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四步走” 奋进新赛道
2024-05-22郭鹏
清明小长假刚过,退休公务员谢广国带着妻子驱车300公里,从北京抵达山西大同,开始了一次错峰之旅。4天的旅行,给爱好历史的谢广国带来不少惊喜。
他没想到,大同市及周边的旅游资源如此丰富。云冈石窟、悬空寺、北岳恒山、华严寺等,都是响当当的旅游景点。4月5日,仅云冈石窟单日游客数量就接近5万人。
谢广国更没想到,作为昔日的“煤都”,如今大同市区却鲜见与煤有关的元素,只有在郊外的几处矿区附近,偶尔才能看到几辆大型卡车行驶在干净的路面上。难道大同不产煤了?当然不是。如今的大同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煤炭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实现智能、绿色开采,做到了“产煤不见煤”。
在大同市自驾游途中,谢广国见到不少风力发电机、光伏电板。大同市大力推进能源转型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荣获首批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也成为京津冀绿色能源供应的重要基地……
大同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秉坤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自山西省委赋予大同‘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使命以来,全市大调研谋思路、大突破抢赛道、大招商引项目、大改革激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接下来的几年,是大同加快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深化资源型经济转型、在中部崛起大局中提升战略地位的重要时期。
该怎么干?今年年初,大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研究提出实现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旨在通过聚焦科技、能源、农业、文旅消费“四大赛道”,推动全方位产业转型,建设具有大同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眼下,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的大同,正在积极主动融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崛起步伐。
煤炭产业加速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谢广国此前对大同的一个主要印象,是这里煤炭多。没来大同之前,他觉得这个城市肯定会有一股呛人的煤烟味。
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作为煤炭大省,山西产出的煤炭曾经“点亮全国一半灯,暖热华北一半炕”,“全国煤炭看山西,山西煤炭看大同”。
“煤都”大同曾是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八大工业城市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同市工业经济总量曾稳居山西省第二,仅次于太原;1984年,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1990年,成为全国首批36个小康城市之一。
可以说,大同是一个因煤而兴的城市。
据统计,大同建市至今,煤炭累计产量已超过30亿吨。上世纪70年代至2006年,大同市煤炭外运量、产量,始终位于全国地级市首位。
美丽的大同古城夜景。图/郭鹏
截至目前,大同市共有各类煤矿59座,总产能15120万吨/年。其中,有6座智能化煤矿、60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今后一个时期,煤炭仍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能源,煤炭产业也仍是大同的支柱产业。促进煤炭产业智能、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赋予大同煤炭行业的历史使命。
风险清单、事故隐患台账、隐患督办信息、隐患治理方案……随着鼠标箭头移动,位于大同市云冈区杨家窯村的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煤矿公司(以下简称“同忻矿”)安全监控系统显示大屏上,随即跳出对应的信息。
“通过信息技术与安全管理业务的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了从排查、定责、整改、复查到销号的安全隐患全过程自动管控。同时,矿井智慧管控平台对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也为我们追溯隐患原因、消除危险源以及进行技术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隐患治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同忻矿安监站第一副站长朱时廷说。
走进同忻矿调度指挥中心,监控屏幕显示着生产环节的各类数据和现场视频,工作人员只要一点鼠标,煤块就可以被传送带送往地面。对井下操作的矿工而言,智能化不仅带来了干净整洁的生产环境,更为矿工筑牢了安全屏障。
“以前在井下用传统机器割煤,总会产生很大的煤尘。现在有了智能掘进控制系统,我们远程就能操控设备,高效、便捷,还安全!”在矿下工作10多年的矿工邱祥龙说。
眼下,正值春暖花开之时,地处晋北的大同尚未完全透绿。不过,大同的矿区却已经纷纷被改造成“绿色”矿区。
同忻矿大力提升矸石山(煤矿和选煤厂集中堆置矸石的场所)的绿化、加固水平,在矸石山顶建设凉亭、观景台等,把矸石山变成绿色公园,变“黑山”为“绿山”。目前,同忻矿矿区绿化率达70%以上。
“到了夏天,行走在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同忻矿,仿若置身于公园。”同忻矿工作人员王宇甜告诉记者,同忻矿大力开展“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保卫战”,在绿色开采上下足功夫,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确立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
长期以来,山西兴于煤、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产业单一。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山西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
大同市明确了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4年底,全市非煤工业产值占比超过煤炭,转型取得突破;第二步,到2027年,全市非煤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煤炭,转型初见成效;第三步,到2030年,全市非煤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或超过黄金分割点,基本实现转型,经济总量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第四步,到2035年,全市非煤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80%,煤炭工业增加值占比低于20%,全面完成转型。
非煤工业在当地发展得怎么样?
大同市云州区湖东街道,1800多亩的盐碱地上,建起一座17万块太阳能光伏组件组成的电站,每年产生的电力,能保证3.4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电站站长於化龙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借助热成像技术,无人机可以找到有故障的太阳能板,及时检修,保障电站顺利运行。
在大同市阳高县的中联绿色云谷产业基地,项目经理王凯强说,该基地以大数据中心为核心赋能平台,可以提供500个就业岗位,引进知名互联网企业,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及资源支持,助力大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位于大同市新荣区西村乡谢家场园区内的合荣储能电站,2023年成功启动送电,成为山西省首座电网侧新型独立储能项目。电站站长王雨辰介绍,合荣储能电站主要参与电网调峰调频、事故备用、储能容量租赁等服务,可有效提升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同时在电力保供以及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为实现“四步走”目标,大同市深耕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和文旅消费“四大赛道”,加快构建具有大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全方位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4天的深度游,让谢广国夫妇对大同市有了全新的认知,“大同值得再来!”记者在大同各景区采访时,不少游客都纷纷点赞大同。
为了让外地游客舒心游玩,大同市专门开展了假期文旅投诉“即接即办”一小时处置工作。在“五一”“十一”等假期,采取三方通话交办、10分钟建单转办、第一时间到场、1小时反馈回访、不满意诉求督办、重点诉求上报等措施,优质高效解决外地游客诉求。
记者从大同市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大同市在科技(先进制造业)赛道,将构建高速飞车产业集群、打造前沿材料产业集群、打造先进装备制造集群;在农业赛道方面,将谋划实施148个农业产业类项目,未来大农业板块至少能达到300亿元至500亿元的产值;在文旅消费赛道,将继续加大对石窟寺、古建筑、长城等文物文化遗产的实物性、数字性、抢救性、修复性保护力度。
筑牢民生之基
民生是幸福之基、是发展之本。
一直以来,大同市把回应群众关切作为检验民生工作成效的标尺,努力补齐民生短板,切实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科学规划线路、候车准确报站的智慧化公交,就近便捷精准、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智慧康养示范社区,培训专业人才、创造就业岗位的大数据中心,让市民舒心、顺心、安心。
为实现“四步走”目标,大同市深耕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和文旅消费“四大赛道”,加快构建具有大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全方位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一件件民生“小事”,也是“国之大者”。2023年大同市政府10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这些涉及城市道路建设、就业、教育、养老、文化、医疗等多个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了解决。
此外,近几年,大同市瞄准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在行政审批、科技体制、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教育布局优化调整等众多关键领域,大力度推進改革,有效释放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新征程,再出发。
2024年,是大同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目标的实现之年。锚定目标不动摇,大同市步伐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