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大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路径研究

2024-05-17秦专松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文化

秦专松 谭 艳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 重庆 大足 40236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红色文化资源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和“魂”。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于大足这片红色热土上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活动,留下了中共大足县行动委员会会议旧址、雍溪田骏德店——党组织秘密联络站旧址、中共三驱支部活动旧址、大足区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大力开发和整合这些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将它们进行有效转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之举措,有利于促使大足红色文化资源与现代经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当地村民的创收与就业,为乡村振兴增砖添瓦,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村民生活富裕,推进农村产业繁荣发展。

1 乡村振兴视角下大足地区红色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2]。”因此,将大足红色文化资源与大足境内各乡镇推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既能使大足红色文化资源得以走向“远方”,又能使乡村振兴更有“诗意”,还能形成红色旅游产品多元化格局,推动大足地区红色文创产品和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人气,振兴乡村产业,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1.1 红色文化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党中央提出要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3],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生根,行稳至远。因此,大足地区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充分挖掘、运用境内遗存的红色文化资源,按照自然环境、产业基础、区位优势、人脉文化资源等特点,打好“红色牌”的做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良好效果,带动大足地区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大足地区把这些直观、生动、形象的红色文化的物质资源与“当地本土特定的文化传统、文化特色、风土人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山水林田湖草等绿色生态资源及农副产品等元素深度融合,进行产业化开发,并进一步将其转变为文化旅游资源,则有助于大足地区各个乡镇形成复合型、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态,也可更好地打造“资源联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使其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之发展目标逐步达成,从而更好地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大丰收”。

1.2 红色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引领。大足红色文化资源及其背后饱含的精神气节是为广大村民确立标杆、提供正确价值观和政治方向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群众精神风貌和乡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的思想引擎,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开拓进取。故而,对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挖掘与合理开发,不仅能充分发挥出其所饱含的革命精神内涵和教育引导价值,将老一辈共产党员英勇献身、顽强拼搏、不惧牺牲、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不屈不挠等革命精神进行传承和弘扬,让干部群众感悟百年大党的力量源泉,把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风貌转化为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而且这也是大足地区各个乡镇坚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武器,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文化产业支撑,带动大足地区其他产业与红色文化教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2 大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建设的着力点

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要自觉担当起富农惠农的新使命。大足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遗产,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鲜血的生动写照[5],其间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这种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成为了乡村振兴建设中的不竭动力之源。尽管大足境内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建设,为大足地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资源,但是各级党委政府在对它们进行开发利用时,也不能将乡村振兴与大足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简单相加,而是要在找准大足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建设的着力点之基础上,结合地方乡村振兴发展实际,打造特色红色文化开发项目,促进经济发展,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整个乡村产业链中,让“红色印记”点亮“乡村振兴之光”,使大足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推动大足地区乃至于整个渝西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新路径。

2.1 处理好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效应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大足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以钢铁般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者”[6],是激励广大群众忘我劳动、发愤图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中埋头苦干、积极进取、前赴后继、迎难而上、踔厉笃行、奋力实现对美好生活之向往的思想基础,也是大足地区当前开展红色旅游、振兴乡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产业振兴是关键。为此,大足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通过产业化的开发转为文化旅游资源,为红色文化资源富集地的乡镇开展红色旅游、红色研学带来充足的客源流、资金流、信息流[7],统筹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与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在“红色+ 民俗”“红色+旅游”“红色+生态”等模式中体现文旅融合的吸引力,从“红色沃土”中打造乡村振兴的“致富路”。值得注意的是,大足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融入大足红色文化资源时,应处理好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效应与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就业渠道,促进乡村经济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农村百姓增收致富;又要充分发挥大足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导向作用,带动大足各个乡镇地区民众广泛参与资源挖掘和文化传播,进而有效促进大足地区各个乡镇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文化知识的提升,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守住“根”、留住“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食粮[8]”,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民群众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提升农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同步,从而不断深化大足红色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的效用。

2.2 处理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乡村文化创新的关系。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具有极为关键的引领作用,而红色文化产业则是乡村产业的重要支柱。发展产业是红色文化资源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故而,大足地区在抓好境内红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产业支撑作用、构建大足红色文化产业体系、树立大足红色文化精神形象时,要注意处理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乡村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对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继续深挖大足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坚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既要突出强调大足地区红色文化的独特优势,深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做好大足红色文化资源的弘扬和传承工作,帮助广大群众更好地理解大足红色文化资源的渊源和影响,务必保证不能破坏红色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基因;同时又要准确把握大足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的契合点,选取适合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优质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要选取那些“就发生在他们的父辈或祖辈身上,是他们能真实感受到的资源[9]”,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以“原汁原味”的红色精神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进而努力打造具有大足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让青山绿水、革命情怀、文化魅力相得益彰、相映生辉。总之,各级党委政府要做好大足红色文化资源和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碎片化、点状化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合起来、丰满起来,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及创新传承中发挥其特有的经济带动作用,创新乡村文化形式,拓展乡村文明内容,促进乡村文化、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碰撞,让文化“发声”,使文物“说话”,带动大足地区红色文化、乡村文明及配套产业的蓬勃发展。

3 大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大足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聚焦现实,多层面精准发力,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协同深度开发,不断提升大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社会影响力,努力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发展。同时,各级党委政府还应围绕红色文化发展红色产业,以“红色+产业+旅游+教育”模式汇聚人气,激活灵气,并努力探索红色文化旅游新路子,完善产业链,掘红色资源、释红色能量,从而以点带面,连线成网,为大足地区乡村振兴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红色引擎。

3.1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协同深度开发,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大足地区若想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助力谱写新时代“百姓富”“生态美”“面貌新”的乡村新华章,变红色优势为发展动力,就需要建立红色文化资源的协调开发利用机制,编制、完善大足地区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发挥不同文化资源作用的基础上,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协同深度开发,化“单肩作战”为“齐头并进”,化“一盘散沙”为“一盘活棋”,实现资源的共享。首先,大足地区的文旅部门应充分发挥当地地域优势与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依托大足境内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推进不同地区红色地标深化联合营销,加强各区县之间的互动交流,特别是要打好与邻近的潼南、荣昌、铜梁、永川等地区区域合作的“组合拳”,做到“报团取暖”“同频共振”,将红色文化资源串线连片,形成周边效应,实现互惠双赢,激发红色文化辐射力,带动渝西地区整体红色文旅产业发展,进而加快推进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建设。其次,大足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应将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与境内得天独厚的独具特色的石刻资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筑[10]”等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协调旅游、文化、国土等部门之间的关系,打造“红色文化+ 生态”的旅游发展模式,建立“红+绿+古”融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推动红色研学、非遗体验、农业采摘、农业观光、农家餐饮、民宿营业等新项目的协同发展,完善产业链,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形成强大的旅游合力,推动乡村振兴,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良性发展轨道。

3.2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平台建设,彰显乡村振兴的红色文化标识。当前很多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之后的反馈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挖掘不够,与当地的地域特色联系不够紧密,未能有效展示出所具有的“独特性”,呈现出的内容千篇一律,让游客极易感到乏味。因此,大足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若想打开境内红色文化资源的宝库,实现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激活大足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文化哺育和支撑,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则需要建设具有大足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平台,挖掘本土特色红色精神的内涵,整合已有成果、弥补研究空缺,以此来彰显乡村振兴的红色文化标识。具体来讲,大足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应坚持以“特色化的红色文化”为出发点,多途径搜集、整理和研究大足地区的革命战斗遗址、重要革命活动纪念地及纪念设施、烈士史料、红色家书、革命诗歌、革命标语、革命书籍、革命视频素材、革命历史照片、革命故事、革命歌谣、革命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并在充分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准确解读大足地区境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为研究红色文化提供史料,扩充专家们的研究素材库,活化大足红色文化资源。总之,这一做法可使大足地区各个乡镇的广大群众凭借红色文化资源之优势富脑袋、鼓口袋,真正受益,推动大足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为乡村振兴建设、高质量发展打上明显的红色文化标识,进而为大足地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帮助当地实现经济繁荣。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谁远谁近?
追忆红色浪漫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