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一年考古学的期待

2024-05-17贺云翱

大众考古 2024年1期
关键词:考古学家考古学中华文明

考古学是一门以地下发现的实物资料研究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现代科学。大量的考古学成果表明,考古学揭示了无数过去未知的历史事实与事件,填补了大量的学术与知识空白,为社会贡献了浩瀚的考古遗产,展现了强大的科学力量。

2023 年已经过去,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对考古学又有新的期待。

我们期待考古学家能够进一步发现中华大地上不同区域文化与文明的发生发展历程,进而探索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源流和特征。考古学告诉我们,人类有着相同的来源,但是在数以百万年的演化中又形成了不同的种群和族群,他们在不同的自然背景下创造着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形成了多样共生的世界文化与文明图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古老族群何时出现?如何来到这片土地?经历过什么样的体质特征演化?最初有哪些族群在何地开创文化?又如何由多个族群逐渐走向融合并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展现了什么样的早期特征和持续发展的路径?中华文化为什么由多样性走向统一性,但又始终保持着多样共生的结构及这样的结构有着怎样的意义?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经取得重大成果的情况下,我们开始走向地域文明探源及“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研究阶段,那些与夏、商、西周王朝共存过的方国文明,还有秦汉以来的匈奴、东胡、西域“三十六国”、滇、夜郎、吐蕃、南诏、回纥等区域文明的起源发展及最终融汇到中华文明的过程与运动机理的考古将会呈现出怎样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期待考古学家探索数以千计的历史城市及其文化的发生发展史。城市的诞生不超过9000 年,然而,正是因为城市的诞生,才成为文明的摇篮和推进器。考古学家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城市距今6500 年,到5000 年前左右,城市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它们共同催生了中国最初的国家文明的出现。此后,在中华文明5000 多年持续发展中,总是以“都城”作为文明的引领核心,并且以不同地域的行政中心城市形成政治治理的网络结构,从而保持着文明共同体的正常运转。为此,对不同时代包括都城在内的考古,就是对中华文明运动结构和治理体系的研究,也是对以城市为载体的地域文化系统的研究。同时,在中国当代城市化的发展中,对不同城市的起源、地缘布局、演化、发展、特征、文化内涵、对外交通与文化辐射力等方面的考古学研究,本身就构成了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期待考古学家探索中华文明通过古老的绿洲丝路、海上丝路、草原丝路、高原丝路、西南丝路与世界其他文化及文明共同体的交流、互动、分享与互鉴。每一种文化和文明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存在各自的创造优势和缺陷,不同文明间的取长补短与合作提升成为它们能够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期待考古学家通过环境考古、生物考古、地理考古等方法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的开发活动对地球生物与生态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影响。人类既依赖自然又不断破坏自然,这种文化运动规律表现出文化与文明的悖论,也揭示了人类文化与文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性。通过人地关系的考古,可以用事实告诫人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离开自然世界的支撑,人类无法创造和享用文化,也无法正常生存,保护生态安全是保证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它还可以阐明自然为人类文化与文明之创造提供了哪些基本保证。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期待考古学家通过工业考古、农业考古、经济考古、城市考古、社会考古、美术考古、宗教考古等方法探索历代劳动人民在资源开发、技术创新、物质与精神产品的创造等方面许多尚未知晓的历史事实。我们还期待有更多的考古遗址公园和考古博物馆奉献给人民,让考古学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为文化建设、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为科学与教育事业繁荣作出更多贡献。

我们还期待有更多的中国考古机构和考古学家能够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国考古学家联合开展其他地区文化与文明的考古工作,促进文明互鉴、文化交流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国际合作,同时推动中国的考古学成就走向世界。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对考古学家们有着更多的期待与祝福!

猜你喜欢

考古学家考古学中华文明
“何以广州”的考古学观察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认知与传承:东西方考古学理论差异比较——以新考古学为例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辽代圹墓的考古学初步观察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考古学家
考古学家是怎么知道地下有遗址的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