友爱的氛围。带动社会群众参与或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从而让人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道德追求。在志愿精神的推动下,人人都将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无私的大爱将会推动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加强组织和管理建设

首先,要厘清学校志愿服务部门的范畴与管理职责,需要多方力量共同肩负起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工作,所以高校应建立一个坚实的组织,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对学校各学院的志愿服务部门、志愿服务协会、志愿服务团队等多方考察,加强志愿服务的组织建设。利用学校内资源多方协调,确定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各条线分工,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以及优秀学生干部吸纳到组织中来,确保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管理机制能够层层推进。其次,高校要致力于建立多元化的志愿服务培训制度。只有加强学校思政课程、专业知识、师资力量等要素间的联系,学校各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志愿服务项目的指导,才能让志愿服务活动发挥育人功能。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实际讲解理论知识,在课堂中让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入脑入心,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价值引领,强化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专业课教师对专业性强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专业知识运用的培训指导,加强专业技能转化,提升项目实效性。在实施与管理上,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根据大学生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开展符合实际、确实有效且具有创新意义的志愿活动。最后,建立健全的项目考核评价机制。项目的考核应建立于团队开展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结合服务成效,对团队与参与成员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对表现突出者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提高大学生的成就感与获得感。并善于发现和总结优秀项目的经验和做法,为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二)抓牢思想政治引领 ,突出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和共青团中央与全国学联下发的《关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要把志愿精神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当中,要求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在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作用[4]。因此,高校要对大学生志愿活动加强思想引领,将志愿服务精神吸纳到思政课教学中去。

首先,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思政课中安排开展志愿精神教育专题学习,安排固定学时,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同时也要要求公共课与专业课教师做好课程思政,在相应课程中融入志愿精神、爱国主义、中华优秀文化的相关内容。多方面拓宽学习志愿精神的途径,让学生从多角度学习志愿精神内涵。另外,课堂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渠道,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采取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讲授理论知识,确保学生入脑入心。在课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摒弃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多采用启发式、引导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树立主人翁意识。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第二课堂”的教育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实践课学分的方式做好记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领悟志愿服务精神。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自学,开阔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引领大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5]。

(三)营造浓郁氛围,发挥志愿服务品牌效能

志愿服务品牌是一种由志愿服务组织创立的项目,通过系列活动获得口碑,无形中打造和推广志愿服务项目的形式,形成浓郁氛围。在当今社会,打造富有特色的新时代志愿服务品牌对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推广志愿活动都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党中央、团中央提出的要求,在高校中培育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按照关键时间节点,紧跟时政热点开展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并善于总结形成具有特殊意义与精神的志愿服务品牌,并传承下去。其一要结合地域特色开展活动,鼓励大学生去到新疆、西藏、云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普通话、大学生资助政策、優秀传统文化学习等志愿服务活动。其二在关键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学习雷锋日、植树节、教师节、五四青年节、国庆等重要节日,让活动内容更具文化认同,凸显活动效果。最后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善于总结,形成团队特有的精神内核,凝聚成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利用电视、网络、媒体等平台营造浓郁氛围,通过宣传志愿服务品牌,打出知名度,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让志愿服务精神逐渐在社会公众中传播,并引导公众了解并认可,使之成为人人追求的价值取向。通过发挥志愿服务品牌效能,在社会上营造出浓郁的志愿服务氛围,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6]大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志愿服务精神内涵,在社会上实践运用志愿服务精神。在不同环境中浸润,使大学生能全面深刻的领会志愿服务精神。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明确自身作为时代新人的使命与担当。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戴彩虹.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8.

[2]尤文梦.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逻辑进路与精神图谱[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8(4):138-148.

[3]白小丽.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23.

[4]刘峰.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路径探析[J].大学,2022(18):9-12.

[5]袁树润,孙晓晖.历史教育塑造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三维探析[J].现代交际,2023(1):75-83,123.

[6]张艳,唐红艳.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形成探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12):25-27.

(作者简介:张国阳,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大学生之歌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