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树造林技术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展必要性及具体应用

2024-05-19余翠红

种子世界 2024年4期
关键词:林业资源病虫害

余翠红

摘 要:近年来,我国对林业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工作极为重视,为构建新型林业经济发展体系,林业部门加快创新相关技术,推动林业资源保护发展,促进规划建设工作取得成效。文章将以植树造林技术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为研究对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产品的需求,不断改善林业环境,为技术应用提供便利条件,从而推动植树造林技术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病虫害;林业资源;植树造林技术

植树造林技术的运用有效增加我国的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顺应时代绿色发展的要求。林业部门根据林业建设现状,加大技术运用力度,充分融合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保护树木健康生长,免遭病虫害的侵袭,提高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

1 植树造林技术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展的必要性

植树造林技术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相同的目标,提高林业资源的建设效率,促进林业资源的保护,增加绿化面积。两种技术在各自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势,推动二者的协同发展,加强技术运用势在必行。首先,两技术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提高苗木存活率,增加绿化面积。植树造林技术一般使用根苗造林法、播种造林法与分殖造林法,有效提高苗木的存活率。技术人员根据要求,为技术运用创造有利条件,对苗木进行处理,保证苗木根系的完整性,使其生长发育水平得到提高,苗木存活数量大幅度提升。而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栽种的苗木进行处理,有效驱除虫卵与病害,帮助苗木度过艰难的生长发育期。两技术的协同发展与运用,有效提高苗木存活率,促进林业资源的建设。其次,有利于丰富技术理论体系,促进技术创新发展,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林业建设中,先进技术的作用极为关键,加强技术保护是推动林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技术应用程度的加深,技术逐渐成熟,并积累较多工作经验,为技术体系形成提供保障。最后,有利于实现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减轻环境负担,缓解国家环境治理的压力,促进绿色经济建设。植树造林技术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协同发展,解决复杂环境林业建设的难题。尤其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区域,加强林业防护体系建设,有效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保障该地区人民生命安全。

2 植树造林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是植树造林技术应用的重要体现,在杂草、杂木清除,土壤翻整与配套设施建设上有着广泛应用。首先,技术人员结合工作方案,对各项工作指标进行了解,以提高苗木存活率为目标,积极开展土地平整工作,促进造林工作建设。林业部门在土地平整中发挥协调、组织的作用,加强土地治理工作质量,减少整地环节,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土壤翻垦面,为植树造林技术应用创造有利条件。例如,技术人员结合要求,明确林地土壤翻垦的深度,将深层土壤翻到表层,在太阳光紫外线的充分照射下,将土壤中的微生物杀菌。同时,深层土壤的物质成分较多,经过太阳光的照射,土壤肥力增加,有效减少后期施肥的数量,降低植树造林的成本。林业部门根据林地种植面积,科学制定土地平整的规划方案,在局部地区进行整地,各部门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实现整地目标,为苗木栽培创造有利条件[1]。其次,林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调查,并制定实地考察规划,对土地平整工作质量进行检查。例如,调研区域的种植土壤清洁工作不到位,杂木残留在造林地中。工作人员根据要求立即进行重复清理,直至满足造林地建设的要求方可。另外,苗木种植的环境在技术人员的实地检测下,对土壤条件进行了解。不同种类的苗木所需的土壤条件不同,根据科学的规划要求,调整土壤种植条件,满足植树造林技术的运用需求。最后,技术人员对配套设施进行检查,尤其是土壤、水源与温度,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协调配置,保证植树造林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2.2苗木栽培

苗木栽培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播种法、栽植造林法与分殖造林法。三种方法是植树造林技术的主要内容,为苗木的健康成长提供基础保障。首先,土地平整完成后,苗木栽培的條件充足,技术人员根据林业规划方案,确定栽培树木的种类,便于开展后续苗木栽培工作。不同种类的苗木所采用的栽培方法不同,在直接播种过程中,技术人员将处理后的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中。直接播种的方法较为简单,步骤较少,在大面积造林地播种中较为常见。例如,播种人员在苗木栽培前,明确工作重点,对苗木种子的品质进行控制,遵循高品质原则,不断创新种子技术,提高技术应用标准,优化造林地管理措施,降低不良因素对直接播种方法的影响[2]。其次,栽植造林法对种子的要求没有直接播种严格,相反,在环境的稳定性上提出较高要求。地域适应能力较强的苗木在栽培中的效果更好,技术人员按照要求栽植,能够有效减少种子的浪费。同时,工作人员运用先进栽培技术,降低苗木的损伤率,对栽植的区域进行充足地浇灌,为苗木生存与成长创造有利环境。另外,在细节方面多加注意,主动对苗木进行培育,结合造林地地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极大地提高育苗培种的效率。例如,分殖造林过程中,技术人员对苗木的器官进行科学培育。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增加绿化面积,促进林业建设。最后,技术人员根据树种的优质情况,不断创新植树造林技术,采用穴播、撒播、块播、条播等多种形式进行播种,使不同树种充分适应多样化的土壤环境,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

2.3林区防护

林区防护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充分借助植树造林技术,提高林区资源的保护力度,排除林区安全隐患,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林业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不断提高林区安全防护质量。林业资源的保护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重视,通过注入大量资金的形式,加强对林区防护工作的管理。例如,某林业地区在资金与技术人员上得到上级领导的帮助,利用大量资金构建林区防护体系,并健全防护措施,更新防护手段,形成良好的林区防护意识。林业部门工作者按照要求,将林区防护体系建设所需的资金上报。政府部门将林业防护工作产生的费用充分纳入到财政预算中,主动解决林区防护资金的问题。同时,林业部门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技术人才具备专业素质,能够有效解决林区安全防护的问题。在林业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优化人才资源的使用,维护林区安全,提高植树造林的效率[3]。其次,林区防护系统引入大量的智能设备,技术人才上岗前,加强技术实践。在人才的操控下,实现林区防护智能化发展。例如,在林区出现乱砍滥伐的事件,智能化设备立即发出警报,技术管理人员及时到位,减少日常排查时间。并按照林区防护规定,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罚,保证林区资源安全。最后,植树造林技术人员在日常种植中,对区域进行实地勘察,发现自然隐患及时上报、调整,降低不良环境因素对林区的危害,积累更多植树造林技术的应用经验。

3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加强虫害监测与苗木检疫

虫害监测与苗木检疫是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技术人员树立科学的防治思维,从源头加以治理,有效缓解病虫害防治压力,促进林业资源的安全保护。首先,林业部门引入先进监测设备,根据设备的监测范围,合理安装设备。监测设备科学安置,对林业病虫害进行监测,日常生成监测报告,帮助技术人员有效掌握病虫害的发生种类,便于实施针对性治理,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例如,某地区病虫害监测报告显示,蛾类害虫经常啃食苗木的叶片,严重影响苗木的健康生长,且数量持续增多。结合虫害监测报告的信息,技术人员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在蛾类害虫数量较少的时间段集中防治。防治手段较为先进,防治区域较小,虫害的防治效率较高,满足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的需求。其次,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进行日常的苗木检疫,尤其是交通要道,根据当地有关部门的要求,保护当地苗木生态系统的安全,加强对来往苗木的检疫管理。例如,某地区林业部门在交通主干道位置设置检疫站,对来往运输的森林植物进行检疫。坚决防止进出车辆携带病疫,发现问题及时举报,保证林业资源的安全保护。最后,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结合虫害检测与苗木检疫工作经验,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议。林业部门定期开展会议,对建议、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明确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优势,切断林业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保证林业建设工作稳步前进。

3.2建设林业自我保护体系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中,技术人员树立科学的防治理念,充分利用林业生态系统,提高系统的自适应与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小型生态系统,强化林业苗木病虫害防御能力。首先,技术人员提出林业自我保护体系建设理念,通过多样化种植林业苗木,不断培育新品种的形式,实现小型生态系统的建设。例如,技术人员利用种植方式,对不同种类的苗木作出分析,构建科学的培育方案,对树木进行科学养护,使其形成抵抗力。林业资源丰富,物种数量较多,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一旦出现苗木遭受病虫害侵袭的现象,林业生态系统会开启自我保护与调节的模式。例如,患病的树木传染性较弱,系统对病虫害充分适应,切断其传播途径,保护林业资源的安全。其次,多样化的种植方式与种植物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例如,相较于单一物种的造林地,形成自我保护生态系统的林区,树木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病虫害问题时,小型生态系统中的苗木更能够存活下来。另外,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加强对生态系统下的树木进行管理,通过给予充足的树木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形成不同类型的树木特征。技术人员不断培育新的树种,丰富小型生态系统的组成,增强苗木的自我保护能力。林业部门根据技术人员制定的树种培育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专家审核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最后,技术人员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苗木种植方式,促进林业自我保护体系建设,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水平。

3.3化学方法防治病虫害

化学防治是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使用化学药剂的形式来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防治效果极强,得到广泛使用。首先,技术人员根据病虫害监测报告,了解林区病虫害特点。化学药剂的喷施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大面积的喷施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技术人员需要控制药剂的使用量。例如,根据有关部门要求,技术人员配制一定浓度的杀菌剂进行预防,对目标区域进行喷施,有效杀除病虫卵,保证林木的生命安全。尤其是高温多雨季节,技术人员依据专业知识与病虫害防治经验,提前进行化学药剂配制。并在雨季后进行喷施,将滋生的细菌与虫害有效杀除,保证林业资源的安全。其次,化学药剂预防工作完成后,技术人员根据病虫害特点进行病虫害治疗。例如,某林区在化学药剂预防后,仍然出现食叶害虫,对苗木的叶片啃食,严重影响苗木的健康生长[4]。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根据虫害的范围,对虫害的规模进行判断。并使用吡蚜酮乳油与敌敌畏乳油进行药剂配制,使用无人机在虫害区域进行喷洒。最后,监测人员日常观察报告信息,对药剂效果进行检验。发现药剂防治效果较差,立即更换阿维菌素药剂,并在叶面喷洒,有效杀除食叶害虫。

3.4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

相较于化学方法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对环境无任何不利影响。技术人员根据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理论知识,利用病虫害的生物特性,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防治,有效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首先,针对部分虫害问题,技术人员使用细菌与微生物进行防治。例如,将白僵菌喷施在患有毛虫病的苗木上,毛虫体内的营养会被吸干,从根本上解决苗木毛虫病的问题。生物方法的优势在于专业性较强,用来解决病虫害的措施不会对原有的生态产生影响,甚至会有益于苗木的生长,促进林业资源的保护。其次,根据生物天敌的特点,技术人员采用益鸟防治的手段,有效解决造林地害虫泛滥的问题。例如,常见的啄木鸟是一种益鸟,它能帮助树木摆脱害虫的困扰。技术人员制定科学的引入计划,有序投放益鸟,帮助树木治病[5]。啄木鸟能够将潜藏在树干内部的害虫清除,维持造林地生态平衡,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维持林业的良性发展。最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害虫的生物习性与生理特点,采用性诱剂的形式,造成害虫性别比例失衡,减少其繁殖速率,保证林业安全发展。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对植树造林技术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详细描述二者协同发展对林业建设的促进效果。同时,运用植树造林技术进行土地平整、苗木栽培与林区防护。并运用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强虫害监测、苗木检疫,构建林业苗木的自我保护体系,加强生物与化学防治实现林业资源的保护,促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小霞,王黎龙.试析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23(29):49-51.

[2]邵长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及防治措施探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09):282-284.

[3]熊伟.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及策略[J].当代农机,2023(08):79+81.

[4]王蔚芃.植樹造林程序与林业病虫害防治初探——以大兴为例[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08):22-24.

[5]郭海霞.祁连山保护区林业常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探究[J].广东蚕业,2023,57(08):47-49.

猜你喜欢

林业资源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矮砧密植苹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葡萄采收后 病虫害防治莫忽视
浅析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的管理
关于林业造林技术的研究
对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