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或辩驳课文观点
2024-05-16王博
王博
文题呈现
本单元的两篇史论(《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分别探讨了秦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他们的论证是否有可商榷之处?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参考相关资料,尝试写一篇短文,对两篇文章提出质疑或进行辩驳。
思路点拨
对史论文章提出质疑或进行辩驳,首先要了解文章当中所提到的历史事实、时代背景,同时也要注意作者的生活时代、写作意图,综合考虑,得出自己的观点。
有价值的质疑和有效的辩驳应关注文章的观点准确与否、史实材料是否真实有效、论证推理过程是否合乎逻辑。写作质疑或辩驳的驳论文时,可根据需要对原有的论点、论据、论证进行批驳,如果论据不充分或论证不严密,论点自然站不住脚。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破立结合,在质疑或辩驳的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中心论点,不能无目的地质疑,或为了批驳而批驳。
佳作一
乱花渐欲迷人眼
◎王天一
贾谊的《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论述秦之过失,为汉朝统治者巩固统治作借鉴。上篇文采斐然、气势充沛,但事实模糊、论证不足、观点也有失偏颇。而中、下两篇虽文风质朴,却说理细密、论述周详,观点亦引人深思。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却是其上篇,所谓“亂花渐欲迷人眼”,人们看重的并非其史学价值,而是它的文学价值吧!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一句话写了百年历史,似乎秦国三位君主都是继承祖上遗志、励精图治,而史实并非如此。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他巩固权力,不断向外扩张,将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又用张仪连横六国,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而喜好比武角力的秦武王在位仅四年,他驱逐张仪,结盟魏国,其治国理念显然与他的父亲秦惠文王不同,甚至有倒行逆施之嫌。秦武王的继任者昭襄王早年在燕国做人质,是秦武王的异母弟弟,倒称得上是继承祖上遗志,他采用范雎的远交进攻策略,任用白起,先后战胜晋、齐、楚,迁九鼎于咸阳,奠定了秦统一天下的基础。贾谊用概述法将秦国三位君主的功业合在一起,将百年历史熔于一炉,汇集不同时代、不同事件中的人物一起写,显然与史实有所出入,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叙述对偶整齐,具有汪洋恣肆的文学感染力。
文章以叙为论,前两段铺叙秦孝公和继任者的功业,突出其创业之艰、气势之盛;接着写秦始皇的暴力统治、灭亡之速;最后一段运用对比论证得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但文章单纯叙述而不加分析,事实与论点之间逻辑联系薄弱,这种归纳推理得出来的偶然结论,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而且前两段的叙述也看不出秦孝公和继任者的功业是“施仁义”的结果。
最后一段的对比似乎句句铿锵、掷地有声,用陈涉之卑微与九国之强大对比,用秦国初期之弱小与秦朝威势对比,九国强于秦国却为秦国所灭,秦朝威势震于殊俗却败于瓮牖绳枢之子。然而历名上从未有九国联合抗秦之事,秦国是步步为营,各个歼灭,从而统一天下的,陈涉也只是秦末众多起义军中的一支,且并未坚持多长时间。
从历史文献的角度来看,《过秦论》上篇史实模糊、论证不足、观点偏颇;但从文学角度来看,《过秦论》辞采华丽,滔滔不绝,气势充沛,铺陈渲染让文章绚烂多姿,对比论证使说理极富感染力。大概正是这些文学手法的运用让千百年来的读者“渐欲迷人眼”,从而不再计较其他了吧。
【陕西渭南市尚德中学】
◆点评
作者认为贾谊的《过秦论》上篇史实模糊、论证不足、观点有失偏颇,对其论据、论证、论点逐一辩驳:认为贾谊运用概述法引用史实,牺牲了真实性成就了语言上的对偶和气势上的充沛;以叙为论的行文过程,缺少逻辑上的论证;在最后一段的对比论证中也与真实的历史有所出入,其观点也就不攻自破了。作文破立结合,在批驳的同时肯定了其文学性,认为《过秦论》上篇的成就来源于其文学性。
佳作二
为谁“呜呼”为谁叹
◎康可怡
《五代史伶官传序》以“呜呼”开篇,饱含作者深沉的感慨。这感慨是为后唐庄宗所发,感叹庄宗骁勇善战,本应是一代豪杰,最终却身死国灭于伶人之手。但欧阳修的深意不止于此,他更深的用意在于警诫当世,希望宋朝统治者能够以此为戒。
文中史实叙述详细具体,有语言、有动作、有情节。写晋王之遗命,殷忧恳切:“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写庄宗接受遗命,恭敬庄重“受而藏之于庙”;写其战,忧虑劳苦、竭忠尽智,“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最终完成父命“凯旋而纳之”“还矢先王”,意气风发。如此写史,近似于小说之语,难怪欧阳修要在段首冠之于“世言”。写庄宗的失败,又极是戏剧性:“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氏族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庄宗之亡国,固然与伶人乱政、赏赉无节、逸豫亡身等有关,但纵观五代十国时期,走马灯式的王朝更迭并不稀奇,庄宗只不过是没有成为特例,没有逃出历史规律而已。或许苏辙的评价更为客观:“一时功臣,皆武夫崛起,未有识安危之几者。”五代十国时期,武将掌权,轻而易举地将皇帝取而代之,庄宗也难以超越时代的局限性。
欧阳修通过分析庄宗得失天下的缘由,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证明了他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且不说孤证难立,就连五代十国本身混乱的时代背景都没有考虑。大概连欧阳修自己都觉得一人一事太没有说服力,他还引用《尚书·大禹谟》中“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语来作支撑。虽说论证不足,推理不严密,但欧阳修的拳拳之心可见一斑。当时的北宋王朝已经由盛转衰,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政治弊病越来越严重,内有王伦、李海等为首的人民暴动,外有西夏侵扰边境。欧阳修忧心忡忡,担心统治者沉迷享乐、屈辱求安,庄宗悲剧重演,以此来告诫当时的北宋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欧阳修自修五代史并作序,从来不是为文而文,他文道并重,曾巩称赞他“蓄道德而能文章”。
庄宗的悲剧确实可惜可叹,而欧阳修修史作序体现的是一个文人的社会担当与责任感,是为了警醒当朝,不要重蹈覆辙!
【陕西渭南市尚德中学】
◆点评
作者认为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历史叙述并不客观,只是为了给自己的观点找依据,是为了“自圆其说”,且对庄宗得失天下缘由的分析,没有综合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论据缺乏客观性。整个论证过程仅用一人一事和一个古训,论证并不严谨,缺乏说服力。欧阳修悲叹庄宗的悲剧,其深意是在警醒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其意不在论而在情上,在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