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主义风格对中国当代插画的影响
2024-05-19张航
摘要:国际主义风格以网格结构、版面标准化、传播速度快的特征闻名,它简明扼要的设计风格适应了当代社会的需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插画作为平面设计的一部分,受到了国际主义风格的强烈影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上升走势,例如扁平化插画的出现。
关键词:国际主义风格;插画;扁平化插画
国际主义风格盛行至今,其格式规范、传播速度快的特征与当今时代完美相融。国际主义风格在设计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后现代主义发展的前身,又延续了现代主义的发展。国际主义风格传入中国激发了中国市场的活力,带领中国品牌走向国际舞台,同时也促进了文化多元化发展。
一、中国当代插画的概念及发展
(一)插画的概念
什么是插画呢?“大概是在用手指或棍棒随意涂画的过程中诞生的,如同语言一样,这样绘制出来的形象在人类的交往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在文字形成之前,这是记录故事和传说的唯一方式。插画的出现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让我们去记录、描述、传达生活中错综复杂的事物。”①
回看中国历史对插画的定义,其被分为两种:狭义和广义。狭义插画概念是指以书本为载体而存在的艺术形式,主要功能是对文字进行解释说明,但这种解释是对插画狭义的界定,它主要是针对书本插画作出的定义。广义插画概念是由狭义插画概念演变而来,在规定的情境中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广义的插画范围涵盖了平面设计中所有图形部分。本文是从广义的角度去分析插画运用的。
(二)中国当代插画的发展
插画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期的插画如唐肃宗时期的梵文《陀羅尼经咒》和甘肃敦煌出土的《金刚般若经》这两幅卷首就显示了中国插画造型的高超水平。在古代,插画多运用于书籍方面,人物造型以版画的形式出现,颜色大多使用墨色。中国古代插画以单一的形式存在,而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革开放,许多行业都开始发展拓新,中国插画也不例外。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插画的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革命文学作品逐渐减少,大色块对比的版画风格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形式的插画作品,以白描人物为主。进入20世纪80年代,文化教育复兴,中国画教育也逐渐复兴,一批有中国画经验的人开始绘制插画。这种插画不同于早期的写实风格,更注重夸张造型和潇洒线条,具有强烈的装饰感。改革开放以来的插画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以工笔插画为主,这种插画以白描为基础,精工设色晕染,画面精致,人物细腻,绘画耗时极长,以王叔晖工笔插画等为代表,如图1所示。二是以张光宇为代表的装饰插画,这种线描在形式上运用不常见,其特色在于装饰性,如图2所示。三是以连环画为代表的插画家程十发,如图3所示。这三种插画以手绘人物为基础,造型准确,色彩丰富,但风格单一。传统的中国版画在20世纪80年代不受欢迎,受“变形”风潮影响,白描插画走上了夸张的路线,通过人物变形和特效来吸引观众。
在20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书荒”局面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呼声,文学翻译在此迎来了高峰,一大批国外书籍中的插画被引入中国。这时的国际主义风格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涌入中国。传入中国的插画以瑞士风格最为显著,其标准化、网格结构、传播速度快等特征受到中国设计师关注并且被大胆地运用。
国际主义风格传入中国,适逢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快速发展。沿海地区率先开放,人们开始接受外来经济和文化观念。此时,国际主义已演变为后现代主义设计,对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被广泛应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香港成为亚洲设计中心,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的设计师开始模仿并尝试将这种风格引入中国内地的设计领域和教育领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主义风格推动了中国老品牌走向国际市场,逐渐进入消费者视野。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插画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中国插画风格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吸收了国外插画,如美国的波普风格和荷兰的风格主义,为本土插画师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电脑制图逐渐取代传统手绘,为插画创作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一变革对插画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插画师不断探索新的风格和技术。在这个时期,绘本风格和肌理风格等新风格逐渐崭露头角,为插画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技术发展与国外影响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插画风格得以迅速发展,呈现繁荣的景象。
二、国际主义风格对中国当代插画的影响
(一)优势
1.造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一个新的术语“扁平化”应运而生。扁平化图形着重于色块之间的组合,其规整性比早期人物造型规整性更强,线条外观以曲线和直线为主。在当今插画造型领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实的人物造型,注重对细节的刻画;二是扁平几何的人物造型,这种风格更加注重简洁与抽象。随着扁平化的发展,插画造型逐渐从写实转向几何化的概括形。几何化的概括形不仅丰富了以具象为主的人物造型,还催生了许多夸张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动作。为了强调画面的主题,创作者常夸大四肢的比例和动作。这种风格展现出生动、严谨的特点,如图4所示。
2.风格
扁平化插画的崛起,为中国插画带来了颠覆性改变。扁平化插画摒弃了传统手绘人物复杂线条的形式,使插画作品更具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这一风格的源头可追溯至平面设计中的国际主义风格,其标准化和简洁的特性,对中国插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际主义风格为插画领域带来了丰富的表现形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写实人物形象。这种风格既有具象化,也有抽象化,还有现代化,其中,扁平化插画以简洁又不失生动的设计特点备受设计师青睐。这种风格丰富多彩,主题明确,不仅方便人们查找所需信息,而且设计应用广泛。扁平化风格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平面设计以及手机界面等领域,同时把中国的一些老品牌推向了国际舞台,促使中国市场迈向国际化。
3.设计师造型能力的把控
扁平化插画的人物造型以简洁著称,但这种简洁特征并非简单。恰巧相反,它对插画师的造型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插画师需要具备概括造型的能力,同时还要确保其个性与生动性不被改变。这种训练对于插画师而言,实际上是提升造型能力的机会。通过创作扁平化插画,插画师可以锻炼自己的造型能力,提升对形式美感的把握以及对视觉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劣势
1.自身特色被削弱
一般而言,插画在拥有高度规范化的同时就会缺少识别度,而插画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定制”,作品体现了对象的个性和排他性。恰恰在这一点上,扁平化插画风格显得“形单影只”,除了使用纯平面的视觉元素,不采用任何装饰的设计所带来的作品造成了视觉疲劳。当代插画设计理念虽提倡对对象进行规范化处理,但依然会注重对象自身特色的展现。按照这一理念,规范化设计也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故而很难界定当代插画是哪种风格,当代插画的风格是“以人为本”,需要站在受众与市场的角度分析插画的走势。从根本上说,插画发展导向也会对扁平化插画设计风格提出质疑:“繁就必简,简就必繁”,由于扁平化插画已过度呈现规范化,不利于创新和个性发展。带有文化内涵的东西很难通过几何图形来展现,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设计作品文化内涵的缺失。
2.国内文献紧缺
在扁平化插画的研究中,重心多集中在国际主义风格和中国插画的历史文献。目前,中国针对受国际主义风格影响的扁平化插画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少,涉及扁平化插画的视觉语言研究则更少。在中国知网中,关于“扁平化插画”的文章有20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论文有以下数篇:云南艺术学院翟文婷《扁平插画设计研究——以英国网站Every last drop节水项目为例》从扁平化设计风格的成因角度分析扁平化图形的优缺点,研究在扁平化图形影响下的插画设计。苏州大学方心怡在《扁平化设计风格下平面视觉元素的应用研究》中对扁平化设计风格的源头进行了追溯,梳理了扁平化風格的发展脉络。东南大学董甜甜在《当代思潮背景下的扁平化设计研究》中提出以现代设计思潮为背景,从功能美和技术美的角度挖掘扁平化设计的美学内涵。以上文章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梳理扁平化设计的历史脉络,涉及扁平化插画视觉语言的内容大多倾向扁平化风格的研究,鲜少有针对扁平化插画的基本结构、视觉表现、造型文法、具体的色彩搭配方法以及视觉修辞等具体内容的系统性论述。
三、结语
近几年,已有不少设计师开始关注扁平化插画,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插画造型上更注重开发中国特色人物以及地标建筑。例如中国传统戏剧人物造型概括的扁平化造型,再开发为文创产品,在推动消费的同时也宣传了中国文化。近期,受人们高度关注的三星堆出土的夏朝青铜器面具,其许多造型早已摆脱写实性,更多是以简练的几何形表现个性与特色,深受观众喜爱。如何利用国际主义风格快速传播的优点与中国当代插画相结合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当今青年设计师已通过扁平化插画与国际接轨。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当代插画崛起是必然趋势,新时代的青年设计师肩负着发展中国当代插画的重任。
作者简介
张航,女,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扁平化插画。
参考文献
[1]胡庆冉,安宇佳,韩静华.“国潮”背景下的插画设计研究[J].设计,2020(24):130,132.
[2]安宝江,安剑秋.新中国插图艺术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2.
[4]张燕.数字化时代的插画艺术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5]耿健.论数字化语境下插画设计的处境[D].西安:西北大学,2006.
[6]翟文婷.扁平插画设计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6.
[7]梁顺成.国际主义风格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2):79-80.
注释
①[英]劳伦斯·泽阿根:《什么是插画设计?》,张凯作,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第1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