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倾听与表达的课堂文化构建
2024-05-20沈素兵
■沈素兵
基于倾听与表达的课堂文化,强调从“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出发,是“尊重、安全、合作、深刻”的课堂价值理念、行为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总和。近年来,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初级中学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开展“活学课堂”校本研究,对“基于倾听与表达的课堂文化构建”做了有益探索。
一、“基于倾听与表达的课堂文化”的核心理念
尊重,是尊而重视,平等相待的心态及言行,表现为师生、生生间相互倾听他人心声,构成平等交往、平等对话的关系,它是高品质倾听与表达的基础。
安全,指学生在课堂上所感受到的心理安全,是学生不焦虑、不恐惧、不孤独,遇到挫折主动应对的积极心理状态。建设具有安全感的课堂,是课堂倾听、表达的基本要求。
合作,是指有共同使命任务和运行机制的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学课堂”有多样态的分组方法,分组学习是倾听与表达文化建设的基本载体。学校不拘泥于“分组围坐学”,或把学桌摆放成“圆形”“U字形”;能坐着讨论,也可以站着交流、争论。机制健全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间交往对话、倾听表达的范围和频次。
深刻,是倾听与表达品质的核心指标。我们设计了《“活学课堂”观察评课表》,其中第5 点“点评互动”,要求教师有效串联、追问、拓展、归纳,引发学生相互“对抗”、踊跃展示、大胆质疑,避免交往对话的“形式化”“肤浅化”。
总之,尊重是基础,安全是底线,合作是载体,深刻是目的,它们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构成了基于倾听与表达的“活学课堂”文化的核心理念。
二、构建“高品质倾听与表达”的课堂教学模型
教学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这种过程性学习是在同他人,尤其是在同伴间的交流对话中实现的,可根据不同场景、不同类别课堂教学特点,构建适合基于倾听与表达的课堂文化的主要教学模型。
“断言—修订”交往对话中的倾听与表达。断言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概念,用在课堂教学中表示一种预期的结果;修订是对预期结果进行不断改进。如学习《等边三角形》这节新课,学生在复习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尝试给等边三角形下定义,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第一次断言;然后小组交流,得到初步结论,这是第二次断言;再到班级展示,教师不急于赞同或者反对,而是引导学生倾听、补充、完善,最后形成等边三角形概念,这是通过交往对话、论证批判后的第三次断言。
“实践—构建”交往对话中的倾听与表达。认识是基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得到构建的,学科实践是“活学课堂”学习方式变革的核心。学科实践并不是抛弃知识,而是强调通过实践获取、理解与运用知识,倡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构建、巩固、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
“创作—展示”交往对话中的倾听与表达。该模型主要用于音乐、美术、信息科学、劳动技术、文学、社团创作等场景。
基于倾听与表达的教学模型设计与应用,关键在于让学生获得参与倾听与表达的实践机会,并将尊重、安全、合作、深刻等核心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
三、“基于倾听与表达的课堂文化”构建策略
探索基于倾听与表达的主要教学模型,既为了适应不同内容、不同场景、不同课型教学特点的要求,也是构建高品质倾听与表达课堂文化的重要路径。为此,马塘初中从倾听和表达两个维度,寻求基于倾听与表达的课堂文化的构建策略。
1.构建高品质课堂倾听文化,让师生安心倾听
高品质的课堂倾听文化,其特点是安全、和谐、民主,教室里弥散着温暖、润泽、包容、尊重、共情、深刻的味道,师生都是安心倾听者。对老师而言:
争做“倾听的示范者”。一节数学新课,教者由实际问题引出数学问题:“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学生回答说是“全等的”,教者追问:“这个问题如何验证呢?”教室里陷入沉寂,大家都沉思起来。教师默默倾听这种安静,虽然只有七八秒的留白,但能让学生倾听自己的内心,与自己的知识、经验、方法进行深度对话,这一过程实现了教者的“倾听”,走向了学生的“深度倾听”。
建设“润泽的课堂”。为了解决课堂倾听与表达的质态问题,让学生在课堂“活跃”起来,思维“深刻”起来,师生“互动”起来,教师要营造民主、包容、润泽的“活学课堂”,鼓励学生“不着急,慢慢说”“即便是错误的,也可以大声说出来”等。
引导“深入的倾听”。教师追问是引导学生深度倾听的常见形式,如“除了这个角度,我们还能从其他角度回答吗?”“这位同学回答的要点是什么?”“两位同学的回答区别在什么地方?”等,引导学生安心地听,深入地思考。
2.构建高品质课堂表达文化,让课堂灵动起来
高品质表达意味着自信大胆、深度思维和逻辑缜密。以表达为“支点”,打破“沉默”,是课堂表达文化建构的基本策略,能让课堂生动、互动直至灵动起来。
落实“限时讲授”要求。“限时讲授”强调控制讲授时间,要求教师针对学情,紧扣重难点,引导启发、精准点拨、启迪思维。基于教师讲得偏多或“一问一答”的单一教学方式还存在于教学现场的现实,学校坚持把“限时讲授”作为课堂教学一项基本要求,即要求教师一节课连续讲授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累计讲授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确保学生思考与活动时间,让学生有时空从容倾听、充分表达。
学会表达的方法和技巧。在尊重、安全、合作、深刻的教学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习得表达的方法和技巧,从站直说响“敢表达”开始,到“能表达”,即能够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再到“善表达”,即用一段话有理有据地规范表达,甚至形成带有深度理解的情感表达、综合表达。
提升表达的水平和品质。不仅仅是说完整、说科学,还得有启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教师通过高品质表达来支持学生的思维发展,这种表达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再现情境,用问题去勾连、激发、拓展,引导学生再思考、再认识、再发现,促进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
2023 年,教育部发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意味着教育改革继续向课堂纵深发展。只有让课堂文化完成现代教育理念的彻底更新,才能让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这便是“基于倾听与表达的课堂文化构建”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