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局加强预算管理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4-05-18蔡玉丹阳市财政局

财会学习 2024年11期
关键词:财政局财政资金管控

蔡玉 丹阳市财政局

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正处于经济转型重要阶段,经济市场中的主体种类也在持续扩增,为切实保证各经济主体财务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财政局的价值作用便日益显现。我国各级财政局的首要职责是对国家财政资源予以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分配,以及对各项收入配置予以完善和整改,其具备的每项职能都在社会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现阶段,受我国财税体制革新工作的持续落实,其要求各级财政局务必依托预算管理工具有效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规范财政资金收支,尽可能妥善解决资金闲置以及浪费等问题,以此为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长久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鉴于预算管理是经济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财政局又是经济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所以积极加强财政局的预算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且势在必行。

一、财政局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价值

(一)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

预算管理属于财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财政局保证会计管理工作顺利稳定落实与推进的关键条件,所以积极加强财政局预算管理工作的价值之一,便是可以显著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具体来讲,财政局可以在预算管理的前提下,对财政资金使用项目的实际进展予以深层且全面掌握,以此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长久稳定建设,并基于此尽可能满足我国社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不仅如此,因财政局的预算管理审批仅能依托地方政府才可实现相应的工作目标,且财政局还应于年度政府报告会议上提交本年度的财务管理报告和下一年度的预算管理计划,以及预算管理计划仅能在审批成功后,财政局和各地方政府的财务管控人员才会将财政资金规范合理地下拨至相应单位,如此便全方位保证了每笔财政资金的安全流动,各项资金资源均可被应用到实处,不仅可以显著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可有效减少财政资金浪费以及闲置问题,以此为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资金条件[1]。

(二)坚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为使我国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与推进均受相关规范标准所管束,规避其盲目性以及随意性等问题的产生,我国相关部门颁布并实施了众多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如此便强烈要求我国各级财政局均严格遵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从而切实保证和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标准性以及合理性。具体来讲,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与法律法规的管控和约束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如此便要求社会的各项发展工作均需要严格遵守既定标准,同时接受有关部门的强制管束。基于此,财政局便可利用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有效加大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力度,从而全方位保证相关地区的和谐建设。不仅如此,财政局在规范遵守既定法规的前提下,依照当地的经济发展实况和预算管控标准,还能深层且全方位地制定预算管理机制,并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为预算管理工作成效提供强力保证。同时,预算管理还可以为规章制度的后续整改提供支持,从而促进我国预算管理法律体系的全面优化[2]。

二、财政局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执行的严谨性有待强化

预算执行属于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科学高效地执行预算方案,才可切实提升财政局的预算管理水平。但站在实际角度分析,多数财政局在预算执行阶段都有着盲目性以及随意性等问题,进而导致预算超支以及无预算支出等现象频繁出现。例如,部分财政局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受员工专业水平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编制出的预算方案不仅缺少可行性、针对性以及全面性,明显增加了后续执行的难度,从而使得预算执行效果不显著。不仅如此,部分财政局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持有轻视态度,执行力度也严重不足,执行步骤也不具备相应的标准,进而弱化了预算方案的权威性,并基于此加大了违规问题的发生概率[3]。

(二)预算监督体系存在不足

现阶段,多数财政局都有着一人多岗、权责不清等问题,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承担预算编制以及监督职责,还需要同时负责其他工作的进展以及跟踪等工作,加之财政局未对预算监督给予高度关注,不具备健全完善且科学规范的预算监督体系,如此便导致预算执行工作不受严谨的监督与反馈制度管控,相关领导在核查财政资金支出实况时,也仅可利用账簿呈现的数据信息予以掌握,严重弱化了预算执行成效。此外,还有部分财政局未打造出健全合理的预算分析制度,如此便不能对真实的预算执行进展以及预算目标实现情况予以全方位分析,从而显著降低了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时效性[4]。

(三)预算绩效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站在财政局的角度予以分析,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属于有效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关键手段之一,同时还是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以及工作热情的重要措施,其价值无可比拟。但站在实际角度分析,多数财政局都缺乏对预算技巧评价工作的重视,普遍都对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持错误观点,认为其只是完成财政资金下拨以及使用等工作,并不需要考虑资金使用的收集成效以及极易触发的风险隐患,从而导致预算绩效的工作仅存在于形式层面,不仅无法充分体现出其独有的价值作用,还限制了财政局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还有部分财政局没有依照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经营管理实况来开展针对有效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也未构建出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及指标体系,现有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普遍存在重定性指标、轻定量指标的现象,采用的预算评价方法也严重缺少规范性以及科学性,进而使得预算评价结果不具备参考价值,弱化了预算绩效考核评估工作的效能[5]。

三、财政局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优化预算执行体系

第一,科学强化预算执行控制。在我国颁布并实施的预算法中曾重点强调,一般不在预算中制定新增财政收入和资金计划支出的策略。具体来讲,财政局在落实预算整改以及革新工作时,应该对预算支出的价值予以全方位审核,并在充分保证预算权威性的同时尽可能通过人大讨论审核后予以执行。同时,财政局还应该制定科学规范的预算责任机制,有效加大预算支出的管控力度,达成预算收支平衡,以此深层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不仅如此,当预算收支出现增加或减少情况时,相关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审核并将其转交至人大予以批准,进而充分维护预算的刚性。此外,财政局还应该主动对预算执行监控制度进行完善和整改,全方位促进财政国库管理体制的革新,打造出围绕国库资金收付为中心的管控体系,持续加大对采购工作的监管力度,以及不断扩增政府管控采购的覆盖面,再基于自身经营管理实况对会计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债务管控机制等予以标准化处理,进而助力各地财政局顺利实现预算管理目标[6]。

第二,合理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各级财政局需要积极加大对银行账户的管控力度,严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账户的开立、变更、年检以及注销等工作类目予以审查和监管,并在此基础上派遣专职人员对账户予以定期清理与登记,还要对新增事项予以管控,以此有效达成管理国库内全部财政资金的目标,以及实现集中调度以及全方位监管。此外,针对预算指标审核工作,财政局需要安排专职人员通过集中支付系统予以规范化和标准化审核,一旦发现有悖既定标准的指标绝不可让其通过。同时,财政局还应该基于预算编制方案严谨落实财政资金的规划与分配工作,严禁发生资金占用以及闲置浪费等现象,以此确保全部财政资金均被科学规范的使用[7]。

(二)建立健全预算监督体系

第一,构建预算监督系统。各级财政局需要依照自身发展实况以及经营管理实况,构建出针对有效的预算内控监督系统,并于第一时间妥善解决相关问题,还要根据特定频率按时开展围绕全体职工的预算管理知识学习活动,以此有效提升职工的综合能力水平以及专业素养,确保预算执行工作得到有效控制。此外,针对预算编制工作,相关监管人员需要对预算的完整性、报表的平衡性以及预算执行步骤的标准性予以全方位监管。针对预算执行工作,相关监管人员还需要对收支进展的实际落实情况、收入进账的时效性、年终决算报表的精准性以及真实性予以深层分析[8]。

第二,深层强化公开主体职责。各级财政局需要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公开机制予以全方位优化,根据既定标准对预算公开的数量予以合理调整,不断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强化全体职工的法律意识,从而让其深刻且正确地意识到预算公开具备的价值以及重要性。不仅如此,财政局还应该对预算公开主体的职责予以清楚界定,严禁出现权责不清等问题,有效带动全体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确保预算公开极具标准性以及公开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另外,各级财政局还应该对预算公开途径予以管控,打造出一体化预算决算公开平台,通过单位的门户网站等途径,第一时间把预算内容完整真实地呈现给社会群众,以此为社会民众掌握和监督相关工作提供便利条件[9]。

(三)制定全面有效的预算绩效考核制度

第一,科学设定预算绩效目标。财政局的预算绩效目标重点涵盖审核、设置以及批复三个部分。相关人员在落实预算申报工作过程中,各个部门均需要在资金不少于100 万元的项目中科学设置预算目标,并于后续的预算调整阶段汇报绩效目标。财政局在审核预算绩效目标阶段,应该综合考虑国家政策方针、财政支出方向以及自身经营管理目标等多种因素,以此有效保证和提升预算目标执行手段、预算资金以及绩效目标的规范性、标准性以及可操作性。顺利实现预算绩效目标审核工作后,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把绩效目标视为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核的重要参考,且理论上不可随意改动。最后,当财政局完成纳入预算后,相关人员还应该根据项目支出对绩效目标申请表予以科学填写和编制,同时在此基础上对经常性支出以及项目支出间存在的联系和不同予以综合分析[10]。

第二,有效落实绩效监控管理工作。各级财政局需要打造出健全合理的绩效监督检查制度,并根据特定规律按时开展绩效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工作,对预算执行全过程予以实时跟踪、对绩效目标的完成进度予以综合评估以及对执行绩效与目标的差异现象,通过采用针对性手段予以纠正,第一时间撤销无绩效项目,并基于此合理调整不具备价值和不能完成的目标项目。

第三,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财政局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可被划分成三个层面,具体为准备、执行以及报告。详细来讲,针对准备层面,其重点是清楚界定评价目标以及下达绩效评价指令,通过综合考虑外部经济特点以及自身业务重点对评价目标予以确定。针对执行层面,相关人员需要主动加大对资料规格以及内容的审核力度,站在多种角度对预算绩效评价目标方案予以科学制定。针对报告层面,需要根据既定标准对预算评价报告予以深层且全面的审查,并基于审查结果提出科学规范的整改意见,最后进行归档[11]。

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预算管理是经济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财政局又是经济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能够对国家财政资源予以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分配,解决资金闲置以及浪费等问题,所以积极加强财政局的预算管理至关重要且势在必行。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务必对预算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主动革新自身的预算管理理念,摒弃传统且存在滞后性的管理模式,精准把握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机遇,制定出针对有效且规范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打造出健全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确保各项预算工作均被落到实处并体现出价值作用,以此有效提升财政局的预算管理水平,助力财政局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同时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猜你喜欢

财政局财政资金管控
河津市财政局召开拥军慰问座谈会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如何加强财政局的经济管理
全国地市级以上(不含县级市)会计机构负责人名录
全国地市级以上(不含县级市)会计机构负责人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