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老了,防跌倒

2024-05-19李佳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5期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骨折

李佳

4方面入手,防止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由于骨量降低、骨组织微观结构受损、骨组织成骨及破骨动态平衡遭到破坏,而导致的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通常可在负重劳动、弯腰或跌倒后出现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症状。临床上常通过X射线骨密度检查来确诊。

骨质疏松的老人更容易发生跌倒,且跌倒后极易造成骨折,因此,要想预防老人骨质疏松性跌倒,首先需要预防老人骨质疏松。

1.注重营养摄入。预防老人骨质疏松,建议补充钙质,保证充足的钙质摄入,有利于减缓骨质流失,改善骨矿化,维持骨骼健康。在饮食中摄入含钙物质和充足的蛋白质,坚持低盐饮食,可选择牛奶、虾皮、鸡蛋、豆制品、鱼肉等食物。钙剂选择方面,由于老人胃肠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因此不宜选择碳酸钙等无机钙,而应该选择柠檬酸钙等有机钙。同时做到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碳酸饮料,这些都不利于骨骼健康。抽烟饮酒可增加骨质疏松和跌倒的风险;过量食用碳酸饮料,会影响体内钙和磷酸的平衡,从而降低骨密度。

2.经常进行运动。科学合理地运动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运动过程中肌肉进行收缩与扩张,能够有效刺激骨骼,促进骨质形成,降低骨量流失,进而减缓骨质疏松的进展。老人一般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中低等强度的运动项目。注意避免骑自行车、瑜伽、普拉提等弯曲动作较多的运动。

3.定期进行骨质疏松风险评估、骨密度检测,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目前,我国已将骨密度检测项目纳入40岁以上人群的常规体检内容。合并有脆性骨折史、身高缩短、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还需要接受胸腰椎X线检查。在确诊骨质疏松症后,可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规范、积极治疗。

4.经常晒太阳。平时经常晒太阳能够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和钙质的吸收,建议每天晒太阳20分钟左右。

做到7点,降低跌倒风险

在防治骨质疏松的同时,老人还需要做好跌倒预防,尤其是已经发生骨质疏松的老人,为避免发生骨折等严重事件,需要掌握以下几种跌倒预防方法:

1.日常穿着合适的衣裤、鞋子。日常外出或活动时,穿合身的衣裤,穿低跟、防滑、合脚的鞋,能够防止跌倒的发生。运动时,尽量穿着运动服和运动鞋,保证舒适度。老人在选择鞋子时,尤其需要关注安全性。鞋底应选择纹路清晰,能够起到防滑作用;鞋跟避免太高,低跟鞋能够为踝部提供有效支撑;鞋面的材质应柔软,具有保暖性和透气性,更加舒适;尽量避免需要系鞋带的鞋子,防止鞋带松散而绊倒;选择足弓部位略微增厚的鞋子,在走路时能够起到一定支撑和缓冲作用。除了鞋子外,袜子的选择也很重要,过小会压迫脚的神经和血管,影响脚掌和脚趾的正常功能,过大也会引起行动不便,增加跌倒风险。因此,老人群应选择穿着合脚、轻便、柔软、吸汗、透气、不打滑的鞋袜。

2.提供安全的居家环境。保证老人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及时清除障碍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跌倒的发生。具体如:做好浴室、厨房等容易有水渍的场所的防滑措施,铺防滑垫等;去除厕所等区域的门槛,以防发生绊倒;在客厅、走廊安装小夜灯,方便老人晚上活动,避免因视野不清而发生跌倒;家中物品摆放尽量简洁,避免堆放杂物;必要时可安装扶手。

3.活动时辅助相应工具。老人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辅助器具,如手杖等进行活动。一般常见的辅助器具有:轮椅、手杖、助听器、适老洗浴椅、坐便器等。手杖是最簡便有效的防跌倒工具,能够支撑辅助行走。同时,老人要意识到增龄导致的身体机能退化,在日常活动时如起身、起床、站立、走路时,尽量减慢速度,防止快速活动导致身体不稳而引起跌倒。清晨起床时,可在醒后静卧半分钟,慢起身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放下双脚半分钟,然后再下床慢慢活动。

4.注意用药影响。老人常合并基础性疾病,需要服用药物来控制疾病,在用药期间,老人应注意用药对活动的影响。如服用安眠药、镇静药的老人,应在完全清醒后再活动;服用降压、降糖以及利尿药物的老人,应遵照医嘱,切勿滥用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5.经常锻炼。老人容易跌倒与平衡力下降有关,通过运动能够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提升平衡能力。因此,老人还需要经常锻炼,规律、适度地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做拉伸、踮脚等动作,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

6.雨雪天出行提高注意。雨雪天路滑,容易发生跌倒事件,老人外出时应多加注意,走路尽量两脚分开,走路步幅宜小,避免滑倒。

7.积极治疗相关疾病。骨骼肌肉疾病、眼部疾病、精神神经疾病、前庭功能疾病等均可在日常生活中引起跌倒事件的发生,老人应积极接受疾病治疗。如果发生跌倒,应及时告知家人或医生。

正确处理,避免再次骨折

即便采取了预防措施,但很多情况下跌倒仍然无法避免。当老人发生跌倒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老人出现突发跌倒时,家属和周围人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首先应确保老人安全,检查老人是否有明显的受伤或不适迹象。

2.如老人出现肢体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现象,应立即拨打120,将老人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在跌倒受伤后随意搬动老人,切勿自行诊断或处理,以防止延误治疗时机或加重病情。

3.老人应在医嘱建议下,积极配合治疗与康复,家属应协助配合治疗,督促老人按时服药,定期接受复查,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4.在老人治疗和恢复期间,家属给予其充分的支持与关爱,鼓励老人积极参与康复治疗,树立治疗信心。

此外,老年骨质疏松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而且一旦发生骨折后,再发生骨折的风险较高,对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产生严重影响。对此,可通过一些康复训练措施来促进老人康复,降低再次骨折的发生风险。

1.肌肉强化训练。肌肉强化训练能够增强肌肉强度、力量、耐力,提高骨骼稳定性,增强骨密度。骨质疏松患者最怕跌倒,应以锻炼下肢肌肉力量为主,可通过直腿抬高、静蹲、提踵等方式进行下肢肌肉力量的运动。

2.平衡训练。通过平衡训练能够提高老人抗跌倒能力,可通过闭眼单腿站立、提踵踮脚等平衡训练,每周可训练3天或以上。

3.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能够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身体灵活性。主要训练有拉伸运动、瑜伽等,注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证自身安全。

猜你喜欢

骨密度骨质骨折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骨质疏松知多少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