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明心学的七个关键词

2024-05-22钱穆

视野 2024年9期
关键词:孝顺父母私欲天理

钱穆

良知

讲及王学,最先联想到的是“良知”,“良知”到底是一件什么东西呢?

《传习录》上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天理只从人心上发,除却人心,便不见天理。那个为天理本源的人心,便叫良知。人心真诚恻怛地求生,那生便是天理。一切助长生者都是善,一切摧生者都是恶。人心真诚恻怛地求爱,那爱便是天理。一切助长爱者都是善,一切摧爱者都是恶。

那一番求生、求爱的心,以自然明觉而发见,那便是良知,良知便是自然明觉,所以明觉的则称天理。若舍掉良知,又何从见天理?何从别善恶?

《传习录》上还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所以说: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如此说来,人心即是天理。人心自然能明觉此天理。

知行合一

讲王学,除良知外,要说的就是“知行合一”了。

阳明说,《大学》中指出个真知行给人看。像“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看到美色属知,喜好美色属行。只要看到美色之时,心中就已经爱好了。并不是看到后又另外立一个心去爱好。闻到难闻的气味属于知,厌恶难闻的气味属于行。只要闻到那难闻的气味时,厌恶之心就已经有了,并不是闻到后又另外立一个心去厌恶。如鼻子塞住的人虽然看到了难闻的东西在眼前,但由于鼻子闻不到,也就不很厌恶。也只是他不曾知(闻到)难闻的气味。

就像说某人知道孝顺父母,知道敬爱兄长,必定是这个人已经在行为上表现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了,才可以说他知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难不成只是懂得说一些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话,便可以称为知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又比如知道痛,必定是自己已经痛了才知道痛;知道寒冷,必定是自己已经遭受了寒冷了;知道饥饿,必定是自己已经历过饥饿了,知与行怎么能分得开?

这就是知行的本来面目,不曾有自我的私欲所隔断的。圣人教导人,必定要如此,才可以称之为知,不然的话,只是不曾知。这里是何等紧要切实的功夫啊!讲王学的人,只要真认识那些隔断本体的私欲,自然能领会得到他所说的“知行合一”的本体。

致良知

讲王学,第三个要让人想到的便是“致良知”。“致良知”即是“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胸中”的方法。

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則意诚。

原来“致知”只是要此心不为私欲私意所阻碍,只是“要此心纯是天理”。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理之发见处”,即所谓“良知”。

尔哪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要不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要明得阳明所谓的“良知”“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须得牢记阳明所谓的“精一”和“纯”,又须得牢记阳明所谓的“一则诚”之“诚”。所以,讲王学的“良知”“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便不得不讲王学里所谓的“诚意”和“立诚”。

诚意

阳明说:“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又云:仆近时与朋友论学,惟说“立诚”二字。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虽私欲之萌,真是红垆点雪,天下之大本立矣。他又说: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阳明常用“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指点知行的本体,可见知行本体实只是一个“诚”字,诚意之极,知行自见合一,便是真能好恶的良知。阳明自己说: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提出诚意来说,正是学问大头脑处。

谨独

阳明讲“诚意”又讲“谨独”。王阳明是心学的创始人,他的“谨独”也就是他的致良知思想,也即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知行合一。慎独是在《大学》《中庸》中最早提出的,是指古代的一种修养方法,也即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的地方也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严于自律,注重道德修养。二者共同处在于强调自身的自律性,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曾国藩在临终之时,曾经留下一篇遗嘱,以教导自己的后辈,其中一共列了四条,第一条就提到了“慎独”,我们看下原文: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在这里,曾国藩先生将 “慎独”定位为“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其重视程度之高,发人深省。曾国藩是从“人无一内愧之事 ”的角度来看待“慎独”的,只有“内省不疚”,才能让“此心常快足宽平 ”。

所谓的生命历程,实质上不过是心的体验历程,能有一种准则可以将此心安置在一种“常快足宽平”的境地,这种准则足以成为一生遵守不渝的圭臬,这个圭臬正是“慎独”。

阳明先生对“慎独”的解释,他首先认为,人无论是密室独处,还是处于闹市通衢,你心中的“知”都是你自己的“独知”,并不是说你处于热闹的境地,就可以有别人来代替你去“知”。点破这一层,才能显现出个体的“知”的独立性和可贵性。换用一种诗性的语言来描述,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孤独而高贵的,因为每一个心灵都主宰着一个生命在这个世界上的坐止起息,而每一个人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

不过语言说得再精巧华美,也不如让人反躬自省到自己内心上来得切实,如果我们肯静下细思,会领悟到阳明这里所表达的意思,社会的礼俗,外在的规章制度,充其量可以限制约束人的外在行为,但是你内心真正的意念,只有你自己知道,人在面对自己心中的念头时,真的是掩无可掩,逃无可逃,避无可避,而“慎独”所“慎”的正是这个自己独知独见的心中意念。

立志

阳明讲诚意、谨独,又讲“立志”。他说: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又说:学问不得长进,只是未立志。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带,便非必为圣人之志。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他又说: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有人问怎样立志。

阳明先生说:只要念念不忘存天理,就是立志。能时刻不忘存天理,日子一久,心自然会在天理上凝聚,这就像道家所说的“结圣胎”。天理的意念常存,能慢慢达到孟子讲的美、大、圣、神境界,也只是从这一意念存养扩充延伸而达到的。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如树之根牙。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

他又说: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讲王学的人,只要先辨一个真切为善之志,专一在此,更无别念挂带,便是良知栽根处。从此戒慎恐惧,从谨其独知处下手。别人不知,只我自知处,是谓独知。若能从独知处下工夫,时间久了,自能见意诚境界。意诚了,自然就能认识“知行合一”的本体。识得此体,自然能领悟到自己的良知。

事上磨炼

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阳明晚年讲学,特地要说一个“必有事焉”,惟其有事,乃有心与物可见。看便是一事,只因此一看,便见此心和岩中花树同时分明;若无此一看,则此花与心同归于寂,何尝是说舍却视听声色事物感应独自存在了这一个心?

现在再看阳明所谓的“事上磨炼”,究竟是指的什么。《传习录》又有《陆澄》问一条:陆澄曾经就陆九渊关于在人情事变上下功夫的观点请教于阳明先生。

阳明先生说:除了人情事变,再没有其他的事情。喜怒哀乐,难道不是人情吗?从视、听、言、动到富贵、贫贱、患难、生死,都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包含在人情中,其关键只在于“致中和”,“致中和”又只在于“谨独”。”

据此可见阳明所谓的“事上磨炼”,也只是磨炼自己一心的喜怒哀乐。换一句话说,便是磨炼自己良知的感应,便是磨炼此知行合一之本体。

陆澄又接着说: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

这段把“事上磨炼”指点得更亲切。我们若捉住此等教训,何至再有所谓“现成的良知”。讲王学的人,只不要忘了龙场驿的忧危和征濠后的谗讥交作,便自明得先生这里所谓“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的意义和来历。

先生又说: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原来,阳明所谓“事上磨炼”,还在一个“存天理,去人欲”,叫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要过分。这便是所谓“中和”的地位,便是阳明所谓的“心体”。

但是“心体”如何识得,如何呈露呢?陆澄又有下面一段的问答。

陆澄问:好色、好利、好名等心思,固然是私欲,像闲思杂虑,为什么也叫私欲呢?

阳明先生说:闲思杂虑毕竟也是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产生起来的,只要自己寻找它们的根源就可以发现。就像你心中肯定知道没有做抢劫偷盗勾当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你原本就没有这种念想。你要是对于货、色、名、利等念头,全部像不做抢劫偷盗勾当的决心一样坚定,都消灭了,只剩下清清静静的心的本体,看一下还有什么闲思杂虑?这就是所谓的“寂然不动”,就是“未发之中”,就是“廓然大公”。自然会“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如是则要心体呈露,还是免不掉一番洗伐克治的功夫,所以阳明说: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不论有事无事,只是个“必有事焉”,只是个“存天理,去人欲”,只是要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一个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之和。这是阳明所谓的“事上磨炼”。

我们若能明白他所谓的“事上磨炼”,也便能明白他所谓的立志、谨独、诚意、和致良知,同时也能明白他所谓的良知和知行原自合一的本体。

以上七点,总算把王学大纲,约略写出了一个大概。阳明那主张一元论的倾向,和那折中融会的精神,及其确切明显的宗旨,都可以窥见王学的一斑。尤其是在他重“行”这一点上,不仅能显示出他的为学精神,其学说的全部组织,也集中在这一面。所以阳明说: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摘自九州出版社《阳明学述要》)

猜你喜欢

孝顺父母私欲天理
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回声
天理与国法:灾异谴告话语中的慎刑之道
孝顺父母的正确打开方式
希腊神话的内在文化精神
Abstracts and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