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源:从人民教师到人大代表
2024-05-21铁铮曹佳奕
铁铮 曹佳奕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福建省第十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福建省最美女科技工作者、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卫志明青年创新奖、福建省第六批闽江科学传播学者……这些“响当当”的头衔都属于同一个人——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秦源。
多年来,她始终走在植物学科学研究一线,每个“响当当”头衔的背后,都凝结着她的汗水和心血。身为全国人大代表,她心系生态文明建设和生命科学,时时关注绿色发展,提出了符合实际的建议。
探索生命世界的乐趣
秦源走上从事植物生殖发育的研究工作,是受到导师赵洁教授、导师的导师杨弘远院士的影响。本科为药学专业的她,在大学四年级时进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杨弘远的实验室。导师们严谨治学的科研态度,令学生时代的她深深敬佩。在他们的教导下,她真正确定了研究方向。
随着学习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她对于植物生殖领域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她在科研中亲身感受到了探索生命世界的乐趣。毕业之后,她决定在植物生殖领域继续深入研究,踏上了一条苦苦求索之路。
2006年,她在武汉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她远赴大洋彼岸,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植物系进修。3年后,她顺利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彼时的她,踌躇满志。她放弃了在国外发展的机会,加入国内的植物学领域科研队伍,开始潜心在植物雌配子体发育、植物生殖发育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她没有辜负最好的时光,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峡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十多项,在植物生殖发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她深知,科研的道路布满荆棘,问道者唯有迎难而上。她遇到的困难之一,是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的过渡和转型。从她更擅长的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基础研究,过渡到菠萝的应用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不少难题。
菠萝广泛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重要的水果之一。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经济作物栽培。我国是菠萝十大主产国之一。菠萝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物,种植菠萝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我国的菠萝种植业存在品种少、品质低、育种周期长的问题。种植菠萝的农民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种植出一代菠萝,而且会出现败育情况,这严重影响菠萝种植业的发展。
菠萝杂交育种中的高败育率问题亟待解决!然而,当时国内在菠萝方面的研究基础薄弱,她的研究差不多是从零开始的。她从研究菠萝雌配子的发育及演化入手,利用孤雌生殖加速良种繁育,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微培养分子育种体系。业内人士评价说,这一体系对于禾本科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推动闽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23年5月,她应邀在广西菠萝文化节开幕式上致辞。她说,菠萝是闽台地区传统水果,具有重要经济和文化地位,也是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交流,有助于促进菠萝产业快速高效发展。
做好人民教师的幸福
到福建农林大学任教,是秦源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科研很容易越钻越深,限制在一个很小的领域里。而教学则需要涉猎广泛,刚好可以拓宽知识的广度。”她深有体会地说。
2014年,该校着手建设高水平大学,采用“以才引才”的方式大量引入高水平人才。在该校海峡联合研究院林德书教授的引荐下,秦源走进了福建农林大学的校门。
“福建农林大学是一所教学环境优良、人才交流活跃的高校,人才引进工作一直走在福建省前列,有很好的科研环境和教学条件。”秦源说起当年的选择感触颇深。
她清楚记得本科时,杨弘远教授带领她通过实验否定了自己在数十年前提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能刺激水稻开花”的猜想。这让她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求真证伪的科学精神。所以,在教导学生时,她总是不会忘记告诉学生追求真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于质疑,追求真理,追求卓越。
岁月匆匆,十年转瞬而逝。至今,她已经培养出了多名博士,其中有的获得了省级优秀博士生称号。她指导的不少研究生和本科生,选择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春风化雨,是对她教学风格和特色的最好诠释,而她润物无声的教导让学生受益良多。
她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懈地跋涉。2023年8月,她带领的团队受邀在著名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植物激素在植物雌性生殖系细胞特化中的作用,受到了学界的关注。
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的一院之长,她每天要处理的事务有很多。协调好科研、教学和工作以及家庭之间的关系是一项复杂的命题。在事情非常多的情况下,她总会做出明确的规划,按照重要程度分好主次,然后再集中精力逐个解决,直到每件事都做好为止。
她参与9门课程授课,发表了大量论文,教学、科研相得益彰。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一直保持着对工作的激情,这和她合理的时间规划密不可分。
龙年的正月初八,春节假期还未结束,她就出了远门,飞赴澳大利亚参加关于热带植物的国际会议。对她来说,假期和工作日没啥区别。
当好人大代表的责任
2023年,是秦源难忘的一年。这年,她的肩上又多了付重担。“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肩负着4100多万福建人民的重托。”她的心里既激动,又有些不安。
全国人大代表的使命既神圣又光荣。即便在专业领域已经是佼佼者,但对于如何当好人民代表履好职,她认为自己还只是个学生,要学得还有很多。
当年3月,她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她十分活跃,一下子提出了好几条建议。
为促进菌草技术发展,她提出了设立国家菌草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菌草技术是我国通过“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发展起来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它的出现,是一场农业技术的变革,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设立国家菌草技术创新中心,可以进一步突破菌草关键技术瓶颈,构建和完善菌草产业技术体系,有助于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菌草领军企业,推动若干菌草重点领域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服务并满足国内外对发展菌草产业迫切而广泛的需求。
她还提出,当前对植物性食品认知不足。学生油脂盐等摄入量较多,膳食结构有待调整。她建议强化豆奶等大豆食品的发展和推广,把符合新标准的豆奶纳入“学生饮用奶计划”。要以蛋白质含量为关键指标,尽快启动新豆奶标准的制定流程,以规范豆奶生产,体现豆奶价值。要进一步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扩大国产大豆加工和消费的产业政策,全维度提高国民对豆奶的认知度。
作为高校教师,她身边最常见也最痛心的就是大學生甚至研究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她呼吁,电信网络诈骗破坏了社会秩序和信任,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必须下大力气整治。她建议,要加强公安、检察、通信管理、金融监管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共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协同推进网络空间综合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环境。政府部门和媒体要积极向公众传递有关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措施,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她是一个肯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在过去一年里,她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尽心尽力履职。她常常思考,如何发挥专业特长当好代表履好职。她处处留心,琢磨着如何通过建言献策为推动种业发展贡献力量。
2023年9月,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跨省考察。通过实地考察、旁听庭审和座谈交流等方式,她深入了解黑龙江省法院工作的情况,亲眼目睹了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的成就。“培训和视察,使我对人大代表的身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有机会从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去了解国家发展的需求,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履职更好地结合起来。”她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出台后,引起了她的高度关注。为推动闽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她多次走访台湾农民创业园和台商企业,深入田间地头,详细了解闽台特色水果作物,与台农、台商深度交流,致力于寻求进一步促进闽台农业交流合作的“最优解”。
“两岸农业合作历经多年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次持续深入。这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我非常关注的议题之一。”
她表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将继续努力拓展履职的深度和广度,不负人民重托,提出更多顺应发展所向、符合群众所需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