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师生交互主体性建构

2024-05-18苗希婷

三角洲 2024年10期
关键词:建构师生主体

师生交互主体性的建构有助于思政课教学目的的达成。基于师生交互主体性理论,考虑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差异的同时,从艺术+思政课、科技+思政课、情境+思政课、心理+思政课四个方面探索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建构交互与平等、宽容与约束、合作与挑战,达成心理共通和共鸣的师生交互主体性,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相长与人的教育的目标。

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学建构师生交互主体性的必要性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政课教学最重要的是价值导向和情感认同。这两者的合二为一尤其重要,没有价值导向就谈不上思政,但如果缺乏情感认同的价值导向是难以持久的。而想要达成情感认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尤其重要。

目前思政课教学中主要存在师生交互性与平等性不足即为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不活跃,学生无兴趣,以获得课程成绩和学分为导向的應试学习现象普遍存在,缺乏情感认同,入脑不入心,低头族现象严重;教师对学生宽容性多而约束性弱表现为,师生平等性主要为以学生为中心,过分宣扬学生的主体性,害怕与学生的冲突;师生主体的合作、心理共通存在理想和现实的偏差,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中的双主体忽视了彼此的差异性。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而言,与教师存在着认知、语言、审美等方面的差别导致沟通与交流受限,同时迫于思政课教师的角色权威,不敢或者很少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对教师而言,存在情绪劳动成本增加,在课堂中有被学生孤立的感受,与学生关系存在隔膜,缺乏真正的怡情、共情、理解与关怀,难以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等问题。

新一代大学生被定义为“00后”一代,00后这一代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往往独享父母的爱,家庭和学生的教育管理环境也更加民主,在成长环境方面,受移动和互联网的影响较大。种种原因促使他们更早地认识自我,在自我决定、自我认知、自我发展方面都具有更多的自主权。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期望能够尝试不同领域与创造来表达自己,更加注重平等,权威感低,喜欢和习惯表达想法,对社会和国家发生的大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是独生一代,更加珍惜和人互动的机会。更愿意跟随自我智力和情感兴趣进行自我发展。往往对自我约束、服从、践行传统、保持稳定比较反感。

教师与学生基于相同人类心理,开展关于人的教育,关系到个体生命的成长,教师与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都具备人的主体意识、心智、智慧、情感、语言、审美、创新、认知等,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及结合新一代大学生自身特点与目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困境,探索师生交互主体性建构十分必要,并且有利于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从交互主体性到师生交互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指的是个体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由自觉思考创造等行为。在目前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普遍反映很难得到学生的回应,因教材的教化性倾向,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学生对思政课的感受有着思想上、心理上的距离感,还有历史的遥远感,受功利主义的思想影响,学生更加注重专业的以及当下的实用性,面对思政课程,希望教师划重点,能够顺利通过考试的学生占据不小的部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度低,存在明显的被动参与和接受意识形态、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念的灌输。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认知,教师主导和支配仍然占教学活动的主要时间,教师自身也存在着得不到学生回应的孤独和茫然感,担心成为僵化的教学主体。

马克思对“人是社会关系产物”的认识,正是从主体间的关系对人的认识。哈贝马斯认为“只有主体之间的关系才算得上是相互关系,因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分主动和被动的,是单向的,因此不能成为相互关系。”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在主体和主体的交往中形成了主体间或主体际关系由此而衍生出了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主体性、主体间性和交互主体性的关系以及共同主体和共同主体性的可能性。主体间性是主体性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一种表现,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主体性。主体间性也翻译为交互主体性。

20世纪90年代末,教育学引入主体间性,冯建军等学者提出主体性即主体交互性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教育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必须置于主体间性的视域中进行考察。主体交互性要求的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关系。超越师生主客体的对象化关系,以主体交互性重构师生交往关系。教育实践观的转变实现了从对象化教育实践观到交往的教育实践观的转变。

所谓师生交互主体性,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与学生均作为主体共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教师单向度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从而破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客二元对立以及师生与知识之间的二元对立。因为在教师单向度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被客体化了,知识也被客体化了,而教师的主体性也存疑了。而师生交互主体性的建构在让教师和学生均作为主体共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时,知识、课堂由刻板、冰冷的客体存在变为有温度的存在,也就是师生均作为主体共在的时空环境成为真正的育人环境,成为真正的有助于人的自由自觉本质属性伸发的时空环境。确立师生交互主体性其实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人的价值和产生真正的情感认同,而这正是思政课教学的目的所在。它使教育关系真正成为人与人的关系,教育真正成为人与人心灵的交融,把教育的本性还给了教育。

艺术院校师生交互主体性的建构与探索

师生交互主体性强调师生主体间的交互性、平等性、宽容性、约束性、合作性与挑战性,同时还需要考虑教师与学生主体差异:如师生存在心智、语言、主体责任、创新、审美认知等方面的不同。从师生交互主体性理论出发,以艺术学院独特的艺术资源纳入教学提高师生主体的交互性与平等性,以情境教学法等方式融合宽容性与约束性,以新的互联网大数据、融媒体、人工智能等与时代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师生交互性主体的合作与挑战,建构师生交互主体性,促进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艺术+思政课,构建师生交互主体性的交互与平等的关系

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就有“礼乐合一”“礼乐相济”,倡导通过艺术的形式通向道德的、政治的和谐。乐教在儒家思想中指以音乐为主体的集诗、歌、舞、乐器演奏为一体的乐文化为主的艺术教育和达致和谐的人格教育两层含义,这正与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目标一致。艺术院校有大量艺术资源,把时代理念、价值观以艺术的方式让学生身感体悟,寓教于乐。通过艺术+思政的教学,让教师引导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通过学生结合艺术相关的,进行自我知识的生成、自主建构,对教学内容的主动选择、吸收和内化。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身所学的艺术专业获得的相关知识,对思政课的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和艺术的加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素材是一种极大的丰富,并使老师获得了对于艺术的新的体悟和人格教育。广西艺术学院近年,立足广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艺术学院独特的艺术优势,创新“艺术+思政课”教学模式,开展红色文化艺术融入思政课活动,借助红色歌曲、红色影视作品以及舞台剧等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引领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提高艺术旨趣、涵育美德修养、培育高尚情怀,思政课“红色赋能、艺术传承”教学实现全覆盖,教学成效显著。

二、情境+思政课,构建师生交互主体性的宽容与约束的关系

教师具备的价值判断、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内容通过师生的交往实现隐性教育。人的感觉、直观、情感、意愿及审美意识往往在具体的沟通交流中才得以传递。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具有宽容性与约束性。如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剧目排演让学生体会人物在时代中的意义;通过拟定相关主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进行自我的表达;或者通过筛选与课程相关的辩论题目让学生进行投票后,再开展辩论。如此能够激发学生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的求知欲,同时通过辩论和自我展示的形式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吸收融入新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与形成新的认知。通过此种方式,教师能够真正地倾听到学生的声音,这样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能够担负各自的主体责任,也是不同代际的人之间关于文化、心理的一次次交锋,同时实现了交往中的宽容性与彼此的约束性,并且使思政课的学习充满着智慧的挑战和乐趣。尤其是在辩论中,会激发教师与学生主体意识对生命生活中的诸多课题进行反思与阐述,有助于师生感受作为人与人交往中才能感受到的意义感、局限感,催生教师学生双方试图超越现实的丰富想象力和自由意志。

三、科技+思政课,构建师生交互主体性的合作与挑战关系

當前人工智能、慕课、新媒体、科技、大数据等的使用正大幅替代传统师生教与学的需求,师生均面临着挑战。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的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借助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虚拟仿真技术,将还原或创设的博物馆、红色景区、战争场景等虚拟仿真场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智能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空间的拓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深入理解思政课理论知识。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使课堂空间由原来单纯的现实环境向“虚拟+现实”环境转变,建构宽视野、智能化的教育环境。但思政课的伦理性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还是要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实现。在真实的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教师与学生只有在真实的交往中,才能感受到真实人生以及生命的有限性、意义感和极限感。构建“科技+思政课”的模式可以通过新科技中的人工智能、慕课、新科技、新媒体、大数据作为教学工具,弥补传统教学中的短板,同时让师生对于真实教学中能够感受的彼此的心智、语言、情绪、语调、语气认知、创新、审美这些更具有人的特性的方面更加重视和珍惜,是教师与学生构建共同合作和迎接时代挑战的契机。

四、心理+思政课,构建师生交互主体性的心理共通和心灵共鸣

思政课关于个体的精神成长、人格完善、心智教育,与心理课有着共通之处,国内学者在互联网大数据、手机媒体、短视频等对青少年影响;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大学生参与网络集群等行为的心理机制等均有一些研究成果。“心理+思政课”可以将国内学者在大学生心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使教师主体增进对学生了解的同时真正贴近学生内心,在教学内容上也可以更加贴近学生所需所想,也让师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彼此的观察者,成为彼此生活理解者、情感关系者。构建师生交互性主体所追求的心理共通与心灵共鸣。以爱的生长为动力,以个体生命自觉为指向,最终达成个体人格精神的完善,由此而呈现出由身之健全而至心志完善的生命整体上升的过程。

作者简介:

苗希婷,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系广西艺术学院2022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项目 《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师生交互主体性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2KCSZ37)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建构师生主体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麻辣师生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