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畲乡景宁 让绿水青山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2024-05-21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24年3期
关键词:景宁畲族公园

耿国彪

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畲族人民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景宁地处浙西南山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45%,高山峡谷、高山湿地、地质遗址鬼斧神工,原始林木奇峻秀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景宁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开展治水拆违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生态环境质量多年保持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全国两会前夕,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景宁畲族自治县县长蓝景芬。

国家公园建设使畲乡人民受益明显

记者:作为国家公园试点,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已经历时5年,百山祖园区范围涉及浙江省龙泉、庆元、景宁3县,面积505平方公里。请问作为百山祖园区内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国家公园的创建为景宁人民带来了哪些变化?

蓝景芬:景宁是生态一流的诗画畲乡。我们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农业量质并举,“景宁600”品牌逐步打响,惠明茶、食用菌、高山蔬菜、蜂蜜等绿色农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生态工业提质增效,民族工艺品、竹木制品纷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是中国不同海拔、不同纬度上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代表地。作为百山祖园区的一部分,景宁人民在国家公园的创建中受益明显,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国家公园创建推动生态移民,实现搬迁脱贫。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景宁片区一般控制区范围内涉及英川镇榅茶口行政村和洪山场、黄麻岭、周占、温堆、后疗等5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83户465人,这些村庄立地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在原地实现脱贫基本不可能。通过国家公园创建,景宁县政府专门出台国家公园生态移民政策,让村民实现异地搬迁脱贫,其中温堆、后疗自然村28户89人列入大搬快治实施搬迁;洪山场、黄麻岭、周占自然村155户376人列入生态移民。生态移民安置均在县城包凤小区和澄照安置小区,小区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周边产业发展能有效解决就业,进一步实现搬迁脱贫。

国家公园地役权补偿资金发放,助推人民增收脱贫。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景宁片区集体林地地役权设立涉及71465亩,按照48.3元/亩·年的补偿机制,每年可获得补偿资金345.17万元,按现有4个村2720户7599人计算,人均可增收455元/年。今后,补偿标准还将逐步提高。

国家公园创建带来政策红利,助推长远发展。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成功后,以国家公园理念、品牌和标准为引领,原住村民凭借身份证件可免费在百山祖国家公园允许范围内参观游览;在同等条件下,享有生态农业、生态体验、游憩等特许经营项目的优先权;当地产品在符合条件并经许可情况下,可使用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品牌标识等政策红利。助推国家公园范围及周边村落的长远发展。

聚焦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自2020年百山祖园区成立以来,百山祖管理局共安排景宁实施类项目74个,计划投资额1.78亿元,涵盖生态保护、科研宣教、联动发展等领域。园区内先后完成新建、改造、提升巡护步道7条30余公里,生物防火林带6公里,完成何处保护站、黄水坑哨卡、秋炉半山、沙湾何处、英川叶平头等消防设施建设,完成鸳鸯谷、猕猴滩智能化监测系统等项目。园区外先后建立百山祖国家公园毛垟驿站、鸬鹚科研站,重建梅漴廊桥,提升国家公园周边黄垟口、黄谢圩、洪源等5個村庄的环境,系统化打造“英川红心李”、苔藓文创等区域品牌。在国家公园品牌的辐射下,近年来,仅英川镇吸引乡贤返乡创办的家庭农场就有20余家,经济效益可达3000余万元。

围绕绿水青山开展研学教育活动。景宁境内红色文化、畲族文化、生态文化富集。近年来,景宁围绕“红色之旅”主题,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突出“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主题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围绕“生态之旅”主题,利用丰富的绿水青山、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生态保护区等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围绕“文化之旅”主题,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非遗传承、名人足迹、地域风情、博物馆藏等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每年全县学生参与研学活动人数近10000人次。

创建以来,聚焦国家公园范围内唯一畲族村—英川镇新村村进行了系统打造。一方面,扮靓“面子”,特邀畲族文化研究专家编制《新村生态畲寨综合体建设规划》,先后实施新村入口景观工程建设、新村环境整治提升、新村饮用水等方面的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另一方面,夯实“里子”,从小切口入手,以畲乡美食为媒,帮助村民捧好“文化碗”。央视《味道》栏目“闻香而来”,专题摄制豆腐娘、英川田螺、鲤鱼干等当地特色美食,进一步带动提升了美誉度和影响力。

传承畲族文化绘就“富畲山水”画卷

记者: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自然资源、历史传承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畲族自称“山哈”,将自身比喻成从外地迁来居住在山里的“客人”,而这也无形中与绿水青山靠的更近,其文化也与青山绿水密不可分。请问景宁是如何传承弘扬畲族文化的?

蓝景芬:景宁县聚焦文化强县战略目标,深挖民族文化内涵,持续推动畲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建设新时代“文化畲乡”。目前,景宁县先后获评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中国十大全域旅游示范县等荣誉,非遗传承工作“十三五”期间位居全省前列。

聚焦非遗保护,赓续历史文脉。我们深入实施“传承有形化、展示载体化、成果品牌化”三大工程,从体验到传承阶梯式打造“畲族彩带展示馆”“畲医畲药体验”乡村非遗馆、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等,常态化开展畲族彩带现场编织、畲银制作等非遗活动,搭建非遗技艺学习体验、展示展演平台,累计培育蓝陈启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人。

聚力基因解码,厚植文化底蕴。我们开展了“文化基因解码”工程,遴选18名畲族领域专家建立民族智库,设立畲族文化研究会、畲族文化基因解码示范基地,聘请专家学者研讨、编撰《基因解码项目策划库》,完成畲族文化元素调研和系统录入工作200余项,推进畲族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目前,共121件(套)畲族文物被认定为三级文物,解码畲族银饰、饮食等15个重点元素。

以节为媒,擦亮民族文化品牌。连续17年举办国家非遗“畲族三月三”活动,衍生创办中国畲族民歌节、畲族渡亲节等民族特色活动,推进“消费+文化、旅游+节庆”多元融合,让游客在文旅游娱中体验“赐名、送嫁、踩街、对歌”等畲乡民俗特色,提升畲族文化影响力。2023年,“畲族三月三”活动接待游客13.8万人次,旅游收入1.37亿元;浙西南畲乡非遗技艺体验游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文创助力,促进民族文化外延。我们通过分析用户特征、消费偏好绘制游客需求画像,打造“凤妮妮”“POPO崽”等文创IP玩偶,并在畲乡之窗等旅游景区推出文创产品,擦亮“畲”文创品牌传播畲族文化。目前,全县共有文化企業294家,畲族服饰等重点文化企业50余家;“畲乡物语·畲族元素畲蓝功夫茶具套装”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推广“畲艺”,激发民族文化活力。依托畲语畲歌等特色民俗文化,运用现代音乐制作方式编排《再回首》《畲乡敬茶歌》等畲歌新作品,促进畲歌畲语创新发展。将畲族元素植入浙江卫视《奔跑吧》、湖南卫视《中国婚礼——好事成双》等热门综艺,并与知名自媒体博主合作,在各类平台宣传畲族文化,助力民俗文化“出圈”。《奔跑吧》“最炫民族风”等两期在景宁拍摄节目收视率居同时段全国第一。

做优“畲剧”,彰显民族文化魅力。将精品“畲剧”作为展示畲乡忠勇精神内涵、畲族歌舞文化的“重要窗口”,深入挖掘浙西南革命精神、畲族历史故事,精心编制《畲山黎明》《畲娘》等一批文艺作品,在畲剧演绎过程中宣传畲族文化。目前,已累计创作文艺精品28个。《畲山黎明》作为代表浙江省唯一参演剧目,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获“优秀剧目奖”等2项国家级奖项。

统筹特色资源,描绘水美乡村“畲风情”。我们挖掘纤夫文化、廊桥文化等特色水文化底蕴,开展“水美乡村”品牌化建设和“畲韵幸福河湖”全域化创建,将小溪沿线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畲族婚嫁表演等元素充分融合,培育水旅融合发展经济带,加快水美乡村串珠成链、连片成网。目前,全县共打造畲族廊桥、《千峡湖》歌舞剧等水生态文化产品45个,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省级美丽河湖7条。

猜你喜欢

景宁畲族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在公园里玩
畲族三月三
畲族民歌
景宁金钟雪梨种质资源调查与后续利用探讨
景宁县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