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模范 凝聚发展动力
2024-05-18杨虹赵艳萍宋利山
杨虹 赵艳萍 宋利山
为进一步学习先进经验,激发自身发展动力,按照中央农广校《关于在全国农广校体系开展向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学习活动的通知》(农播〔2023〕80号)要求,陕西省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农广校体系认真组织开展向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专题学习活动,做到全体系齐学共研、互学互促,确保专题学习有实效。现将学习阶段性总结汇报如下。
一、及时安排,抓学习讨论
中央农广校《关于在全国农广校体系开展向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学习活动的通知》(农播〔2023〕80号)下发后,陕西省及时进行了转发,结合当前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全省农广校系统积极组织学习、讨论,分析夏邑经验,对标夏邑县农广校典型,查找差距,明确农广校主责主业,狠抓农广校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力量,为新时期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省农广校通过集中宣讲、个人自学、研讨交流等形式,展开学习讨论,并通过公众号及时发布各市学习开展情况信息。各地农广校按照省校安排,进行学习讨论和交流,探寻发展农广校的新着力点,谋求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新思路,在全省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
二、领导率先垂范,全员积极参与
一是思想重视。陕西省农广校始终把学习先进作为加强、改进农广校体系发展建设和提高干部业务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全省各级农广校领导充分发挥带头和引导作用,带头学习调研报告、探寻学习方法、理顺工作思路。二是行动落实。宝鸡市校、凤翔等校区认真组织教职员工开展了“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学习活动,原文学习了《基层农民教育培训的一面旗帜——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并开展了研讨交流。汉中市观看《夏邑县农广校:打造全国农民教育的夏邑模式》《夏邑县农广校产业扶贫》等视频资料,让静态学习与动态学习相统一,便于理解和应用。咸阳市各级农广校开展研讨交流,就学什么、怎么学、以后如何干,展开激烈的学习讨论。陕西省校通过公众号及时发布各市学习开展情况。各市分校将学习夏邑县农广校先进经验与主题教育、农民教育培训等相结合,通过内部会议、集中宣讲、个人自学、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感受先进力量,激发干事热情。三是压实责任。省市县农广校校长作为学习先进的第一责任人,鼓励单位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深思细研,推进学习与工作深度融合,做到两兼顾、两不误、两促进。
三、剖析根源,尋求发展
全省农广校系统干部职工按照中央农广校通知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分析夏邑县农广校之所以能发展、能受“追捧”的原因,针对“六有”“五点”启示开展深学细研,讨论交流。大家深感,夏邑县农广校自身有比较高规格的组织架构、有比较健全的人才队伍、有比较完善的教育培训条件、有比较稳定的资金保障、有比较丰富的培训内容、有比较灵活的培训机制,始终高举农民教育大旗,以“培养新农民、发展新农业、服务新农村”为己任,不断加强自身师资能力建设,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思路,探寻农民教育培训模式,紧密服务三农中心工作,推行乡村人才“四步”培养法,培养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助推了当地产业发展、经济繁荣、农民增收。通过学习,深化干部认识:一是充分认识到农民教育培训在需求上的迫切性,强化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二是提高对办学公益性质的认识,作为公益性农民培训单位,要履行好农民教育培训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监督考核和指导服务等职能,具有长远打算和整体规划,决不能为完成短期任务而降低培训质量;三是深植培育质量赢发展的根本认知,夏邑县农广校培训的成就,让我们认识到发展的基础在于培训工作质量的建立,培训质量的打造是学校发展的基本,向先进典型对标学习,进一步凝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振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并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创新培育模式,形成培训合力,以培育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农人”为目标,高质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四、注重实效,做好转化
(一)坚持“学在日常”。日常关注全国体系动态,了解先进典型,通过集体学习、内部会议、通知、研讨交流等形式,深入系统学习体系先进的办学经验、思路方法、模式案例等,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农民教育培训要求的能力。
(二)坚持“干在平常”。一是健全体系。不断争取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标准化机构建设项目,改善办学条件,夯实培训阵地,增强农广队伍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发挥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作用,围绕夏粮保供、秋粮稳产等专题,进村入户,根据农时季节,适时开展各类技术指导和培训。二是强化师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满足农民多样化培训需求,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动态管理”的师资配置模式,及时推陈出新,开展各种创新培训。每年举办全省农广校师资能力提升培训班,并组织教师出省参加各类能力提升培训,培养能干、能讲、能写的“三能型”师资队伍。三是优化服务。联合金融等部门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不定期举办农民技能大赛、演讲比赛;组织学员参加农高会、丰收节;组织高素质农民参选全省乃至全国“十佳农民”活动等,扩大农民教育培训影响力,提高高素质农民知名度。四是交流学习。加强与夏邑县广校的交流与合作,适时组织省市县农广校校长、业务骨干及专职教师前往夏邑县农广校实地参观学习,学其之长补己之短。
(作者单位:1.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2.宝鸡市农广校;3.延安市农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