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中的基层建议
2024-05-19
“头过身就过”
要想真正做到战略上的机动灵活,必须有一个柔性的、灵活的、敏捷的、适应性的组织。
长征的时候,红军在组织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敏捷。尤其是扎西整编以后,3万人的红军,除一军团外,其余的各个军团全部取消了师的编制,由军团直接辖团。整编后多余的机关工作人员,也全部下放到团里,充实一线作战部队。
所以红军基本上就是三级指挥体制:中央、军团、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扁平化。而且,中央与军队一起行动,中央做了决策,马上就可以行动,所谓“头过身就过”,机动应变能力极强。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组织中,上下沟通效率极高。一线的信息可以迅速传到中央,一线指挥员的建议也可以迅速成为中央决策的参考和依据,甚至可以在关键的时候改变中央的决策,使得中央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
四渡赤水,从1935年1月19日紅一方面军离开遵义北上,至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止,历时3个多月,辗转5000余公里,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10个团,俘敌3600余人,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在川、滇、黔围歼红军的计划,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四渡赤水是红军赢得战略转移胜利的关键战役。这个胜利,是毛泽东正确领导的结果,而彭德怀在这个过程中既努力贯彻毛泽东和中革军委的战略部署,又从实际出发,前后8次提出军事建议,对毛泽东和中革军委的决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进入决策
红军第四次渡过赤水之后,1935年3月24日晚上,中央给各个军团下达了25日红军的作战部署,是迅速通过遵义和仁怀一线的国民党防御,向西南寻求新的机动,到达黔西和大定地区。
3月25日,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和政治委员杨尚昆给中央致电:目前向西南寻求机动,首先要突破周浑元、王家烈、孙渡几个纵队,对红军来说完成这样的任务很困难。而根据侦察到的情况,乌江上的茶山关、桃子台一线,如有准备,4至6小时即可架设浮桥。所以红军转向东南的乌江流域比较有利。
彭、杨的建议立即为中央所接受,于是才有了四渡赤水之后的南渡乌江。
红军从贵州转战进入云南之后,4月25日和26日,一军团的林彪和聂荣臻接连给中央发了两封电报,指出敌人兵力绝对优于我军,即使打掉它一两个师,也没有办法转变形势。因此红军应该立即变更原定战略,迅速脱离不利地形,渡过金沙江向川西北前进,准备与四方面军会师。
与此同时,三军团的彭德怀也给中央发来电报,建议中央重新考虑红军的作战方向。
中央再次接受了军团长们的建议,放弃了在云南作战的原计划,改为迅速北渡金沙江,转至川西。由此而有了四渡赤水的决定性胜利。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进入决策,决策就不再是某个人或某一小部分人做出、然后交给其他人来执行这样一个僵化呆板的过程,而是一个上下不断互动和反馈的过程。组织也因此可以高效地将一线报上来的真实变动迅速纳入到决策之中,并做出最优选择,从而最大程度保证了对动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回过头来看国民党军队的组织。在云贵川追击红军的国民党40万大军,从指挥体制上至少分成了六级。
蒋介石是委员长,龙云是一路军总司令,薛岳是前敌总指挥,周浑元、吴奇伟、孙渡、王家烈是4个纵队司令,纵队下面是师或者旅,师或旅下面才是团……完全是一个官僚化、刚性化的组织。战机稍纵即逝。前线的情况一级一级上报到蒋介石那里,蒋介石做出决策,然后一级一级地下传到一线部队,战场的情况早就发生了变化。
所以,国民党的部署也就永远要落后于形势一步甚至几步。
在动态和不确定的环境中,柔性的组织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抓住动荡中的机会。而官僚化和刚性化,向来是组织的大忌。僵化的组织在动态的环境中注定会失败,甚至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