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心铸梦培育时代新人五育并举锻造强国先锋
2024-05-22张业甜王海婷
张业甜 王海婷
【摘要】退役大学生士兵经过在军营的淬炼,是一群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养高、组织纪律强、身心素质过硬、综合能力突出的特殊群体,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关键少数。做好退役士兵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将爱国主义教育熔铸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要把握他们的鲜明特点,以解决入校融校困难为基础,实现优惠政策的精准帮扶;加强思想政治引导为重点,筑牢爱国强军的精神高地;推动发挥朋辈效应为抓手,讲好绿色军营的青春故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为关键,搭建展示才华的校园舞台;给予情感关怀鼓励为补充,打造携手共进的军人之家,五育并举共同构建退役士兵学生培养工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退役大学生士兵|学生干部培养|长效机制
一、加强高校退役士兵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高职院校中,退役大学生士兵是“自带光环”的一个群体,他们经过在军营的淬炼,是一群理想坚定、爱国爱党、纪律严明、能力突出的特殊群体,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关键少数。携笔从戎,保家卫国,是他们献身国防的真实写照,如今脱下军装回归校园,如何发挥退役士兵学生的优良作风,让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精神旗帜融入大学校园,引领带动更多的学生熔铸军魂,爱国报国,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之意。
本文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健康管理系为例,阐述如何加强退役士兵学生干部的培养。健康管理系2023年有退役士兵学生9名,为做好退役士兵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要把握他们的鲜明特点,以注重解决他们入校融校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工作基础,以思想政治上的正确引导为工作重点,以推动退役士兵学生发挥朋辈效应为主要抓手,以开展各项具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为关键环节,以情感上给予他们鼓励和关怀为有效补充,构建退役士兵学生培养工作的长效机制。着力把退役士兵培养成学生干部,把学生干部培养成强国先锋。
二、构建高校退役士兵学生干部培养的长效机制
(一)解决入校融校困难为基础,实现优惠政策的精准帮扶
健康管理系注重解决他们的内在需求,通过查阅档案、谈心谈话、家校沟通,建立一人一档,进行精准帮扶。
一是落实退役士兵复学入学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他们申报学费减免、退役士兵助学金等资助,在经济上解决好他们入学生活的问题。二是做好心理健康辅导,促进退役士兵由“军人”到“学生”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校园生活,从精神上和心理上给予退役士兵更多的支持。三是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当他们在学生工作中出现错误纰漏时,耐心教育,用实际经验和教训,促进他们获得成长。
(二)加强思想政治引导为重点,筑牢爱国强军的精神高地
一是传承军魂,加强退役士兵的爱国主义教育。健康管理系通过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让退役士兵传承军魂,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广大退役士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通过马克思理论研究社、青马工程等专题培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筑牢退役士兵理想信念之基。[1]
二是讲好思政课,让退役士兵成为军事理论课程的活教材,把退役士兵在军营中的所做、所想、所悟形成为典型案例、教程素材,让军事理论课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
(三)推动发挥朋辈效应为抓手,讲好绿色军营的青春故事
退役士兵学生既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又是主体,他们的言传身教是朋辈教育的有力抓手。特别是在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和军训中,选派优秀退役士兵学生作为“军训教官”,成为锻炼和培养退役士兵学生成为学生干部的第一站。在军训“教官”的这一过程中,退役士兵學生可以作为大学生军训工作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自己在部队服役时所学习的知识和本领,将爱国主义精神、国防知识、军事技能、内务整理、紧急救护等内容教授给学生,并通过亲身示范,与学生互动分享部队服役时的军营经历,激励广大学生学习榜样、争当先锋,在全校营造热爱祖国、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
选拔优秀退役士兵担任学生干部,继续在校园发光发热。部队是一所纪律严明的大学,退役士兵学生从军训担任“教官”开始,就与同学沟通交流,树立了极高的威信。重点选拔有经验的退役士兵担任学生干部,继承发扬部队“六个特别”精神,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以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坚定的完成各项任务,成为协助老师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排头兵。
(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为关键,搭建展示才华的校园舞台
一是建设主阵地,围绕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开展的军训、军事社团、形势政策课、公寓文化建设,为退役士兵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传递给更多的学生。
二是建立常态宣传体系,退役士兵参与到学校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征兵宣传、国旗班中,为学生揭开军营的神秘面纱,成为学校爱国主义国防宣传教育的骨干力量,吸引广大学生参军入伍,投笔从戎,不断提高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三是开展志愿活动、国防基地参观、军事会操、看望老兵、烈士扫墓等特色活动。疫情防控期间,退役士兵充分彰显部队军人的优良作风,积极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加入到疫情防控需要的岗位,协助学校、系部、班级完成信息采集、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安全巡逻等具体事务性工作,做到了“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要求。
(五)给予情感关怀鼓励为补充,打造携手共进的军人之家
退役士兵学生由于离开了一段校园学习环境,出现了知识上的断层,专业学习上较为困难。同班同学一般比他们年龄小,生活习惯上经过部队训练又形成了一些特有习惯,在作息时间、卫生习惯、体育锻炼上容易与普通学生的生活习惯形成差异。健康管理系通过成立“退役军人之家”,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与成绩优异的学生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帮助退役士兵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开展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帮助退役士兵做好专升本以及实习就业指导,促进退役士兵学生成长成才。
三、取得高校退役士兵学生干部培养的主要成效
(一)培养了一支“争优创先”学生骨干
退役士兵大学生短短两年,经历了从“校园”到“军营”,再从“军营”到“校园”的过程,身心都经历了极大的变化。[2]学期初的军训,也是退役士兵学生进行过渡和适应的阶段,退役士兵学生承训,有助于帮助其完成从军营到校园的转变。在当“教官”、拉训练、整内务的过程中,这些被选派的优秀退役士兵学生,通过严谨的作风建立了威信,在同吃同住中与同学们自然的打成了一片,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健康管理系被选派为军训教官的5名退役士兵学生中,4名被评为学院“军训优秀教官”。军训完成后,3名担任班级班长,2名担任班级副班长,4人在学生会担任主席、部长等职务,发展成为学生干部中的骨干力量。
(二)取得了系列“国防特色”育人成果
经过培养和锻炼,9名退役士兵中,发展了1名党员,2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3名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带领所在班级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班集体”、校级“年度红旗团支部”“文明班集体”。
积极参与社会实踐活动,1名参与山东省军区三长集训活动,获得“优秀示范科目”称号;1名被评为全省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带领所在的萤火虫志愿服务队获评“2021年度全省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1名获得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学生,所在实践项目获2022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
带动发挥良好生活作风,发挥公寓育人作用,健康管理系在“军训文明宿舍”“月佳宿舍”评选中宿舍优秀率均列全校第一;所有退役士兵学生均获得奖助学金;在他们的带动下,健康管理系征兵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参军入伍率列全校第一。
(三)打造了一个“传帮带式”工作品牌
增强对典型个人、特色团队的培养宣传,进一步增强激励示范作用。退役士兵与学校整体校园文化形成合力,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党团日主题活动结合、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文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形成“传、帮、带”式常态化发展。自2018年到2023年,均有退役士兵学生担任系团总支、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并有主要学生干部报名参军入伍,形成了良好的循环。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刘兴平,李佳佳.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模式研究——基于H大学“1442工程”的个案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20,9: 12-17,24.
[2]张孝文,全翠珍,李泽铭.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融入研究[J].惠州学院报.2021,4:117-122.
(作者单位:山东轻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