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障碍的疾病及防控措施研究
2024-05-18庄宝策吉林省永吉县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中心
文│庄宝策 (吉林省永吉县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中心)
猪繁殖障碍是造成养猪业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着猪的繁殖效益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和兽医师进行了广泛研究,探索猪繁殖障碍的疾病原因和有效的防控措施。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猪繁殖障碍常见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繁殖系统感染和卵巢囊肿等。子宫内膜炎是导致母猪不受孕的主要原因,使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困难,影响胚胎的发育和存活。生殖系统感染常与细菌有关,易导致发情障碍、卵泡发育异常和受精率下降。卵巢囊肿也会影响猪的排卵和受孕能力,从而降低养殖效益。笔者讨论了猪繁殖障碍的疾病和防控措施,旨在为养殖业提供宝贵知识和经验,以期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一、猪繁殖障碍疾病的分类和特点
1.母猪繁殖障碍疾病。
(1)子宫炎。子宫炎是指母猪子宫内膜和肌层的感染性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以及病毒和真菌等。这些病原体通过生殖道进入母猪子宫,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子宫炎的因素包括不洁的饲养环境、劣质的饲料和水源,以及分娩、人工授精或产后操作不洁净等问题。母猪分娩后子宫内黏膜可能有裂伤,容易感染病菌。子宫炎的症状包括子宫内膜增厚、溃疡、子宫内腔积聚黏液、脓液或黑色血块,阴道分泌物增多且异味。
(2)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指在母猪的卵巢内形成的液性包块,会导致卵泡发育不良,影响排卵和受精能力。卵巢囊肿形成主要是由于卵泡无法正常发育和破裂后导致卵细胞无法释放。卵巢囊肿的原因包括激素失调、营养不良、遗传因素和环境压力等。常见症状包括发情周期异常或延长、不育以及发情行为变得不明显或消失。
(3)性激素失调。性激素失调是指母猪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平衡被破坏,导致发情异常或不发情。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遗传、饲养环境、营养状况、疾病或药物使用等。其中,促黄体生成素异常是常见的性激素失调疾病之一。促黄体生成素是由垂体腺产生的激素,在母猪体内调节和维持卵巢功能。促黄体生成素异常会导致发情周期异常或不明显,从而影响受精和妊娠。性激素失调的症状包括发情周期异常、不发情、发情行为变化等。
2.公猪繁殖障碍疾病。
(1)精子质量异常。精子质量异常指的是公猪精子在数量、形态和活力方面出现异常,从而导致其受精能力下降。常见的精子质量异常包括精子数量减少、精子形态异常和精子活力低等情况。首先,精子数量减少意味着公猪产生的精子数量低于正常水平,这可能是由于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压力或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精子数量减少会减少受精机会,从而影响繁殖效果。其次,精子形态异常表明公猪的精子形态不正常,如头部变形、尾部缺失或不对称等情况。这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压力、疾病或药物使用等因素引起,精子形态异常会影响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能力,进而影响受精率。最后,精子活力低意味着公猪的精子运动能力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激素失调、生殖器官疾病、恶劣的环境条件或质量不佳的饲料等因素引起的。
(2)生精细胞减少。生精细胞减少指的是猪睾丸内负责生产精子的细胞数量减少,导致精子产量减少。生精细胞在睾丸生精小管中生成和分化成精子,这些细胞在精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生精细胞减少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年龄、环境压力、营养不良,以及疾病或药物使用等。这些因素可能干扰睾丸内生精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导致精子产量减少。生精细胞减少直接影响了精子的生产和质量,由于生精细胞减少,睾丸内的精子生产能力降低,进而导致精子数量减少和受精能力下降。
(3)神经源性繁殖障碍。神经源性繁殖障碍是因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繁殖问题,包括阳痿(勃起功能障碍)和射精障碍。阳痿指公猪在性刺激下无法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硬度,无法进行正常交配。神经源性阳痿通常由神经损伤或疫病引起,如脊髓损伤、脑部疾病、神经或某些药物的使用等。射精障碍是公猪无法完成正常射精过程,导致精液无法释放,神经源性射精障碍可能是神经系统异常引起的。这些病变可能干扰射精过程中的神经传导和协调性,导致射精障碍的发生。
二、猪繁殖障碍疾病的防控策略
1.疫苗预防。孕酮疫苗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母猪的性激素失调,避免发情和受精能力下降。该疫苗通过注射一定剂量的孕酮(孕激素之一)来调节母猪内分泌系统,恢复正常性激素水平,增强发情和受精能力,从而提高繁殖水平。卵泡分裂疫苗则用于促进母猪排卵和卵泡发育,预防治疗卵巢囊肿。卵泡囊肿是常见的繁殖疾病,使母猪排卵受阻,影响繁殖效益。该疫苗含促排卵因子,可刺激卵泡发育排卵,有效预防治疗卵巢囊肿,提高繁殖效益。
2.环境管理。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是确保猪群繁殖健康的关键措施之一。首先,需要确保猪舍的温度适宜,温度过低会影响母猪的食欲和发情情况,而过高的温度则可能导致母猪厌食和发生热应激反应。其次,湿度也应维持在适宜范围内,过高湿度易导致疾病滋生,良好的通风系统也是必需的,确保空气流通,防止气味和有害气体滞留。此外,保证适量的采食和均衡营养对于猪的繁殖健康至关重要,饲料的质量是确保猪群健康的关键,应符合科学配方且具备良好的卫生质量,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饲料和营养成分,满足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需求。最后,确保猪有充足的饲料摄入量至关重要,只有足够的饲料摄入才能保证猪的体重和体质状况良好,提高其繁殖能力,在饲养管理方面,需要严格控制饲喂量和喂养时间,避免过度喂养导致猪的肥胖或代谢紊乱的发生。
3.合理饲养管理。定期进行体检和疾病筛查是饲养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定期检查猪的身体状况可以及时发现早期疾病症状或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控制措施。体检内容包括观察猪的精神状态、食欲、体温、呼吸情况以及粪便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同时,也可以通过血液、粪便、尿液等样本进行疾病筛查,检测常见猪病毒、细菌、寄生虫以及群体的免疫水平。定期体检和疾病筛查有助于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确保猪群的健康状态。合理的配种和饲养计划也是饲养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猪的繁殖特点、需求和目标制定合理的配种计划和饲养管理方案,以实现优良品种的传承和繁殖效益最大化。在配种方面,可以考虑母猪的发情时间、配种间隔、母猪与公猪的配种关系等因素,以提高怀孕率和受胎率。此外,通过建立和分析配种记录,评估优良品种的繁殖能力,优化选育和繁殖策略。在饲养计划方面,根据生长发育需求和繁殖周期,提供合适的饲养环境和饲料配方,以满足猪群的营养需求和保障健康状态。
4.病例监测和处理。在病例监测和处理中,及时发现和隔离疾病患猪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一旦出现疾病症状,需要对可疑病例及时进行观察和检测,以确认是否为疾病。确认疾病存在后,应立即将患猪隔离,与健康猪分开。隔离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消毒条件,以避免疫情的传播。在隔离期间,需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的出入,以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在处理疫情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根据病原体和病情选择正确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要遵循兽医的建议,并严格按照药物说明和剂量使用,避免药物滥用和产生耐药性。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猪的恢复情况,定期评估病情和进行体检。若情况没有好转或出现新症状,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寻求进一步指导。在病例监测和处理过程中,做好详细记录工作十分重要,包括疾病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等,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和改进措施。总之,及时发现隔离患猪,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可有效控制和处理疾病,提高治愈率和繁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与兽医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治疗方案,确保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总的来说,猪繁殖障碍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内分泌问题、传染性疾病和营养等因素。因此,需要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这需要兽医专家和养殖企业共同努力,加强对猪繁殖障碍疾病以及相关防控措施的研究,从而提高猪的繁殖能力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