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

2024-05-21陈茜肖世勋中共安徽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党校安徽省农村与社会科技发展中心

安徽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创新型县域安徽省

文/陈茜 肖世勋(.中共安徽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党校;.安徽省农村与社会科技发展中心)

2018 年,安徽省启动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近年来,全省创新型县(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提升了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增添强劲动能。截至2023 年底,全省共获批建设8 个国家创新型县(市),总数居江苏省、浙江省之后,与湖北省并列,居全国第3 位。同时,安徽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建设27 个省级创新型县(市)。

一、安徽省推动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1.坚持党建引领,组织领导体系健全

创新型县(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逐步建立有利于各类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全省35 个创新型县(市)均建立了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其中18 个县(市)由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任双组长,其余县(市)由县(市)委书记或县(市)长任组长。各县(市)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专人干”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组织领导体系,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任务高质量完成。

2.明确建设主题,科技创新特色鲜明

各县(市)根据自身产业特征、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等基础条件,科学选定建设主题。全省有30 个县(市)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建设主题、5 个县(市)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为建设主题。

安徽省第一批国家创新型县(市)之一的界首市,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建设主题。界首市地处皖西北边陲,曾是省级贫困县,在创新发展中面临着缺科技创新资源、缺重大产业基础、缺科技创新人才、缺科技金融支持的困境。界首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为契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界首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稳定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接近50%。

安徽省第二批省级创新型县(市)之一的岳西县,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为建设主题。岳西县是全省唯一一个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纯山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五区”于一体的县。近年来,岳西县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两山”共生之路、转化之路、统一之路,探索出绿色银行、生态延伸、生态惠益等转化路径。岳西县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在全省率先推行“林长制”,落实“河长制”,坚持水中问题岸上治、山上问题山下治,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农村“三大革命”,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生态功能区考核稳居安徽省前列。

3.紧扣企业主体,创新环境日益改善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能够让科技创新离需求更近、离实用更近、离产业更近,从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安徽省第一批国家创新型县(市)之一的宁国市,大力实施主体培育工程,增强创新动能。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出台《宁国市“五大倍增”行动计划》《宁国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举措》等政策,按照“技改升级一批、招商引进一批、孵化培育一批”思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先后争取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41 项,成功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 家、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7 家、省“专精特新”企业55 家。推动“宁国制造”向“宁国创造”升级,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累计达192 项。

4.推动创新发展,经济社会效益良好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安徽省创新型县(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安徽省第二批国家级、第一批省级创新型县(市)之一的肥西县,加快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增长稳定、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活力增强、保障有力”的良好态势。2022 年,肥西县域综合实力实现新攀升,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68.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县域首位,综合实力稳居全国50 强。

5.强化成果转化,城乡融合统筹发展

坚持科技成果“进园入县”,充分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作用。安徽省第二批省级创新型县(市)之一的休宁县的休宁松萝、五城茶干、蓝田花猪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泉流水养鱼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休宁县是“中国山泉流水养鱼第一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不足

全省尚未设立创新型县(市)建设专项资金。部分县(市)政府的科技投入和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明显不足,远远达不到规定的比例。创新型县(市)建设专项政策不够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型县(市)的建设和发展。

2.企业创新实力不均衡

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少数龙头企业,且部分企业过分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缺乏长远战略规划。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没有真正树立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理念。

3.高端人才引进困难

由于县域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尚未健全,且缺少重大科技项目和平台支撑,难以吸引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到县(市)创新创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特别是缺少行业领先的关键性技术领军人才。

4.创建工作协同联动不够

部分县(市)的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落在科技管理部门,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三、深入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1.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作为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前提条件

要加大政策引导和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带动金融资本投向县域科技创新事业。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督查评估体系,定期对创新型县(市)建设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和考核评估,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2.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有力保障

县(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在引进扶持领军企业的同时,也要为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创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

3.一体化推进乡村振兴,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创新型县(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技术密集型农业,是由现代种植业、养殖业、精深加工业、服务业等多种产业构成的综合体系,要注重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

4.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培育县域特色产业作为创新型县(市)建设的主攻方向

坚持“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原则,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链优势企业,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跃升。

5.协调省市县产业布局,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创新型县(市)建设的重点任务

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工农城乡关系,坚持把工业和农业、城镇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把县城作为切入点,以点带面,以城促乡,推动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6.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把科技成果“进园入县”作为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有效手段

要着眼于服务资源下沉和服务能力提升,构建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组织。把园区和县域发展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战场,促进科技计划成果“进园入县”,推动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创新型县域安徽省
成长相册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