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语文教学为例

2024-05-21王晓丽

杂技与魔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吴桥杂技表演杂技

文|王晓丽

杂技起源于人类劳动,其实质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杂技正是与传统文化相交融,才更具艺术魅力。2006 年,吴桥杂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繁多的名类外,独特的文化更让吴桥杂技充满了艺术气息。明代大学士范景文在《游南园记》中记述杂技表演“见马上起舞,或翻或卧,或折或踞,或坐或骑,或抢或脱,或跃而立,或顿而侧,时手撒辔,时脚蹑靴,时身离蹬,以为势脱将坠矣,而盘旋益熟,观者无不咋舌,而神色自差矣”。“翻、卧、折、踞”等十几个动作描写让一场杂技表演鲜活相传,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但就目前现状来说,杂技演员的语言文字水平亟待提高。笔者认为,杂技学生如何上好语文课,增强表达艺术,提高文字水平和写作能力,是杂技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短板,有待解决。

一、杂技教育中的语言文化基础

杂技文化有着雄厚的语言文化基础。一是杂技文化历史悠久。宋代之前,杂技(当时叫“百戏”或“乐舞百戏”)一直是供统治阶级娱乐的宫廷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文化不断发展,宋词、元曲和戏曲的兴起,对杂技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从宋代开始,杂技艺人逐渐走向市井民间,杂技也随之在民间盛行。明代之后,杂技表演走向兴盛,创作出很多优秀的表演节目,如《仙人摘豆》《五禽兴旺》《百鸟朝凤》《飞鼠盗粮》等。这些节目仅从名称来看,就能感受到语言文化之美,这种美更让杂技表演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是杂技文化底蕴深厚。杂技走向民间,除了技艺表演形式外,还有一种形式是“卖口儿”。“口儿”就是艺人在表演技艺的同时所说的配场话语,其实质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字表达形式。比如,吴桥杂技艺人卖的“口儿”就有三种形式:一是艺人们在经年累月的演艺生涯中自己创作并传授下来的固定“口儿”;二是韵脚、框架、结构固定,个别的词句根据艺人的表演情况和场子上的观众反应,即兴创编补充的“口儿”;三是在表演时即兴编讲的“口儿”。各种“口儿”中孕育了独特的杂技文化底蕴,让杂技表演更加声情并茂、妙趣横生。

三是杂技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新中国成立后,杂技受到了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比如,1987年创办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经过30 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外杂技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更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又如,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被文化部批准为国际杂技艺术培训中心,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二、杂技教育中的语文教学现状

1.语文课程特色不足。当前学习杂技的学生年龄普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段,而杂技教育属于小众群体职业教育序列,既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又必须遵循义务教育的相关规定。但是,目前杂技学校语文教学全盘照搬义务教育规定的内容,教学过程仅仅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上的培养相对欠缺,并没有针对杂技艺术的专业特色开展语文教学。

2.语文教学成绩欠佳。不可否认,当前家长普遍热衷于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并非是第一选择。因此,送至杂技学校接受杂技职业教育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大都欠佳。由于杂技学校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并没有针对性与侧重点,且学生的学习的能力不足,学习时间和精力也不足(杂技学校文化课教学占比30%),所以大多数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比如,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八年级2023 年期末考试优秀率仅有12.5%,及格率仅有37.5%,远远低于义务教育普通学校水平。

3.语文教育基础薄弱。广义的语文教育从“咿呀学语”开始,父母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幼儿园的启蒙教学对孩子日后的学习也很重要。从吴桥杂技学校招录的一年级学生来看,他们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孩子也疏于教育,其中少数孩子不会写自己的名字,甚至有的孩子不认识自己的名字,很多孩子连“a、o、e”都是初次接触。而义务教育阶段同龄的孩子几乎都认识汉语拼音,能够简单地组词、造句,能认识并写出自己的名字。由此可见,杂技教育的语文教育基础较薄弱,起点较低。

三、关于杂技教育中语言文化教育的建议

1.适应杂技教育实际。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曾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教师要“为掌握而教”,学生要“为掌握而学”。杂技语言文化教学应走出义务教育按部就班的“刻板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文化情感。例如,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设备,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成语故事、论语故事教学,爱国主义电影赏析,人文、科普、知识等类型的纪录片欣赏等,让学生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爱上语言文化,爱上语文教学;同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杂技艺术的专业知识,也要让他们接受到符合其自身实际的语文知识和审美教育,以提升其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成长为一名技艺与文化并存的优秀杂技演员。

2.鼓励开展教学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指出,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杂技学校的语文教学一要勇于面对基础薄弱、起点较低的现状,立足于学生特点,编制贴合杂技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制订符合学生现状的考核方式和标准;二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三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馆,让学生在练功之余,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放松身心,在阅读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学习、爱上语文、爱上传统文化。

3.借鉴武术文化精髓。杂技教育和武术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但是笔者认为,在语言文化教育方面,杂技教育还稍显落后。比如,在杂技教学和表演中,杂技动作都是一些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如“手传脚接”“扒拉范儿”等,虽然形象自然,但缺乏语言美感,更缺乏文化底蕴。相较之下,武术的“横扫千军”“力劈华山”“白鹤亮翅”等,就赋予了简单武术招式以文化内涵。因此,杂技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可以充分吸收借鉴武术教育的经验,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用优美诗句、成语、俗语描绘他们的训练动作和演出的节目,让杂技训练和演出展现出更多文化魅力。

猜你喜欢

吴桥杂技表演杂技
杂技表演
吴桥杂技团青岛巡演
浅析创造力在杂技表演中的作用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观大型杂技历史剧《江湖》有感
首届中国吴桥江湖文化节领衔景区“五一”演出
老鼠演杂技
文化惠民的“吴桥经验”
安全行驶千万不能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