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领导权理论及文化安全路径选择

2024-05-22张鑫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2期
关键词:文化领导权文化安全中华文化

张鑫

【摘要】《狱中札记》是葛兰西在极度困苦的处境中写出的著作,根据东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理念,以意识形态的改造去获得无产阶级的胜利。这一理念是对马克思文化理论的突破与发展,依靠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以及无产阶级政党来获得文化领导权。当今社会,文化安全问题放到了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深入探讨文化领导权理念与习近平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对于应对文化安全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文化领导权|有机知识分子|中华文化|文化安全

安东尼奥·葛兰西是著名的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思想和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财富。他写作《狱中札记》的初衷就是为了回答为何法西斯主义能在意大利兴起与猖獗不断的原因,以及为何先进工业国家没有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分析了东西方革命成功失败的经验,没有照搬照抄东方,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西方革命的道路,以大相径庭的视角去研究无产阶级革命,提出了文化领导权,把意识形态放到了极端重要的领域,用知识分子的先进思想去改造旧思想。当前文化安全问题频出,国际上,普世价值观的输出,运用先进互联网技术使主流意识形态遭到破坏,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薄弱以及文化认同感不能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急需凝聚起来形成团结的力量去维护文化安全,确保中华文化神圣不可侵犯。

一、文化领导权内涵

文化领导权又称“文化霸权”“盟主权”,指的是政治上尤其是国际关系方面的统治或主导。马克思主义将这种关于统治或主导的定义扩展到社会阶级关系上,特别用于指统治阶级,后来葛兰西写的《狱中札记》中对“霸权”一词有了更进一步的含义,尽管葛兰西对这个概念的意义在很多方面模糊不清,但他的著作一直被马克思主义者们看成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历史性的转折。葛兰西非常重视意识形态领域,提出文化领导权,并指文化领导权的关键在于通过工会、教会等社会舆论领域以及报纸、杂志、新闻媒介、学术团体等意识形态领域,将代表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以及文化规制灌输并内化于被统治者,使被统治者认同其统治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发挥间接的、广泛的、非强制性的领导职能[1]。但是也由于文化领导权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对革命的作用,容易陷入唯意志论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沼之中。

二、提高文化安全的路径选择

(一)文化团结防卫文化安全

多元文化是西方普遍的社会思潮,是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实现公平正义与多种文化的并存。促进国家间经济、文化、语言、教育等发展。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缺点就是难以更好地聚集力量;因为文化不同,易受其他文化感染,影响自身文化的发展传承;多元文化导致世界历史上存在的特定文化逐步淘汰,易受宗教、文化冲突等。

葛兰西在分析意大利战争中发现,温和派之所以成功并拥有着统治阶级的领导权,是因为是他们通过吸引知识分子,形成了一个团结统一的体系。他指出,温和派能够与知识分子之间建立起有机关系,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团结统一的群体。考虑到不同的文化和地域,温和派对于不同地方的知识分子以强大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去满足教育和管理的要求。文化不同会有冲突,一种文化会制服另一种文化。但是温和派通过特定的阶级在所有知识分子之间建立了一个团结一致的体系,这不仅巩固自身并推动进步,也不断扩大干部队伍以征服经济和生产活动的新领域,以尽可能满足共同利益促进各种文化团结一致,使多元文化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习近平指出:“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多样性是客观现实,将长期存在,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偏见、仇视,可怕的是想把人类文明分为三六九等,可怕的是怕把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强加给他人”[2]。因此要承认并尊重文化差异。首先,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宗教文化中国化,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性,承认不同文化的历史性与进步意义,使坚持不同文化的人民获得认同感。其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各类文化精华,实现兼容并包,在吸收过程中对不利共同发展的文化及时进行教化指引作用,寻找和平解决道路。最后,以强带弱,以强扶弱。文化发展不应该是压制和排斥,而是协调发展,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不应该等待灭亡,应该与时代融合,与时俱进,谋求更好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带领各地区各民族文化共同壮大,增强文化向心力,铸入团结之魂,以文化团结增强文化自信,团结统一应对外来文化威胁,切实维护文化安全。

(二)文化开放维护文化安全

习近平指出,人类正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同时“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如何“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中国方案就是超越资本逻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提出了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强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在新的发展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文化是动态的,文化与经济政治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影响。文化保守和文化孤立只会带来各方面的故步自封,对外开放是文化安全的前提条件,中华文化对外开放已经是主流趋势和必然选择。

一方面,对外开放促进与世界各地区的交流,深化世界对中华文明的认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虽然中国各方面在国际国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改革开放之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有些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是片面和偏颇的,同时西方反华势力也有些会恶意贬损,制造“中国威胁论”,给文化交流传播带来了阻碍。因此,在国际交流中,利用各种互联网新兴手段宣传中华文化,充分展示其魅力,潜移默化地改变国外民众的刻板印象,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对外文化交流也有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走向世界,既能推动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文化吸收国外先进文明成果,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在文化开放中,中华文化具有市场规模的天然优势,使其在国际文化贸易具备主动权和话语权,充分保障了各国文化交流的平等,为本国文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安全

西方文化入侵归根结底是没有具备足够的文化自信,主流意识形态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不足,要想承担起中华文化传播发展的重大使命,就要对中华文化深刻领悟,文化教育工作刻不容缓,使文化基因在大众内心留下深深烙印。

创新文化教育传播途径,首先是学校教育。学校是传播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创造性学校是现行学校的制高点,学校创新文化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文化教育方式,选取学生更好接受的方式,学校可组织如實地考察、沉浸式课堂、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同时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也应更具有灵活性。此外也应遵守教学规律,根据不同文化层次进行不同任务的教学,低层次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和理解为主,而高层次对其理性认识和践行能力为重点。根据不同层次,在内容主题和载体形式上各有侧重。

葛兰西关于高层次和低层次知识分子的不同职能对于促进文化教育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在进行文化教育中,所有知识分子不能一概而论,应把不同层次知识分子结合起来,赋予不同职能,广开门路,用不同渠道去进行文化的传播教育。不能轻视低层次知识分子对文化传播的作用,要想整个社会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在经济文化极具不平衡的地区,要依靠的是知识分子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低层次知识分子有着花费时间短,投入资金少,效果显著的优点。以底层知识分子用通俗化的语言、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去解释给人民大众。增加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围,城乡有机结合,建立团结统一的文化,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用优秀文化去选择性地吸收借鉴西方多元文化。

三、结语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维护文化安全,这是一个持久战,需要民众面对共同的文化安全问题,网上网下同心圆,增强文化自信和使命感,保护好传承好中华文化,各国应加强各方面合作,互惠互利,建立坚实的安全屏障,开创世界繁荣兴盛的新局面。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葛兰西.狱中札记[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 8.

[2]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在世纪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N].人民日报,2021-01-26 (02).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领导权文化安全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浅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价值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文化安全的对策思考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对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思考
社会转型时期话语权力的边界研究
儒家“天下之中”观念的文化控制蕴涵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