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经验做法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取得新成效
2024-05-18费建张同燕
费建 张同燕
为学习借鉴夏邑县农广校的发展经验,加快推动上海市9个涉农区农广校的建设进程,根据中央农广校的统一部署,上海市农广校牢牢把握“真学习、促转化、重实效”的总要求,通过组织自身学习探讨、有关文件下发至各区农广校和农民培训单位传递学习等形式,形成体系齐学共研的浓厚氛围。
一、体系齐学齐研,推动基层建设
接到中央农广校转发的学习通知后,上海市农广校第一时间召开支委会,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此次专题学习活动。会议上,领导班子成员首先对中央农广校的调研报告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就本校与夏邑县农广校之间的差距进行了深入分析。随后,立即下发通知给9个区农广校、农民培训单位,要求各基层单位,务必要学懂弄通、学深悟透、学以致用,不断拓展学习广度深度。各区积极响应,召开专题学习会议,将学习活动精神传达,各区认真梳理阶段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对标先进理成效,找差距,改进提升抓长效,掀起了向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学习的热潮。
二、学习工作深度融合,扎实做好转化运用工作
(一)增强人才意识,进一步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广校一贯坚持以“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为本校师资人才队伍理念。当前,浦东新区农广校队伍建设涵盖了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校内将通过师资培训、专题学习、说课大赛等形式为专职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和展现才能的舞台,建立起一支具备高度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同时,还将在校外优秀学员、大专院校优秀教师和经营主体中甄选师资作为兼职教师,共同为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浦东农广校深刻明白在师资队伍中,管理人员是培训队伍的“火车头”,管理人员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培训质量。因此浦东农广校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创造更多的优质培训,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和培训管理两个领域的重点、热点,为开展高质量培训打下基础。
(二)强化政府支持,稳步提升收入水平
政策先行是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根本保障。上海市金山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委启动新二轮《金山区高素质农民社会保险补贴管理办法》(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稳步提升高素质农民群体的收入水平,激发高素质农民群体活力。三年来,累计1387人次享受了高素质农民社保补贴,补贴总额累计1200万元。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人才引进和人才管理保障机制,全面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金山区委办、区府办联合印发了《金山区关于加强农业人才引进和激励的实施办法》,13位高素质农民被列入第一批金山区农业人才激励对象,深入持续有效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培养具有“领头羊”特质的农业人才,整体带动了金山区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更是实现了更大作为的良性循环。
(三)灵活转换培训机制,创新教学模式
上海市松江区农民教育培训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灵活转换培训机制,把农民教育培训任务交由农联社承担,创建全市范围内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教学模式借鉴日本农协、台湾农会的成功经验,运用农闲集中理论培训与农忙季节性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现场指导及科技入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精心安排授课,并通过开设农技专家门诊、服务热线和开展科技下乡、基层科技人员、现场观摩等活动模式,让培训足迹遍布区域内每一个角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民培训教学模式。
三、注重学习实效,聚焦主责主业
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的成功经验涵盖了工作理念、思路和方法等多个层面,這些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为上海市农广校打造“双了解、双服务”支部品牌建设提供了宝贵启示和借鉴。下一步,上海市农广校将继续认真学习夏邑县专题报告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扎实抓好各项工作。
(一)摸清培育需求,延伸培训内容
通过学习河南夏邑县专题报告,为充分发挥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围绕推动上海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12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加强与农委系统机关处室和相关行业单位、各区农民教育培训单位、人社部门、农业科研和教育部门的沟通,广泛开展调研,摸清乡村人才培育的实际需求,突出粮食蔬菜保供、设施农业、数字农业、产业联合体、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等培训内容,做到培训内容更加精准,培训需求更贴实际。
(二)紧盯重点项目,创新培训形式
对乡村产业带头人“头雁”培育、“菁鹰”培养、农业经理人培育项目,要进一步明确培育目标,精准遴选对象,突出培训主题,细化实施方案。对农民技能等级认定、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首席技师与技能大师工作室选拔培养等项目,要站在全市农业技能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高度,统筹考虑选拔、培养、使用等环节,做好顶层设计,分步实施。要创新培训形式,主动对接政策信息、技术指导、平台交流等跟踪配套服务支撑。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手段,开展短视频制作和互联网技术应用等培训,探索多媒体运用,创建“上农”融媒体,开发线上课程资源,丰富在线学习形式。
(三)完善管理制度,拓展培训路径
针对2024年系统培训项目整合,上海市农广校培训项目成倍增长,多位老同志退休,人手相对紧张等实际困难,提前做好工作谋划。一是以“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理念修订学校培训项目管理办法;二是与相关部门对接,合理安排人员、时间、师资等,组织开展市农业农村委系统党员、驻村指导员、三峡移民工作管理人员等培训项目,尽全力完成培训任务;三是强化与市合作交流办、农业教育科研院所以及兄弟省市农广校的联系,主动服务农业人才培养,开展农技推广、对口帮扶、“耕耘者”振兴计划等培训,发挥服务三农桥梁纽带,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作者单位:上海市农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