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编辑
2024-05-16徐贵祥
徐贵祥
1984年夏天,我报名参加临时组建的侦察大队,从驻地河南安阳开赴云南麻栗坡戍边,驻扎在下金厂。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执行任务的间隙,我在昏暗的电灯下——更多的时候是在油灯下,一共写了六部中篇小说。写好之后就到处投稿。指挥组的干部都知道我想当作家,随时准备祝贺我发表大作,我也随时准备“一鸣惊人”。每周,麻栗坡邮局的冯大爹都会挑着沉重的担子,翻山越岭来到边境,这总会引发我无限的期待。
当时,下金厂片区指挥组的生活由二连(即本师直属侦察连)负责保障,连队的通信员赖四毛只要发现有我的包裹,就会欢天喜地地冲进指挥组大呼小叫:“徐干事,你的作品发表了!”可是每次打开,都是退稿,搞得我很尴尬。后来,我郑重其事地找赖四毛谈了一次话,交代他,以后但凡有我的包裹,先藏起来,等没有别人在场的时候再交给我。
1985年冬天,我被调到师直属侦察连当指导员。有一天我带着几个排长,到通信员和文书合住的宿舍检查卫生,发现赖四毛的床下藏着一堆布满灰尘的东西。我问这是什么,赖四毛鬼鬼祟祟地暗示我不要问了,以后再告诉我。我觉得奇怪,坚持要他把床下的东西拿出来。赖四毛无奈,只好把我拉到一边,神秘地说:“指导员,是你的退稿。我怕别人看见了影响不好,把它藏起来了。”
我心里疑惑,我哪里会有这么大包的退稿啊?我让赖四毛从床下拖出包裹,很大,掂掂,很沉。待包裹打开,我顿时眼前一亮,原来是二十本崭新的《小说林》杂志。一看封面,眼前更是一亮,我的小说《征服》赫然出现在头条的位置,作者“边夫”——正是我给自己起的笔名。
这是我在云南期间向《小说林》投的稿子,他们居然很快就刊发了。那段时间,部队归建,我回到了原来的驻地,又正好遇上部队整编,地址和通信代号也变了,《小说林》的编辑们几次往边境寄稿费和样刊,都被退回了。《小说林》的编辑们一度以为我阵亡了,为我悲伤、惋惜。直到又收到我新的投稿,一看我还活着,他们非常高兴。《小说林》当时的主编名叫赵润华,是個女同志。她按照我稿件后附注的邮寄信息给我写了一封信,字写得刚劲有力,信写得情深意切,充分表达了对子弟兵的深情,对我这个文学后辈的期待。
可惜,赵主编给我写的那封信,因多次搬家我已找不到了,但是我相信它没有遗失,它一定被我夹在了某一本书里,一直默默地关注我的成长,等待我每一个进步的消息。也许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我翻开某一本书时,它会重新出现在我的眼前。
一个作家的成长,离不开编辑的帮助。在创作的道路上,我有幸遇到了很多好编辑。至今记得,我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发表在《飞天》1983年第7期上,责任编辑是闻迅;第一篇中篇小说发表在《清明》1985年第4期上,责任编辑是温松;同时期还在合肥的《希望》上发表了作品,责任编辑是袁汝学……
1999年秋天,我完成了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初稿,踌躇满志,雄心万丈,四处投稿,四处碰壁。据说是因为作品里有一些内容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出版社不好把握。就在我灰心丧气之际,遇到了贵人。军旅作家裘山山到北京出差,看了我的稿子,把它推荐给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脚印和洪清波,这二位对《历史的天空》非常重视,很快就呈送给出版社副总编辑高贤均。
记得那是一个下午,高贤均的办公室,窗外秋高气爽,室内温暖如春。我和脚印、洪清波三个人当听众,高贤均激情澎湃,神采飞扬,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坐下去,双手挥舞着讲了一个多小时。编辑们最担心的作品中诸如国共关系、正面人物的负面性格、我军内部斗争等问题,到了高贤均那里,他都提出了巧妙的处理办法。高贤均说:“只要把握好尺度,这部作品就会是一部创新的军事文学力作,梁大牙这个人物为当代军事文学增添了一个全新的形象。”
高贤均对这部作品的前景做了预测:参评茅盾文学奖有很强的竞争力,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问题不大。高贤均说完,洪清波和脚印就具体细节的修改提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我当时觉得都不是太难解决的问题。就这样,稿子一改再改。
然而,《历史的天空》出版后不久,高贤均就患重症住院了。初次见面时的高贤均红光满面,是那样朝气蓬勃,思维是那样敏捷,谁能想到他会得重病呢?那段时间,我经常去看他,他一天天消瘦,却仍然谈笑风生。因为化疗和放疗的折磨,他连吃饭吞咽都困难了,却还关心《历史的天空》在读者中的反响。我们都忌讳提他的病,他自己却不。他掰着指头算他生命的倒计时,盘算着还要做哪些事情。我试探着提出请他到外面吃顿饭,他欣然同意。记得参加那次聚会的有高贤均的夫人蒋京宁,还有洪清波、脚印、何启治等人。席间,高贤均频频举起饮料跟我们碰杯,笑声朗朗,听不出一丝忧伤。
据脚印说,在评选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的时候,高贤均抱病登台,就《历史的天空》讲了将近半个小时,可见他对这部作品的厚爱。作为一个业余创作者,我感谢高贤均慧眼识珠;作为一个曾经的编辑,我钦佩高贤均的敬业精神。
2002年,我在胶东半岛基层部队代职。8月的一天,突然接到脚印的电话,她哽咽着告诉我,高贤均去世了。我听了半天不语。当天晚上,我在渤海湾的一块礁石上坐了很长时间,眺望漆黑的夜空和苍茫的大海,泪水无声无息地流淌。
(节选自2023年8月18日《光明日报》,有校改)