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流动的生活中创造一颗“家”的琥珀

2024-05-21高选宸

艺术启蒙 2024年2期
关键词:方寸蒲公英同学

高选宸

对于像风中的蒲公英一样漂泊在北京的孩子们来说,家是什么?我们试图在这堂名为“我的方寸故事”的美育课上,带领同学们通过复刻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来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篇文章记录了我们设计课程的背景、课程开展的过程,也附上了同学们参与课程的感想。希望“流动儿童”这个群体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能够被更多人看见、了解、帮助,更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个这样的孩子都能够拥有在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在父母身边享受亲情的权利。

“方寸故事”的缘起

2022年深秋,在蒲公英中学美术老师裴广蕊的邀请下,我们开始为这所特殊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设计一门名为“我的方寸故事”的美育课。

蒲公英中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北京第一所也是至今唯一一所经政府批准的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创办的初级中学,是一所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学校,服务的对象是困难处境下的“流动儿童”。

窥见“流动”童年的一角

蒲公英中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的在北京出生、长大,有的经历了“留守”家乡的幼年时期,六七岁才来到这里。

田园与树林,小溪与池塘,与伙伴一起玩耍、赶集、钓鱼、捉虫、玩雪、敲土窑(潮州特有的一种焖烤食物的游戏)等,这些家乡的回忆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最快乐的色彩,那些温馨的暖色则来自长辈们的“隔辈亲”。来到北京,他们喜欢的地方则是常去的拉面馆、父母工作的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的书店、家附近的公园、以前曾就读的学校。让我们印象最深、最为感慨的是,当问及他们在北京住过几个家时,多数孩子都搬过至少两次家,频率最高的是五年半内搬了五次家。

尽管如此,在回答“你希望如何改善你的家?”这个问题时,他们还是写下了“希望家里不要太乱”“贴上我喜欢的墙纸”“多点儿好看的装饰”“多点儿色彩”“多养些植物”“挂上画作”等。这些回答使我们突然意识到,这些不断变换模样的家扮演着锚点的角色,蕴藏着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干什么”,许多人穷其一生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些小小的少年,却不得不早早地开始接触并思考这些问题。面对这样一群少年,我们想通过艺术的手段陪伴并鼓励他们进行探索。

“我的方寸故事”这门课由三个部分组成:作为观察、创作主体的“我”,也就是参与课程的同学们;“方寸”即孩子们自主去捕捉的家中一角,也是由他们制作的作品;而“故事”则渗透在“方寸”的肌理中,等待他们用双眼去看见、用双手去挖掘。最终呈现的将是由他们亲手丈量、搭建、上色的,按比例缩放的家中一角的模型。

和蒲公英中学的同学们“做网友”

课程是在线上开展的,连接我们与同学们的是手机与电脑上那一个个摄像头。幸运的是,线上课的形式使平时住校的孩子们能够在家创作,更加便于我们随时观察家中的环境。

通过他们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和讲述,我们了解到了他们眼中家的模样:有的人分享了姥姥家的院子,因为“那里充满了温馨的回忆”;有的人分享了贴满带图案的瓷砖的卫生间,因为“它是明亮的,充满色彩的,不是死气沉沉的”;还有的孩子家长用巨幅薯片海报充当壁纸,使墙面和地面拥有了明亮的色彩。

我们鼓励他们拿起画笔描绘他们认为有趣的、值得记录的家中一角,希望借助挑选场景的过程,引导他们去串联对生活的印象与感受,锻炼他们对生活场景中美与趣味的观察和感知。

随着网课的进行,我们来到了引导同学们练习制作草模的阶段。可由于条件有限,专业的模型材料、很难取得,我们决定引导学生用家一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和简单的工具开始练习。

其实换个角度看,这也许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大家勇敢抛弃固有思维和对工具的依赖,体验随机应变、就地取材、灵活应用的创作过程。但网课的形式无法避免茫然与踌躇的阶段,很多学生甚至开始“摸鱼”。另一部分学生则逐渐进入了状态:有人用一次性筷子、铁丝、纸胶带做出了姥姥家院外的树;有人用纸巾、乳胶和丙烯颜料做出了迷你蔬菜;有人用旧纸板做出了书桌;还有人用透明胶固定的打印纸搭出一个双层床。

学会重新审视生活

没有想到的是,假期过后有几位学生没有如期回到课堂上,种种原因导致他们不得不离开蒲公英中学,离开“方寸故事”学习小组。这个情况裴老师之前跟我们提起过,但当它真实发生时,仍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失落与遗憾。我们翻看着那些同学上学期的作业,一种紧迫感涌上了心头。在讨论之后,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情况,裴老师建议我们将同学们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将几个最有特点的家中一角以模型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个决定基于几个在跟随裴老师家访的过程中发现的现象:

一个是学生们的居住条件有差别。有人与房东和其他房客一起住在大杂院里,父母会因为房租每个月涨了一百元而决定搬家;有人则住在条件较好的高档小区,搬家次数少,生活状态更稳定。這一次的合作可以加深他们对彼此的了解,引导条件稍好的同学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也引导条件不足的同学看到生活中的趣味和美好。

第二个现象是通过与家长交谈,我们了解到同学们各自擅长的创作方式不同,有人动手能力强,有人善于绘图与上色,有人擅长计算比例。此外,他们的注意力水平也存在差距,以团队的方式合作可以帮助他们在创作中取长补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动获得自己的创作灵感。

第三个现象是由于学生们的父母普遍工作忙碌,实在难以分出精力收拾、装点自己的居所,因此他们的家往往呈现出极为相似的生活质感。孩子们面对这样的“素材”,往往难以释放创作的激情,我们也不忍心促使他们完成太多过于枯燥、重复性的手工。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复刻一个有趣味的场景,对他们来说也许是一种更加友好的方式。

那么说到底,复刻一个生活的场景到底有什么用呢?其实,我们从不期待他们将一个个精美的模型制作出来,而是希望他们通过制作一个关于家的模型来重新审视日常生活的空间,思考空间中的一切对人的塑造。通过将平凡的生活场景“再创造”的过程,使他们转变看待“日常”的视角.获得对生活和对创造更多的热爱。

温斯顿·丘吉尔有句名言:“我们塑造我们的建筑,然后我们的建筑塑造我们。”这句话出自他关于重建被德军在1941年炸毁的下议院的倡议中。丘吉尔明白保护和修复一座真正属于人民的房子的力量,他知道瓦砾代表的不仅仅是钢铁和混凝土,更代表着这座建筑承载的批判性辩论的回声、自由的愿景、对未来的希望和民族的灵魂。

同样的,我们希望在这一课程中,学生们对自身经历的思考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作品拥有被触摸的可能。他们可以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投射在作品上,也可以从环境中摘取一个充满趣味的角落,把它留存下来,制成一颗蕴含生活之美的“琥珀”。

写下自己的感受

以下是其中一个小组的三位同学写下的课后感想(内容有节选),他们的文字与他们质朴而生动的作品一样使人眼前一亮,并深深打动了我们。

■宝之强 七年级一班

我们一家原来住在大兴区东中堡村一个小院的一间平房里,在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搬到这里了。搬到这里的原因是离学校近,我上学很方便。刚搬到这儿的时候,一个月的房租仅需400元。

我为什么要拍我家床的那一角?那是因为它承载了我太多的过去了。我从一年级到现在一直睡在那张床上。记得在我二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画笔,我当时还在床上画画呢,墙上还有我画的恐龙和我用铅笔写的字。墙上还挂满了从我三年级到六年级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是我丢了的宠物,所以我现在特别想念我的过去。后来,这面墙有些破损了,妈妈又是经营薯片生意的,于是她就拿了些薯片的广告海报贴在了那面墙上。虽然我写的字和画的画都被盖住了,但是海报再大也盖不住我的回忆,这就是我家让我最难忘的一角!

我觉得“方寸故事”中可以看到家的样子,可以回想以前的快乐时光,我一看到模型就很开心。尽管后来我们搬家了,但我还可以看到以前家的样子。

■王明哲 八年级四班

我们在这个房间添加了自己家的一角,有自己最喜爱的魔方,有带着满满回忆的照片,有精心培养的花,我们渐渐熟悉了宝之强的家,也是我们的家。

我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做,从整体到细节,从生疏到娴熟,从枯燥到感兴趣,我们甚至喜欢上了动手操作。

最后收工时,看着这个房间里满满的细节,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们仨做的。我们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就已经超过好多人了。从此,我们做事也更留心,知道了在任何事上都需要团队合作。

我们生活的房间,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品,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让我们或快乐,或愁闷,或惊喜。老师的初衷可能是让我们留心身边的每一件事物,珍惜当下的生活。我们将来再回头看这些东西,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杨森 八年级二班

我们组做的是以学弟宝之强的家为原型的模型。刚开始做的时候,也经历过许多挫折,像尺寸不对,组内成员意见不合等。有一次因为一个柜子的板子少量了一厘米,导致整个柜子不能组合起来,组里的同学们闹了不愉快,使得大家对做模型失去了兴趣。但最后大家齐心协力,重新测量,在一块新的、完整的板子做好之后,組里的同学们又恢复了信心,重拾了兴趣。这的确给人一种成就感与满足感,还增进了组内成员们的默契。

我看着做好的模型,不禁有了一丝温馨的感觉。模型中那些柜子里的一本本小书、一个个盒子、一幅幅相片,都散发着生活的气息。

做完这个模型,再看看自己的家,我发现了它和学弟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虽然家中的装饰不同,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遍布着生活的印迹。不同点则是每件物品的来历都不同,每个物品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展示生活的方式,像生锈的钟表指针、落灰的家庭相册、掉了色的陈旧桌子……虽然它们都不是新的,但都闪耀着生活与时间的光辉,这是其他地方的东西没有的,唯有家里,才有这种独特的印记。

猜你喜欢

方寸蒲公英同学
蒲公英
蒲公英
方寸之处
历史的方寸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飘逸在方寸里的国粹
蒲公英找家
可以吃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