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病虫害防治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4-05-19杨居一

种子世界 2024年4期
关键词:苗木培育病虫害防治

杨居一

摘 要:林业活动是木材生产的重要保证,其主要经营目标便是调节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由于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从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入手,提高幼苗成活率,改善土壤环境质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林场管理者要在树木栽种以及造林计划制定时,为树木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本文从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出发,了解林业苗木培育流程,提出有效的林区病虫害防治策略,旨在增强林业苗木培育水平。

关键词:苗木培育;林区生产;病虫害防治

森林资源对当前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能全面推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经济以及发展水平并不相同,内部存在的问题也存在差异,技术人员要在造林活动中重视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的应用,明确其重要性,获得良好造林效果。

1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

1.1选址整地

林区土壤情况将会对植株培育造成直接影响,工程技术人员应在全面分析林区种植要求后,依据植株生长特性完成培育土壤选择工作。大部分幼苗在生长过程中较为脆弱,技术人员应实施针对性养护工作,确保植株可以健康成长。

首先,技术人员应全面分析种植区域的光照条件,为植株选择具有充足光照的区域来完成育苗工作。对于植株幼苗而言,过强的阳光会导致植株出现枯萎甚至死亡等情况。因此,技术人员应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到植株表面。其次,技术人员应开展严格的水分管理,全面分析种植区域附近的水源,选择靠近河流或湖泊、能自给自足的种植区域,进一步提高植株的存活率,增加植株种植效益。种植区域整体养分也会对林业工程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选择酸碱度适中、能满足植株生长需求的种植土壤。最后,为获得良好的林区工程效益,技术人员需在林区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参考种植区域实际情况,选择能提升种植效益的智能化设备以及温室。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应使用机械整地的手段获得良好整地效果。该技术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手段,能降低林业人员作业强度,提升林区整地效率。但由于林地专用整地设备费用较高,并且该类设备只适用于较为平坦的林区,部分道路崎岖的林区不能使用该类设备完成整地工作。从整地技术类型来看,其存在机械全垦以及机械带垦两种整地方式。对于坡度在10°以下的林地区域,林业人员需使用机械全垦的方式完成整地工作。技术人员要使用整地机械深犁一次,其翻耕深度应在50厘米以上,再充分粉碎土壤内的土块,确保其直径小于10厘米。技术人员需在充分考量造林计划的基础上,设置种植沟,保证沟深在50~60厘米以内,间距在2.5~4米之间。对于坡度为10°~20°的林地区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机械带垦的方式完成土壤翻垦工作。在此过程中,要沿等高线开展整地工作,区域宽度以60~80米为宜[1]。

此外,林区附近的交通情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效益,因此,要保证种植基地周围交通便利,为后续的苗木运输以及销售工作提供保障。

1.2种子处理

苗木种子的处理质量将会直接影响苗木发芽率,因此,技术人员在树种处理前应开展全面消毒,将苗木的根部放置于高锰酸钾溶液内完成消毒工作,灭杀植株根部可能存在的致病菌,为后续苗木培育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提高植株的发芽率,技术人员要使用合理的催芽技术加快苗木的发芽速度,可以將苗木种子放置于温度适宜的清水中完成树种浸种工作,确保树种外皮能经由浸泡工作完成软化。一般情况下,为保证树种的发芽率,应将温水与种子的质量比例控制在2∶1。此外,当所培育的树种外皮较厚时,要适当将清水的温度提升至40~60℃。当外皮较薄时,为避免种子出现损伤,可以将水温降低至20~30℃。为保证种子的发芽率,要将树种的浸泡时间控制在2天内。此外,技术人员应使用沙藏催芽的方式提升树种的催芽率。该技术本质上是将湿润的沙土与树种进行混合,并将其存放于温度较低的区域,直至树种生根。而除蜡、脱脂等技术是指将树种放置于草木灰溶液内,去除树种表面的油脂,使其能尽快发芽。

1.3幼苗播种

为保证幼苗能处于良好生长状态中,首先,技术人员要全面分析幼苗的生长状态以及种植区域的环境,结合实际情况为幼苗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由于育苗基地所处的位置不尽相同,因此,其种植气候、环境等也存在差异。技术人员应先了解育种基地的实际温度、降水量等情况,分析幼苗的适宜播种时间。其次,如果育种基地的温度过低,为保证植株能处于良好生长状态下,需在种植过程中施加一定量的肥料,利用肥料提高种植土壤的温度。如果育种基地土壤温度过高,应在种植区域安装遮阳设备或及时浇水,确保其能在当前种植区域良好生长[2]。

1.4苗木管理

当前阶段,树木幼苗对于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异常天气、洪涝以及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技术人员要按照工程实际要求以及幼苗的生长情况,开展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避免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由于育种基地的土壤情况一般较好,因此容易出现杂草抢夺植株养分的现象。技术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除草工作。同时,在寒潮、高温等极端天气来临时,要及时施行防冻或灌溉措施增强植株抵抗异常气候的能力。当幼苗处于快速生长期时,技术人员要开展科学有效的肥料管理,按照幼苗的养分需求开展追肥工作,确保苗木能处于良好生长状态中。

技术人员要明确肥料对苗木种植的重要性,加大对该工作的重视力度,确保施肥工作能高效完成,利用合理的施肥操作满足植株的营养需求。在全面分析施肥工作情况后,要针对植株的不同生长阶段使用不同的管理手段。例如,可以在幼苗移栽工作完成后的7~10天,依据实际情况追加第一次肥料,满足植株对于养分的要求。在此时间段内,种植户主要使用的肥料为有机肥。与化学肥料相比,有机肥能全面增强植株整体品质,使其能快速生长。一般情况下,种植户使用的有机肥有动物粪便以及腐熟物等,在其使用前,种植户要先将其发酵,再开展施肥等工作。

2林业工程病虫害防治

2.1林业病虫害检测

林业工程中的病虫害监测工作是确保林区苗木能处于良好生长状态的关键,其能有效完成林区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首先,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及时分析当前林区可能存在的病虫害种类,了解各类病虫害的发展规律以及高发时节,针对以上情况开展短期重点监测预警,及时为林区人员提供专业的病虫害报告,避免因调查疏忽而出现疫病大规模暴发等情况。其次,技术人员要参考往年的疫病扩散情况,了解当前阶段发生可能性较大的病虫害,提出林区主要病虫害防治计划,为后续的疫病防治提供重要参考以及治理流程。最后,技术人应进一步调查林区主要病虫害,制定专门的林区病虫害数据信息库,利用数据信息系统开展病虫害预测工作,提高疾病防治的准确性与实效性,为林区病虫害防治提供帮助[3]。

2.2病虫害检查评估

为全面提升育种基地病虫害防治能力,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林区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开展健全的病虫害防治检查评估工作,优化病虫害防治监督制度,将防治职责落实到林区的每一位人员身上。对于林区病虫害的大规模暴发,要对监督管理不利的地区和人员予以批评,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人员追责。管理层需严格落实病虫害防治任务,密切关注所辖领域内新兴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情况,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2.3林区病虫害检疫

基于林区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强度大、技术要求较高的现实情况,技术人员要遵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完成林区苗木检疫优化活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提高检疫效果。

首先,要加强林区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宣传力度,使用广播、板报、防疫手册以及新兴的网络平台,进一步宣传林区苗木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运用大数据技术将防疫要点以及防疫策略精准推送至目标人群,提升社会各界对于林区病虫害防治的关注程度,优化林区检疫监督流程,确保重大病虫害防控等工作可以顺利完成。

其次,在途经林区的主要路口,需开展严格的防疫管控工作,对进出林区的车辆进行检查,避免重大疫病流入林区。同时,相关部门要提升对市场、仓储单位的管理力度,及时查明流入或流出苗木的检疫情况,运用智能系统完成信息归档工作,避免严重病虫害流入林区。一旦发现严重病虫害,也要第一时间利用信息系统完成病虫害分析工作。

最后,林区管理层要与森林管理、林草等部门团结协作,在全面分析林区实际情况后,建立完善科学的联合检疫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执法工作,确保能及时完成违法操作的检查处理工作。技术人员应利用举报热线以及网络渠道获取违法活动的相关信息,第一时间完成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切断病虫害蔓延途径,确保林区防治工作能常态化稳定完成[4]。

2.4病虫害防治措施

2.4.1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本质上是林业工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病虫害防治手段,其在有效降低病虫害危害程度的同时,具有资金投入量较小、见效快且不受季节限制的优势,在林区病虫害防治中占据了有利地位。但化学药剂的长时间使用会提高林区害虫以及致病菌的抗药性,降低林区病虫害防治效益。未能全部吸收的化学药剂还会对林区附近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当前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人员要在全面考量林区病虫害发生风险的前提下,使用对周边污染程度较小的化学药剂,帮助林业人员掌握正确的化学药剂使用方法,在降低化学药剂污染的同时,有效完成林区病虫害控制工作。

2.4.2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一种新兴的绿色病虫害防治方法,能在降低林区化学污染的同时,有效优化林区的生态环境,确保苗木能在适宜环境下快速成长,形成不利于致病菌、害虫等有害动物生长繁殖的环境,降低病虫害对栽培苗木的影响。

首先,在林区工程建设过程中,需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能全面适宜本地区生长环境的苗木,做好苗木的防疫工作,避免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全新的病虫害,影响林区原有的生态环境。其次,在林区苗木枝条修建过程中,由于该工作一般都在冬季进行,致病菌以及害虫虫卵通常处于休眠状态中,因此,要在该时段去除可能存在病虫害风险的苗木病枝。对于病虫害蔓延较快、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要及时收集林区内部的残枝以及杂草,开展无害化处理,避免致病菌以及虫卵越冬,在第二年对苗木造成严重影响。此外,部分苗木病害与降水有直接关系,因此,要在夏季等降水较为集中的时节,做好林区排水工作,优化种植区域的通风条件,降低苗木附近的相对湿度,避免大规模病虫害的蔓延。最后,應定期完成种植区域的除草工作,优化树木生长环境,消灭残存在土壤内部的害虫虫卵以及致病菌,降低病虫害对林区苗木的影响[5]。

2.4.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本质上是针对林区病虫害的实际特征,利用物理方法完成防治工作。该方法能有效灭杀林区的害虫以及致病菌,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人工捕杀。对于金龟甲等群居且具有假死特性的害虫,要在其繁殖时节使用人工摇晃树木的方式,开展捕杀工作。对于部分在树木根部、树皮内产卵的害虫,可以在虫卵孵化时节使用木槌等工具敲击树干伤疤位置,集中捕杀虫卵。部分害虫喜欢在树木枝干以及树叶位置产卵,技术人员要在害虫繁殖时节开展林区巡查工作,摘除虫卵,利用专业的捕杀工具消灭害虫成虫。

机械杀虫。部分害虫的成虫具有趋光性,技术人员应利用该特性,在林区虫害蔓延较为迅速的区域使用太阳能趋光灯以及杀虫板完成害虫灭杀工作。例如,黑光灯可以有效灭杀螟蛾类害虫的成虫。而黄色、蓝色杀虫板对蚜虫、粉虱等害虫的吸引力较大,应在林区内有针对性地铺设杀虫板,完成物理杀虫工作。

设置物理障碍。技术人员应考量昆虫的繁殖以及生活特性,获得良好的杀虫效果。例如,部分害虫会在幼虫时期生活在树干位置,因此,可以在春季等时节在树木接近地面的位置包裹塑料布或铺设光滑材料,避免害虫幼虫上树危害苗木枝叶。同时,为获得良好的虫害防治效果,技术人员需在秋冬等害虫繁殖时节,在林区苗木根部涂抹波尔多混合液,在提升树木温度的基础上防治害虫,确保林区苗木能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

2.4.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法本质上是利用生物之间的克制关系,运用上位生物灭杀下位生物。其能有效降低害虫、杂草对林区环境的影响。其能在获得良好防治效果的同时,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从应用方式来看,生物防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捕食关系创建生物防治体系。技术人员应在林区有针对性地引入以害虫为食的脊椎动物以及节肢动物,例如喜鹊、山雀等动物群体,其本身便是以昆虫为食的动物,在林业区域内释放鸟类可以大规模捕食害虫,优化森林生物生态环境,提高物种多样性,获得良好的虫害防治效果。

要利用寄生关系创建生物防治体系。部分寄生性的昆虫,如赤眼蜂等,其成虫会在害虫虫卵内产卵,幼虫会取食寄主,能有效防治螟蛾类害虫。茧蜂等昆虫能有效防治白蛾等害虫。

综上所述,林业是我国当前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资源。苗木培育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效果将直接影响树木质量。在林业活动中,完善合理的培育技术能为林场造林提供保障,也是提升树木质量的重要措施。基于此,要严格依据当前环保要求,发挥该苗木培育技术的应用优势,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淑娟.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育苗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的分析[J].河南农业,2023(23):53-55.

[2]苏玉兵.六盘山地区林业工程建设中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03):144-146.

[3]马淑英.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2,12(11):182-184.

[4]李芳花.花卉苗木培育技术及移植造林技术要点探究[J].种子科技,2022,40(21):121-123.

[5]姜云霞.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运用探思[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07):86-88+91.

猜你喜欢

苗木培育病虫害防治
马尾松苗木培育技术要点
盆中丘陵区核桃嫁接苗木培育关键技术
浅谈四川地区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
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营林绿化苗木培育关键技术
探究苗木培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