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咳嗽不止,如何科学用药
2024-05-16徐晓涵赵荣生
徐晓涵 赵荣生
随着又一个秋冬如约而至,一轮轮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接踵而来—不过,无论何种呼吸道疾病,咳嗽总会如影随形,不信您听:“咳、咳、咳”的声音是不是又在耳边回响?
咳嗽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典型症状之一,而在各类呼吸道疾病之中,普通感冒最为常见。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常与鼻后滴流(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咳嗽)有关。病毒感染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因。除此之外,目前正流行的甲流病毒、乙流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新冠病毒等也会引起咳嗽;另外,呼吸道细菌感染也会引起咳嗽,而当前仍处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这无疑又进一步扩大了咳嗽的人群。
不过,我们对咳嗽还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咳嗽是人体自身防御性(保护性)的一种神经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有害因子。而且,即便发热等症状已经消失,咳嗽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是身体自我修复的正常反应。有些患者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后而咳嗽迁延不愈(可持续3~8周),但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临床上称之为感染后咳嗽(PIC),这种咳嗽多是自限性的,通常可以自行缓解;但是,也有部分患者的咳嗽较顽固,甚至发展为慢性咳嗽。
今天,以感冒后咳嗽为例,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科学用药治疗。
一、不同类型咳嗽区分要点
根据持续时间,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且胸片无明显异常)。急性咳嗽常由感冒引起,而慢性咳嗽就是上面提到的感染后咳嗽。
根据无痰或有痰,咳嗽可分为干咳和湿咳(痰量>10 mL/d)。
二、感冒后咳嗽的药物治疗
感冒后咳嗽应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对症治疗。其中,轻度咳嗽不需进行镇咳治疗—这是因为:咳嗽治疗的关键在于病因治疗,而镇咳药物只能起到短暂缓解症状的作用。
1.对因治疗
针对导致感冒的病原体进行针对性治疗,如病毒感染使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使用抗菌药物。如果感冒后排痰不畅或病原体清除不佳,可能引起迁延性支气管炎,导致咳嗽超过3周,这时需适当延长抗感染疗程;大多数慢性咳嗽与感染无关,需注意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治疗。因此,对于感冒后咳嗽长时间不好,应先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然后再开始治疗。
2.对症治疗
对于部分感染后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可短期应用止咳药—无痰剧烈干咳,可选择镇咳药;对于鼻后滴流导致的咳嗽,可使用抗组胺药、减充血剂,能明显缓解咳嗽,同时改善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大多数患者的咳嗽在治疗后数天至2周内会逐渐减轻。不建议在没有明确病因和咳嗽性质时擅自使用雾化药物或孟鲁司特钠。
三、止咳药物分类、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具有止咳作用的药物大致有以下几类:
1.镇咳药
镇咳药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和外周性镇咳药两大类。
(1)中枢性镇咳药作用于大脑咳嗽中枢,部分有成瘾性、依赖性和麻醉作用,如可待因、福尔可定等,不建议长期使用。12岁以下儿童和哺乳期女性禁用可待因,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不建议自行服药,应咨询医务人员。根据需要,福尔可定可用于各年龄段儿童。临床常用的右美沙芬是非依赖性中枢镇咳药,无镇痛、催眠和呼吸抑制作用,1岁以上儿童可以选用,但妊娠3个月内女性、有精神病史者及哺乳期女性禁用。
(2)外周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的某个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常见如那可丁、苯丙哌林等。
2.祛痰药
对于湿咳-有痰的患者来说,止咳祛痰不分家。祛痰药物可提高咳嗽对气道分泌物的清除效率,加速康复。必须强调的是,我们在止咳和祛痰之间应寻求平衡:对于明显影响休息和生活的咳嗽,需要止咳;对于痰特别多但不影响休息的咳嗽,则应慎用或不宜单独使用镇咳药,推荐使用祛痰药物或镇咳和祛痰药物的复方制剂,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愈创木酚甘油醚、桃金娘油等。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儿童用药量不宜过大,疗程也不宜过长。
3.抗过敏药
因过敏引起的咳嗽应选用抗过敏(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除此之外,有些中成药也有止咳作用,但中医药讲究辨证施治,勿自行用药,需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治疗。
四、止咳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止咳药物不良反应一般不严重,常见如中枢神经系统亢奋、眩晕、嗜睡、头痛、神志模糊、疲劳等;消化系统症状也较多见,如胃部不适、恶心、便秘等。以上不良反应大多在停药后可好转。
五、咳嗽的非药物治疗
咳嗽的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减少咽喉部刺激、运用咳嗽抑制技术、心理辅导。
(1)减少咽喉部刺激:避免长时间说话、主动或被动吸烟,减少咖啡因、酒精等的摄入;多喝水,适度鼻腔冲洗,保持气道湿化;进行喉部按摩,以缓解肌肉紧张。
(2)運用咳嗽抑制技术:①分散注意力法,即通过吞咽、喝水、嚼口香糖或吮吸糖果或棒棒糖增加唾液吞咽的频率,从而减少咳嗽冲动发生;②缩唇呼吸,当患者感到咳嗽冲动时,通过经鼻吸气、缩唇快速吹气,从而中断咳嗽;③喉咙放松呼吸,患者采用腹式呼吸,呼气时发“s”或“嘘”的声音,可使声带外展,将气道阻力从喉部转移到口腔。
(3)心理辅导:相信咳嗽并非自身不可控的症状,减少焦虑和压力。
咳嗽不止,用药有方,科学治疗,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