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雷锋精神铸就新时代的“武德”
2024-05-22党全生李丁
党全生 李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人类漫长的战争史,中华民族创造了以爱国尚武为核心的武德文化。雷锋精神犹如军营中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不断绽放出夺目的光芒,照亮着一代又一代的官兵,积淀凝聚了铁心向党、精忠报国、尚武精艺、严守军纪等优秀武德传统。步入新时代,我们加快推进备战打仗转型步伐,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需要用雷锋精神新时代新内涵,掀起学雷锋活动新热潮,引导官兵立足本职展才华、聚焦备战建功业,不断激发官兵在新征程新起点上接续奋斗,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沿着雷锋同志“一心向党”的信仰足迹,铸牢听党话、跟党走的磐石信念。习主席告诫我们“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 我军是党缔造的人民军队,忠诚于党、服从党的绝对领导,与中华传统武德要求的忠诚爱国在指向上是一致的。传统武德文化中贯穿着一条忠贞不渝的道德主线,从苏武的“留胡节不辱”、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史可法的“城亡与亡、甘之如饴”等,都闪耀着那种“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的精神光芒。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这种高尚节操都是军人精神的“压舱石”。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多变、尖锐严峻的斗争现实,我们必须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坚守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坚决听令景从,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之中。一是要坚持学理论学著作不放松。始终把理论灌输作为主阵地,深入学习习主席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自觉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立完善科学的政治理论学习评估体系,把理论功底、理论修养、理论运用等量化具体化,通过建立个人理论学习档案,注重把理论学习作为检验政治能力的重要手段,采取个人自评、群众互评、班子讲评等形式进行述学评学,进一步提高理论武装与军事训练的耦合度,一并作为个人立功受奖、入党考学、晋升留转的重要依据,切实使理论武装成为提高官兵“政治素养”有效途径,在部队形成“学理论终身受益、大有作为”的激励导向。二是要坚持有理想有方向不迷茫。雷锋具有爱党报国强军的坚定信念,彰显了中华民族武德传统的精髓要义,为伟大的时代作出了一个精神注解。雷锋生长在旧社会,受尽地主的压迫,七岁成了孤儿。解放后,他获得了新生,决心跟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靠着理想、信念和奋斗,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向雷锋那样生活和战斗,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强军思想,立足平凡岗位作出优异成绩。三是要坚持人生观价值观不偏移。“雷锋精神”是一种传统美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已经升华为共产主义的崇高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的理想人格。在实践中,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表现出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自觉践行雷锋积极的人生追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的奋斗奉献同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愿景结合起来,在强军兴军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理解雷锋同志“爱岗敬业”的职业内涵,锻造能打胜仗的精兵劲旅。古往今来,军人都是国家的柱石。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处处折射出那种舍身报国的军人情怀、为国为民效命沙场的担当精神。从“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武臣卫国,死于疆场,幸也”,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穿越历史的回响,使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绽放异彩,使军人价值得到最美诠释。军队由战而生、军人为战而练,备战打仗永远是人民军队的核心职能、主责主业。要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引导官兵感知军人荣辱、播种英雄情结、砥砺建功之志,进一步找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焕发前进的激情和动力。雷锋在日记里写道:“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做雷锋式的好战士,就是要像他那样不论干什么,都以火热激情投入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积极投身岗位练兵、岗位成才,努力争做爱军精武标兵。一是要在精武强能上当先锋。岗位学雷锋,强军当先锋。开展岗位练兵,关键是要抓好军事训练大纲的贯彻落实。新大纲是我军各层级指挥能力、战斗能力和岗位日常工作能力训练的基本依据。我们要结合实际岗位,对表大纲要求,大力开展岗位练兵,突出练指挥、练谋略、练协同,真正把指挥要领练精准、练娴熟。对于一线指挥员,要坚持与官兵同步训练,带头完成规定的训练任务,及时掌握装备性能,熟练操作主要装备,打牢技能基础。主动学习掌握指挥现代战争的信息技术,增强“大数据”“深数据”意识,提升信息素养,探索实践军事职业教育训练方法路子,不断锤炼提升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过硬能力。二是要在演训任务上当先锋。要立起一切为战的导向,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实战化需要什么就练什么”的原则,探索基于能力的基础训练和基于任务的实案训练。要围绕个人技能训练向组织指挥、作战编组拓展和向新域新质力量延伸等课题,切实找准训练转型的方向和抓手。要突出训练导向,紧贴实战需要,着眼最复杂、最困难、最严峻的局面,突出参战援战训练、饱和训练和极限条件训练。要坚持实践推动,充分利用执行各项重大任务这一平台,深入探索网络信息防御、新域新质等组织运用力量,使训练成果转化为战斗力。三是要在应急反应中当先锋。加快军事训练转型步伐,根本指向在于提升参战援战保战能力,必须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要精准对接部队和战时需求,国防动员系统要深度融入联合作战体系,及时掌握上级下达、驻军提报的动员需求,力求做到需求牵引有力、潜力掌握精准、协调对接高效。要牢固树立向战为军导向,理清统辖资源,编实方案预案,练指挥协同、练机动转进、练应急处置,使练兵备战真正实起来、遂行任务能力真正强起来。
领会雷锋同志“永不生锈”的道德要求,培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战斗精神是战争活力的精神标志,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军人的脊梁和胜利的刀锋,历来被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所重视。尉缭子说“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左宗棠推崇“打仗以胆气为贵”,刘伯承元帅坚信“狭路相逢勇者胜”,克劳塞维茨指出“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的锋利的刀刃”。打赢未来战争,仍然需要磨砺军人的精神“利刃”,增强血性胆魄,培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当前,由于长期置于和平环境,少数官兵眼中无忧患、心中无敌情,有的胆气虎气不够,缺少阳刚之气;有的怕苦怕累,遭遇挫折便心灰意冷。要下大力培育官兵战斗精神,像雷锋那样忘我奋斗,在多个行业、多种岗位,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永远保持高昂的战斗激情。一是靠武德文化培育。“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催生于古代战争、创立于兵家总结实践、记载于军事古籍的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雄性意识的文化呈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要从武德文化中汲取强军力量,让舍家卫国、精忠报国等传统武德精髓进课堂入脑入心。要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化、社会利益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增强免疫力,保持战略定力,做到大是大非面前站稳脚跟。要通过强化军事训练来提高官兵的胆魄勇气,培养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和意志品格,不断提升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所必需的过硬素质。二是靠实践活动激励。注重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遂行任务中,广泛开展立功创模、火线入党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励斗志、鼓舞士气,增强官兵备战打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利用综合演练中高强度连续突击、军地联手综合演练、部署连续转换等,在体力加压、时间加码中磨砺意志、提高耐力,在点滴积累中塑造官兵顽强毅力。三是靠军规军纪塑造。加强战斗精神培育,用先进典型激励、用严格军规军纪塑造、用重大任务磨砺,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和敢战胜战的血性胆魄。坚持依靠严格管理促进,坚持把战斗精神培育渗透到日常管理之中,严格落实从严治军、从严治党新规新矩,持续培养官兵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顽强战斗作风。
把握雷锋同志“服务人民”的时代精神,筑起军爱民、民拥军的钢铁长城。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爱民是中华传统武德最直接最外在的体现。尉缭子说,“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古人打仗往往强调“兴正义之师、仁义之师”,出兵时做到“军行之处,必须秋毫无犯,团结民心”,无不体现为民请命、爱民保民的担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将来,热爱人民都是军队先进性的根本指标。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要注重从传统武德文化中把握“以安民爱民为本”的道德遵循,培育胸怀黎庶、秉公执义的大仁大爱,树立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不管时代怎么变迁,社会怎么变化,作为人民子弟兵,我们都要像雷锋那样,永远把人民需要放在第一位。一是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奋进新时代,迫切需要像雷锋那样发扬忘我精神,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要把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作为践行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根本途径,把血浓于水的军民鱼水深情发扬光大,与各族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步提高,实现强国与强军相统一。二是要拓展新域新质力量的落点来推动。“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要注重从俄乌冲突、巴以战争中深刻认识新域新质力量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国防动员系统“面向军地、服务三军”的区位优势,深化“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光荣传统,积极把国防动员向新兴领域拓展、向新质力量聚焦,充分挖掘新域新质潜力,为支援保障打贏现代战争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要纳入依法抓建工作的范围来推动。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我们自觉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的光芒。
(作者系河南省南阳军分区政委、河南省南阳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
(责任编辑:刘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