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笃行 见证江河
2024-05-20◇纪平
◇ 纪 平
2014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就保障国家水安全发表重要讲话,开创性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这是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根植于对新老水问题交织作出的科学判断,是新时代治水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中华民族治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时间标尺镌刻治水十年的认识跃升、实践变革和显著成效。如今,神州大地上,联网、补网、强链,建设中的国家水网,律动着水安全保障的每一寸脉搏;涓涓清流汇入千家万户,城乡同饮放心水;一条条幸福河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日常;川涧溪流、鱼翔浅底,活水绕田、岁稔年丰……锦绣山川,江河安澜,水美人和。
十年,足以成就一场历史性变革。新常态下,把水置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量,“有多少汤泡多少馍”,明确上限、划定红线、守住底线,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系统性变革。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统筹加强需求和供给管理,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全局性优化。“预”字当先、以防为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引航定向,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四预”应用取得突破,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新发展理念引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确立国家“江河战略”,以大江大河为依托,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江河湖泊面貌实现历史性改善,在系统观念中建构河流伦理,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十年,向“新”而行从未停歇。国家水网建设扎实推进,水利建设年度完成投资迈上万亿元台阶,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体系逐步构建。河湖长制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成熟,推动实现河清湖晏、面貌焕新;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节水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节水综合体系加快构建;水价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拓展,与投融资相适应的水价形成机制得到深化。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开启流域立法创新之路,良法善治守护江河湖库,提升水治理能力。科技创新引领驱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全面推进,赋能水利治理管理;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关键领域攻坚克难,推动创新链、转化链、产业链、应用链融合发展……创新主线愈加突出,顶层设计、系统配套、整体推进,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中积厚成势,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协同高效。
十年,留下深刻的实践启示。坚持问题导向是赢得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聚焦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奔着问题去、对准问题干,在解决问题中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既立足长远谋战略,也着眼当下抓笃行,钉子一个个钉,“硬骨头”一个个啃,治水思路一以贯之,治水成就日积月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对水利的现实需求、最迫切的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水利高质量发展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新期待。
十年笃行,见证不凡;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本刊本期开始持续推出“治水十年:变革·创新·启示”专题,邀请行业内外专家学者共话十年治水的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记录历史,观照现实,启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